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质量改进对PICC置管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15
/ 2

持续质量改进对PICC置管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分析

邓晓琴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摘要】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PICC置管患者护理中所发挥的作用。方法:对2021年8月-2023年8月间在我院进行了PICC置管的140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持续质量改进的实施前后进行分组,以实施前为对照组,以实施后为观察组,两组各70例,观察两组患者的实际护理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相比于对照组更高,其护理方法更易于被患者所接受(P<0.05)。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护理之后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能够有效满足PICC置管患者在护理过程之中的各方面需求,可明显提升患者护理质量,减少护理过程中不良情况的出现。

【关键词】持续质量改进;PICC置管;护理效果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临床上替代原有的中心静脉插管的一种置管方法,其具有着操作相对简便、安全性高、置管后不良反应少的优势[1]。目前我国临床上随着PICC的持续运用,在PICC的护理方面也有了一定的经验,其重要性也得到了更多的重视,但在提升PICC护理效果方面,尚处于需要补足的状态[2]。持续质量改进则是一种将患者作为中心的,强调细节护理的一种护理理念,在临床护理方面取得了较为理想的实践效果[3]。本研究将讨论持续质量改进在PICC置管患者护理中所发挥的效果,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21年8月-2023年8月间在我院进行了PICC置管的140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持续质量改进的实施前后进行分组,观察组男女比例为38:32,年龄31-68岁。对照组男女比例为36:34,年龄30-66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所有患者具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1.2 方法

首先需要成立专门的持续质量改进小组,每个小组由8名护理人员组成,小组内所有成员均经过了PICC培训,并具有相应的实践经验,由护士长对各小组进行统一管理,小组成员需定期进行组内讨论,就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改进措施。

其次需要对所有护理人员进行与PICC置管相关培训工作,每周可进行两次培训,具体培训内容包括PICC具体操作流程、需要注意的技巧、相关并发症处理措施等,培训方法包含向所有护理人员播放PICC操作方法指导影片、由经验丰富的医师进行现场授课等,以加强护理人员的护理专业技能水平。

最后是要对PICC置管患者的护理流程进行细化并提出特殊情况处理措施,针对PICC置管患者的护理内容,对其进行细化处理,根据各流程提出相应的护理方案,做好各细节处理。对于部分特殊情况,比如因身体或家庭需要,需要进行居家护理的患者,需指派有着丰富经验的护理人员进行全程指导管理,满足患者具体需求。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根据调查分数进行分级,85分以上为非常满意,70-85分为满意,70分以下为不满意。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之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得计量资料(t)和计数资料(x2均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版本)分析,表示方式为(x±s)、(n,%),若(P<0.05),则判定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相比于对照组更高,其护理方法更易于被患者所接受,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护理总满意率

观察组

70

61(87.14)

8(11.43)

1(1.43)

69(98.57)

对照组

70

32(45.71)

25(35.71)

13(18.57)

57(81.43)

x2

11.429

P

0.001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护理之后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更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组别

例数

导管堵塞、脱出

穿刺点出血

局部感染

并发症总发生率

观察组

70

1(1.43)

1(1.43)

0(0.00)

2(2.86)

对照组

70

4(5.71)

2(2.86)

3(4.29)

9(12.86)

x2

4.834

P

0.028

3.讨论

PICC本身具有操作简便、一次穿刺成功率高、安全性强等特征,在临床上被广泛运用。目前我国在PICC置管的统一管理与规范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有相关研究认为,在对PICC置管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之中,置管意外情况的发生与院内护理措施的实施以及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有着一定关系[4]。因此,为提升PICC置管患者的护理效果,需要改进目前的护理措施,并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5]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满意度相比于对照组更高,其护理方法更易于被患者所接受(

P<0.05)。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护理之后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更低(P<0.05)。在实施持续质量改进之后,医护人员的护理专业能力有了显著的提升,能够为患者提供更为良好的护理服务,有效提升了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并减少了PICC置管过程之中不良情况发生率,提升了患者的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持续质量改进对于进行了PICC置管的患者有着重要意义,可满足其多方面需求,提升护理质量,可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潘丽华,曹宴宾. 持续质量改进对血液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上肢静脉血栓防控的效果[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21):67-69.

[2] 陈小璐. 持续质量改进在PICC导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健康必读,2021(4):229.

[3] 王睿婷. 持续质量改进在PICC导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自我保健,2021(5):176.

[4]张红梅,李敏. 观察持续质量改进在普外科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J]. 养生大世界,2021(17):144-145.

[5] 曹霞,张昌坪,黎应群. 持续质量改进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效果观察及有效性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2020,36(21):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