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应用及临床预后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18
/ 2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应用及临床预后观察

郭红源

北京怀柔中医医院外科二区  北京怀柔   101400

【摘要】目的:探究对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患者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所产生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21年7月~2023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患者作为本次临床实验的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抽签的方式分别将每32例患者纳入在实验组以及参比组当中,给予参比组患者传统的手术方式,对实验组患者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手术指标数据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几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数据优于参比组,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比组,p<0.05。结论:对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患者在治疗的过程当中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急性坏疽性胆囊炎;临床预后

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胆囊病变,属于急腹症的范畴,是由于患者的胆汁淤积在胆囊之后,而使得胆囊出现膨胀的现象,进一步导致胆囊壁产生缺血或者坏疽,而引发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在发病之后,患者会出现强烈的腹痛、体温上升等临床症状,若是不能及时的治疗,很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多脏腑器官的衰竭、休克等情况,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临床当中对于这一疾病主要采取手术的治疗措施,但是传统的开腹治疗往往会对患者身体造成较大的创伤,并且术后会存在严重的疼痛,还很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治疗的效果具有一定的风险,并不能够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我院特采用临床实验的方式进一步探究对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患者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所产生的临床价值,并将详细内容进行了如下阐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21年7月~2023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患者作为本次临床实验的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抽签的方式,分别将每32例患者纳入在实验组以及参比组当中,其中实验组患者包括16例男性,16例女性,年龄在30~60岁之间,平均年龄(40.17±5.36)岁;而参比组患者包括15例男性,17例女性,年龄在31~61岁之间,平均年龄(40.88±5.08)岁,实验期间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未见显著差异,p>0.05。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影像学检查,符合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诊断标准;(2)患者均存在剧烈的腹痛以及发热等典型症状;(3)患者知晓本次临床实验,并且在阅读知情同意书之后确认签字。

排除标准:(1)患者存在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2)患者不符合临床手术的指征;(3)患者存在凝血功能异常的情况。

1.2方法

实验过程当中对两组患者均采用抗炎、纠正紊乱水和电解质、降血糖或者降血压等对症治疗,对参比组患者采取传统开腹胆囊炎切除术,而对实验组患者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叮嘱者采取仰卧位,并对其进行全身麻醉,对手术部位铺设无菌布并实施常规的消毒。

(2)使用三孔法实施胆囊切除术的治疗,第一孔位位置在患者的肚脐下缘1cm处,长度大约在2cm左右,将其作为手术过程当中的观察孔;第二孔位于患者胆囊对应体表部位,大约在内缘与右侧锁骨中线的交汇处下方2cm,长度为1cm,作为操作孔;第三孔位于患者的剑突下肝圆韧带的右侧,长度为1cm,作为操作孔[1]

(3)手术过程当中需要从观察孔当中放入腹腔镜,之后将网膜粘连进行分离,根据患者的胆囊张力实际情况,判断是否需要进行胆囊减压术。

(4)之后解剖患者的Calot三角部位,最大程度的将患者的胆总管以及肝总管暴露,避免对其产生损伤,使用电凝钩剥离患者的胆囊,在手术之后进行缝合。

1.3观察指标

(1)分别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主要包括: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切口长度以及住院时间。

(2)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相关情况,主要内容包:括腹腔感染、胆漏、腹腔积液以及切口感染,并计算总发生率[2]

1.4统计学分析

选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计数资料实施χ2检验,计量资料实施t检验,P<0.05证明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对比

    实验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数据由于参比组,p<0.05。

表1.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对比(±s,分)

组别

例数

术中出血量(ml)

术后排气时间(d)

切口长度(cm)

住院时间(d)

实验组

32

63.87±10.14

0.28±0.04

3.08±0.23

6.29±1.45

参比组

32

72.56±10.77

1.08±0.34

6.17±1.42

8.33±1.24

T值

3.3232

12.4939

12.1512

6.0485

P值

0.0015

0.0000

0.0000

0.0000

2.2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对比

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比组,p<0.05。

2.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对比[(n)%]

组别

例数

腹腔感染

胆漏

腹腔积液

切口感染

总发生率

实验组

32

0(0.00)

0(0.00)

0(0.00)

1(3.13)

1(3.13)

参比组

32

1(3.13)

1(3.13)

2(6.26)

2(6.26)

6(18.75)

X2

4.0100

P值

0.0452

3讨论

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是临床当中一种比较常见的急腹症,由于白细胞的大量产生会出现全身性的炎症反应,因此这一疾病的致死率也相对较高,若是患者存在胆囊结石的合并感染以及嵌顿等各种情况[3],也会容易增加临床并发症的发生危险。而传统的治疗措施主要是通过开放性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虽然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使其在术后能够有效的康复,但是由于开放性手术对患者造成的损伤性较大,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因此临床的治疗效果也并不十分理想。随着我国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腹腔镜技术应用在临床当中有效地弥补了传统手术的不足之处[4]

本次临床实验当中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数据优于参比组,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比组,p<0.05。这也说明,通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方式,能够有效的为医生提供更加清晰的视野,探查患者腹腔当中的实际情况,避免在手术过程当中对于周围组织产生的损伤,并且手术的切口相对较小,因此术中的出血量更少,对患者产生的创伤也更小,更有助于患者在术后尽快的康复,缩短了住院的时间。此外,在治疗过后,由于切口较小,所产生的术后并发症几率也大大降低,相比较于传统手术来说,这种方式更加容易被患者所接受,也有助于患者尽快的恢复健康[5]

综上所述,对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患者在治疗过程当中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 徐宏作.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J]. 医疗装备,2022,35(16):81-83.

[2] 何贤禄.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引流与不引流治疗急性化脓性和坏疽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22,19(3):85-88.

[3] 吴永哲,李华志,吴畏,等.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合并胆囊管结石嵌顿的急性胆囊炎疗效观察[J]. 腹腔镜外科杂志,2022,27(10):791-794.

[4] 刘南斌,许艳,魏玉华,等. 急性坏疽性胆囊炎39例诊疗分析[J].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2021,10(1):37-41.

[5] 周淼.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老年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1,27(11):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