妇科恶性肿瘤免疫治疗的现状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14
/ 2

妇科恶性肿瘤免疫治疗的现状分析

冯睿婷

郑州人民医院  河南 郑州  450003

摘要:近年来,随着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肿瘤的诊治技术迅速发展,对癌症病人的治疗和康复状况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目前,肿瘤的治疗主要有手术、化疗、放射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医学研究者们研制出了一种新的肿瘤免疫治疗技术。它是一种具有高度特异、良好临床效果的现代先进技术,越来越受到广大肿瘤病人的重视和青睐。近年来,随着对肿瘤微环境及其逃逸机理的深入探讨,许多学者对机体的免疫与癌症的治疗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以期找到一种有效的利用和利用自身的免疫系统来对抗肿瘤,从而提高癌症病人的治疗水平。本文就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成果、目前存在的问题、研究前景和发展趋势作一下综述。

关键词:肿瘤治疗;免疫治疗;研究成果;发展现状

引言

通过对大量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传统的肿瘤疗法在实际应用中有很大的局限性,会给病人带来更多的创伤和更高的并发症。此外,还会出现靶向性差、疗效效果差等问题,会对病人的身体产生一定的损伤,从而影响病人的预后。肿瘤免疫疗法是一种与传统疗法相区别的新技术,其使用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疗法的不足,提高疗效和安全性,为癌症的临床研究开辟新途径。

1特异性主动免疫治疗

根据人体免疫系统运转原理,当“癌症疫苗”经过致命剂量的辐射后,再注射到体内,就会引起体内特定的肿瘤抗原发生特异的免疫反应,从而打破病人身体中由于肿瘤引起的免疫抑制状况,将肿瘤细胞彻底消灭。学者的实验研究显示,肿瘤免疫治疗技术以及肿瘤疫苗的研究与应用能够克服传统治疗手段的问题,促进肿瘤临床治疗方法的发展与完善[1]。经过大量实验,学者在肿瘤疫苗制备环节提出了具备免疫原性改善的DC疫苗制备方案,该方案能够极大地缩短DC疫苗的制备时间,并且这种疫苗在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病人进行的临床试验中,可以激发病人体内特定的 T细胞免疫反应,有效改善患者治疗效果,同时还能够降低疾病复发的概率。在此基础上,学者在制备疫苗的同时使用破伤风或者白喉类毒素进行预处理,在动物实验中证实了该疫苗的移行和抑制肿瘤的性能,都显示了良好的结果。后来,有学者也用类似的方法在神经胶质瘤病人身上进行了临床试验,结果也很好,为神经胶质瘤的临床治疗研究带来了新的思路。另外,在前期研究中,我们还看到了 DCs+ Amanolin受体拮抗剂+CD73抑制剂的组合疗法,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同时也从侧面佐证了DC疫苗的应用有效性[2]。当前已经得到应用的特异性免疫治疗药物包括PD-1/PD-L1抑制剂与CTLA-4抗体。当前PD-1/PD-L1抑制剂已经能够应用于多种病症的治疗,比如非小细胞肺癌和恶性黑色素瘤,还有肝癌、胃癌、肾癌、膀胱癌、头颈部肿瘤、霍奇金淋巴瘤等实体瘤,除此之外,最新研究表明PD-1/PD-L1抑制剂在结直肠癌、鼻咽癌、卵巢癌、前列腺癌、子宫内膜癌等其他多种实体瘤治疗中也体现出一定的作用与开发研究前景。

1.1特异性被动免疫治疗

近年来,针对特定类型的癌症,人们尝试将抗体和效应细胞等生物效应物质导入体内,并获得了针对特定癌症的快速免疫反应。自那以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致力于特定的、被动的免疫疗法的研究。在这方面,最突出的莫过于单抗和单抗结合物了。最近的研究表明,在特定的被动免疫系统中,有一些辅助抑制分子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因此,我们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区别于常规的抗体-辅助抑制剂[3]

