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核心工艺装备技术的现状与展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0
/ 2

集成电路核心工艺装备技术的现状与展望

张智聪

广东中科半导体微纳制造技术研究院  广东佛山  528000

摘要:集成电路是信息产业发展的核心,不仅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还会影响国家信息安全。文章针对集成电路核心工艺装备技术进行研究,通过分析总结近年来的文献资料和工业成果,阐述了刻蚀装备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刻蚀装备核心技术的应用现状,并对集成电路制造工艺的未来进行展望。希望通过本文,为集成电路的设计制造提供参考,促进整个行业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集成电路;核心工艺设备;现状;未来展望

引言

集成电路属于微型电子元件,是将晶体管、电容、电阻和电感等元件,按照特定工艺布线连接,集成在半导体晶片上,并封装在管壳内,从而发挥出某种电路功能。目前,集成电路在电子、网络通信、工业控制等领域广泛应用,具有成本低、性能好、寿命长等优点[1]。集成电路在制造过程中,离不开相关的工艺装备,刻蚀机就是集成电路前道工艺中的一个重要设备,以下对此进行探讨。

1.集成电路刻蚀装备的发展历程

1.1 等离子体刻蚀

20世纪60年代,等离子体刻蚀技术取代传统湿法刻蚀技术,最初刻蚀精度并不高,主要用于去除晶片背面的残留物。在动态存储器3μm集成电路中,刻蚀设备由2块平板电容组成,称为反应离子刻蚀。得益于技术进步,反应离子刻蚀逐渐应用于多晶硅、铝线、介质薄膜等材料的刻蚀。

1.2 磁场增强反应离子刻蚀

随着刻蚀结构的几何尺寸减小,需要提高刻蚀速率,得到密度更高的等离子体,磁场增强反应离子刻蚀技术应运而生。它在反应离子刻蚀的基础上增加了电磁线圈,磁场中的电磁螺旋移动,增加了电子与离子的碰撞机会,得到的等离子体密度更高。但是,磁场也带来了天线效应,导致离子与电子的偏折方向不同。

1.3 ECR、ICP刻蚀

ECR是电子回旋共振技术,ICP是电感应耦合技术。其中,ECR在刻蚀机的微波放电系统中增加了一个新的稳定磁场,具备独立的等离子体密度和离子能量控制,用于晶体管栅极、铝线的刻蚀。相比于ECR刻蚀机,ICP刻蚀机的结构更简单、占地面积小,可相对独立控制等离子体密度和离子能量[2]。目前,ECR、ICP刻蚀机在栅极材料、导电材料的精细刻蚀中仍在采用。

2.刻蚀装备核心技术的应用现状

后摩尔时代,为了满足集成电路的制造需求,刻蚀装备的性能也在不断升级,这得益于关键部件、核心技术的进步,如射频电源及阻抗匹配、静电卡盘、刻蚀终点检测等技术,应用现状介绍如下。

2.1 射频电源及阻抗匹配技术

刻蚀机的射频电源,是能产生固定频率正弦波的高频电源,结构如下图1所示。射频电源最早由电子管制造而成,缺点是体积大、热量散失慢、寿命短,后来被晶体管取代。

图1  等离子体刻蚀机的射频系统结构示意图

细部构造上,射频系统由射频信号发生器、功率放大模块、控制模块、检测模块构成。集成电路在制造期间,为满足刻蚀工艺的要求,需要优化射频电源的功率、响应速度、控制精度等性能,因此引入了相位调整、调频扫频、脉冲电弧管理等技术。

阻抗匹配器作为一个关键部件,由传感器、匹配网络、传动控制模块组成,能对负载阻抗进行调节,以满足射频电源的输出要求[3]。当元件尺寸达到28 nm以下,采用脉冲等离子体刻蚀技术具有诸多优势,能优化电子能量的分布情况。与此同时,射频电源必须优化脉冲管理,采用更加快速、先进的技术;阻抗匹配器则能检测到脉冲信号,采用数字电路技术并优化控制算法,才能满足脉冲匹配要求。国内射频电源及阻抗匹配技术尚未大规模量产,处于产品开发和验证阶段。

2.2 静电卡盘技术

静电卡盘是刻蚀机的一个核心零部件,功能作用是支撑晶片,传导射频能量。研究证实,静电卡盘温度是否均匀,射频能量的大小,直接决定刻蚀速率和稳定性[4]。早期的静电卡盘没有加热结构,使用冷却液控制温度,静态时温度控制良好,但刻蚀作业中晶片表面的温度分布不均匀。为解决这一问题,增加了不同分区的加热器,每个加热器可独立控制,通过调节加热器的输出功率,使晶片表面温度均匀分布。如今,加热器分区已经超过100个,可对局部温度进行精准控制,可实现温度补偿调整的目标。

