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域文学创作与发展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15
/ 1

关于地域文学创作与发展的思考

王兴松

我们习惯于用陕军、湘军、豫军,鲁军和闽东诗群等集群概念,说明作家和地域是分不开的。

不同地域的文学作品在创作风格和文化内涵上具有显著差异。江南文学作品多以柔美细腻的笔触描绘世俗生活;西北作品则以粗犷豪放的风格表现草原文化;东北作品朴实的描绘方式展现了黑土地上人们的生活状态;西南作品则以其神秘奇特的描绘方式展现了山区的独特风情;华北作品则以平实质朴的方式展现了平原地区的文化特色。这些差异反映了各地域历史、地理、民俗等文化的不同特点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作为河流,淮河影响了中国社会发展、中国政治模式、中国人精神和情感的两大哲学流派,都产生于淮河流域:老庄哲学产生于淮河的支流涡水,孔孟哲学产生于淮河的支流泗水。老子哲学是生命哲学、宇宙哲学,它赋予中国人深邃的东方思维;孔子哲学是政治哲学、社会哲学,它给国人以行为和道德规范。 黄河培育了成熟的农耕文明,长江培育了浪漫主义的诗学,而淮河是一条哲学的河流。

   作为海洋,大海的超越性,孕育他们的语言与思想。 并因此唤醒了他们对这个世界最初的生态认知与审美感受,当代闽东诗人的海洋诗都是以亲见的海域生活作为切入点,把诗学追求融入渔民日常、渔村风情、海边民俗等文化因素,使他们的家园写作回到了坚实的地面,从而呈现出丰富、驳杂、旺盛的生命力。以汤养宗、叶玉琳、谢宜兴、刘伟雄为代表的“闽东诗群”被诗坛关注并发展壮大,出版个人诗集近百部,在全国各类文学评比中频频获奖。2018年,汤养宗的诗集《去人间》获得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

通过地域文学创作和发展脉搏的梳理,我对咱们鲁西南地域文学创作和方向,进行了一些思考。我们鲁西南有没有江南水乡的柔美与细腻?有没有西北草原的辽阔与粗犷?有没有东北黑土地的厚重与朴实?有没有西南山区的奇崛与神秘?有没有华北平原的广袤与平实?我们鲁西南的地域特色是什么?我们鲁西南作家的写作特色,写作风格应该是什么?我们有没有打造鲁西南自己的“文学陕军”“闽东诗群”的可能性,可行性和路线图呢?

请各位方家,各位老师赐教。谢谢。

 诗人的诗外功夫

宋代大诗人陆游在《示子遹》里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一个诗人,所写作品的 好坏高下,不仅仅在于它的技术层面,还有其经历,其阅历,其见解,其识悟所决定的。特别在于其才智,其学养,其操守,其精神等等形而上的东西,这是诗人要 想写出好诗的“功夫”。它强调对于客观世界的认知能力,主张从身体力行的实践,从格物致至的探索,从血肉交融的感应,从砥砺磨淬的历练,获得诗外的真功夫。我认为孤雪的诗艺之精是与她的操守性格,精神品质和异乎常人的犟分不开的。让我们看看高烧中的孤雪,是如何面对疾病的吧。这一组诗歌是她病中所作。她 体温高到39.8度,身体的疼痛难受程度可想而知,如是一般人,一定面额红热,幻觉频频,迷迷糊糊,哼咳不止。一定急忙送进医院,打针输液,抽血化验,做 各种常规医学检查。但她坚持保持,“思路清晰,语言平缓而有节制/保持优雅的坐姿和微笑,可以安全站立(不失风度)。”她警告自己:“不可以倒下去,不可以。”她想象心中有泉水流过,很清凉,也想象着以往的美好的生活,像这清澈的泉水一样,甘甜,透亮。她就这么坚强,没什么可以把她打倒。听说,命运使她远离繁华都市,在一个山沟里,很不景气的工厂上班,工资那样的低,孩子的学费又是那么的高。但她生活再艰难也能度过,高烧再厉害也能扛着,,那种特有的生活姿态,不因为清贫疾病而颓废。她常说“既是孤雪了,还怕寒冷吗?连死都不怕的人,还会怕活着吗?”特有的性格,不一般的思维方式,在现实生活的缕缕磨难中,坚持内心的清白。形成不一般的处事方式,不一般的行为方式,不一般的生死观,疾病观,哲学观,更重要的是铸就了不一般的诗的口吻,情绪,语言,意蕴,音色,韵律,质地, 思考,张力及不一般的诗观。她不丢失雪的棱角,晶莹,姿态,纯洁,清冷和孤独。对抗温度,对抗同情,对抗怜悯,对抗疾病,对抗生活磨难,对抗污浊,对抗不平,对抗黑暗,读她的诗,能读出一种发自内心的关切,思索,隐忍,疼痛。文如其人,人铭其文,她的犟,她的性格操守,浩然之气,精神品质修养,已融会贯通于她的诗中,使孤雪这个璀璨的符号和她锐利的文字,从大千诗界里脱颖而出,卓而不群。

作家简介:雨荷风,本名王兴松,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协会员,菏泽市诗词学会理事,牡丹区作协秘书长,菏泽市首届优秀诗人。曾任中诗网(中国诗歌网)现代诗歌版首版。作品散见于《星星》《绿风诗刊》 《诗选刊》《诗歌月刊》《中华诗词》等刊。诗集《雨荷风韵》《符号的光芒》,《那时花开》。作品获首届牡丹文艺奖。第一,第三届国际诗酒大会奖,“山东文学”优秀征文奖。诗观:在感情的波澜上,神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