1.2非特异性过继免疫治疗

经过实验分析可知,过继免疫细胞树突状细胞(DC)能够在诱导抗原呈递细胞(APC),影响抗肿瘤免疫应答过程。当前临床医学研究中对于非特异性过继免疫治疗技术的研究方向分为两种,其一为DC疫苗,其二就是对DC进行体外修饰、转染,并将其转移至人体中发挥其抗癌作用。有研究表明, CIK具有较强的 NIHC抗肿瘤作用,溶瘤范围较大,应用安全性较高,为肿瘤免疫治疗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野[4]。有学者在临床实验中将CIK细胞转移至患者体内,经过治疗观察发现患者肿瘤增生情况改善,肿瘤细胞减少,患者免疫功能得到提升与完善。尽管当前过继免疫细胞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多种肿瘤的临床治疗,但其在实践运用中依旧存在转移保存不当等问题,影响最终的免疫效果。当前常用的非特异性免疫治疗药物包括胸腺肽类以及细胞因子类,前者原研药来自美国赛升的注射用胸腺肽α1,国产则是以成都地奥的注射用胸腺肽α1(迈普新)为代表。

1.3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治疗

由于传统治疗手段会增加患者手术治疗的风险,对患者自身造成一定的损伤,难以改善患者预后。对于这样的情况,医疗人员使用胸腺肽、卡介苗、脂质A等免疫增强剂辅助开展临床治疗,进一步去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在改善患者体质的同时还能够减少对患者身体的影响。

2 肿瘤免疫治疗面临的问题

虽然目前肿瘤免疫疗法已经有了很好的结果,并且经过了大量的临床试验,但这并不意味着此项技术是十全十美的

[5]。首先,大部分病人的情况都很复杂,表现出了明显验化的特点,短期内难以推广使用。关于基于免疫疗法的临床疗效评估指标,目前尚无统一的临床标准。除上述技术问题外,国内对肿瘤免疫疗法的研究投入较少,技术设施和设备相对陈旧,操作规范也不统一,是制约我国肿瘤免疫治疗技术发展的障碍。

3 研究趋势与展望

目前,肿瘤免疫疗法还处在研究和开发的阶段,有许多潜力可挖,因此,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要把握好发展的契机。首先,针对肿瘤疫苗的研发,医护人员研制出各种免疫因子,研制出与肿瘤病毒相关的抗原、载体等[5]。针对患者病情反复变化的特点,医学工作者积极开展免疫细胞工程修饰技术的开发,以达到个体化的目的,以达到更好的针对性和疗效。在肿瘤的临床治疗中,除了免疫疫苗以外,还需要开发新的免疫治疗靶标,扩大其应用领域。另外,目前已有生物标志物的问世,合理使用可以改善药物的临床疗效。

结束语

综上所述,肿瘤免疫治疗有效改善了肿瘤传统治疗技术的弊端,提高了治疗安全性,减少了不良反应,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未来,医疗研究人员针对肿瘤免疫治疗技术在实践应用中出现的问题与困境,深化研究内容,拓展技术应用范围,如何提高肿瘤治疗疗效等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解答。

参考文献:

[1]郭鑫,任思谦,YuJun,原春辉. TOPK/PBK在肿瘤治疗中的机制与应用价值[J].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20,14(05):476-479.

[2]王爱荣,江高峰. 放射治疗致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J]. 心血管病学进展,2020,41(03):242-246.

[3]王爱荣,江高峰,马玉芳. 肿瘤新抗原在肿瘤精准免疫治疗中的应用[J].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18,38(05):390-394.

[4] 阮志燕, 陈庆凤, 赖满香. 盐酸芬戈莫德对结肠癌小鼠肿瘤免疫相关因子的影响[J]. 中国医药科学, 2019, 9(05):14-17.

[5] 翟晓静, 王慧霞, 邢冉. CRS联合IPHC治疗对晚期卵巢癌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的影响[J].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2019, 025(002):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