2.3 刻蚀终点检测技术

刻蚀终点检测能精确控制刻蚀工艺过程,保证不同批次的晶片刻蚀结果一致。刻蚀操作中,刻蚀速率会发生随机波动,这导致不同晶片的刻蚀出现一定偏差,对刻蚀终点进行监控,才能提高良品率[5]。目前来看,刻蚀终点检测技术主要分为两种:一种采用光学发射广谱(OES)进行终点检测,原理是不同物质发射的光谱频率的波长不同,通过监控等离子体光谱中某些特征谱线的光强变化,判断是否满足刻蚀终点要求。另一种采用激光干涉(IEP1)进行终点检测,原理是在刻蚀过程中,光垂直入射到晶片表面时,其表面薄膜的厚度会变化,导致前后反射光的光程差也在变化。当光程差满足式1条件时,会形成干涉加强条纹,经光电系统转化即可达到光强-时间的变化曲线,判断是否满足刻蚀终点要求。

(1)

式中,表示光程差,表示光波长,表示材料的折射率。

随着刻蚀精度提高,要求减慢刻蚀速率,减小刻蚀面积尺寸,因反应物产量降低,会减弱探测信号的强度,影响终点检测与控制。为此,以机器学习、自适应决策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正尝试运用在刻蚀终点检测中。

3.集成电路制造工艺的未来展望

3.1 芯片制造向纳米级迈进

得益于制造工艺和设备的更新,集成电路中的晶体管尺寸不断缩小,20世纪70年代为10 μm,到了90年代缩小至0.35 μm,如今再次缩小至6 nm,可见芯片制造向着纳米级迈进。今后,晶体管的门宽、门长会进一步缩小,甚至达到1 nm的水平,这对集成电路的制造工艺和装备提出新的挑战。

3.2 3D集成电路广泛应用

2.5D芯片是目前芯片的主流设计方案,背后依赖于2.5D集成电路技术的支持。简单来看,从2D芯片发展为2.5D芯片,主要区别是将多个芯片整合起来,相较于单一芯片的功能更多、性能更好、能耗更低[5]。未来,3D集成电路技术的应用前景更好,多个芯片采用堆叠构造,既能减小电路面积,又能提高不同芯片之间的传输性能,相较于2.5D芯片更加先进、复杂,也对集成电路的制造提出新的要求。

3.3 计算能力不断增强

评价集成电路的性能时,计算能力是一个重要指标,尤其智能终端设备的出现和应用,使人们对芯片的计算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以获得更加优良的使用体验。未来,集成电路在制造环节,提高芯片的计算能力也是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以神经网络、遗传算法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突破口。从集成电路制造的角度看,可升级制程工艺、引入新的架构、提高时钟频率、优化指令集等,专业人员可重点关注。

4.结语

综上所述,集成电路制造中分为前道工艺和后道工艺,其中刻蚀是前道工艺中的一个关键技术。文章以集成电路刻蚀装备技术为核心,综述了的发展历程和应用现状,未来芯片制造向纳米级迈进,3D集成电路广泛应用,且计算能力不断增强。只有不断升级制造装备,更新材料、结构和工艺,才能满足市场需求,进一步提高集成电路的综合性能。

参考文献:

[1] 唐磊,匡乃亮,郭雁蓉,等.信息处理微系统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21,38(10):1-8.

[2] 周哲,付丙磊,董天波,等.半导体工艺与制造装备技术发展趋势[J].电子工业专用设备,2022,51(4):1-7,11.

[3] 艾·西加,亚历山大·博耶,吴建飞,等.集成电路技术发展对电磁兼容的影响[J].安全与电磁兼容,2020(6):9-17.

[4] 康劲,吴汉明,汪涵.后摩尔时代集成电路制造发展趋势以及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现状[J].微纳电子与智能制造,2019,1(1):57-64.

[5] 韦刚,成晓阳,刘建,等.集成电路刻蚀装备及其核心部件的发展历程[J].微纳电子与智能制造,2022,4(1):5-13.

[6] 王同庆,赵德文,路新春.集成电路抛光与减薄装备及耗材的应用和发展[J].微纳电子与智能制造,2022,4(1):5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