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吃海鲜也没有喝啤酒,尿酸为什么还是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0
/ 1

没有吃海鲜也没有喝啤酒,尿酸为什么还是高?

董雪源

成都市青白江区大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四川成都  610300

在门诊,笔者常常会听到患者提出上述疑问,总是不清楚为什么医生建议低嘌呤饮食,而且自己明明严格遵医嘱了,复查时尿酸却依然居高不下。对尿酸相对了解的居民朋友们提到尿酸就会联想到痛风,晓得尿酸盐结晶在关节处沉积会导致痛风性关节炎,也知道啤酒和海鲜属于高嘌呤食物,吃太多会增加血尿酸,但是,对饮食和尿酸的的认识还是是比较模糊的。

笔者先给大家介绍一下2018-2019年中国慢性病及危险因素检测数据中关于高尿酸血症的部分。我国居民高尿酸血症患病率14.0%,其中男性患病率24.5%,女性患病率3.6%。男性患病高峰年龄在18-39岁以及70岁以上,女性患病高峰年龄在18-29岁、60-70岁。患病人群的数量如此庞大,使得我们更加迫切地想要知道患病原因。

血尿酸水平受年龄、性别、种族、遗传、饮食习惯、药物、环境等多个因素影响,在体内一般应该小于420μmol/L。血尿酸在体内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摄入产生、重吸收和排泄。尿酸是嘌呤化合物经过肝脏代谢的产物。尿酸在体内1/3经消化道排泄,2/3经肾脏排泄,经肾脏排泄的尿酸在肾小管有部分被重吸收。

嘌呤化合物由饮食摄入仅仅占到20%左右,由体内代谢产生却占到80%左右。也就是说绝大部分的尿酸产生是来源于人体代谢产生的嘌呤化合物,而不是我们的饮食。这就解释为什么严格按照低嘌呤饮食尿酸却依然居高不下了。

然而,控制饮食对于降低血尿酸水平仍然是重要的。从下面的数据可以看出,男性18-29岁患病率为32.3%,在男性患病高峰年龄段的最高区间。因为年轻男性的饮食往往更少节制,啤酒等酒类、碳酸饮料、烧烤、海鲜都会常常过量,这也可能导致了沿海地区的年轻男性患病率更高。

按照最新版的高尿酸血症专家共识的建议控制饮食对于高尿酸人群有很大帮助,其中需要注意的是,以前大家普遍认为的豆类及豆制品都会升高尿酸的观念是片面的,现在豆类属于鼓励摄入类食物。适量饮水同样是非常重要的,健康人群每天的饮水量应大于2000毫升。鱼属于限制摄入类,建议适量摄入鱼类,而虾、蛤蜊、花甲等甲壳类应避免摄入。

最新版高尿酸血症给出的饮食建议如下。避免摄入类食物:1.动物内脏;2.甲壳类;3.浓肉汤和肉汁;4.酒(急性发作期和慢性通风石者)。限制摄入类食物:1.红肉;2.鱼;3.含果糖和蔗糖的食品;4.酒(尤其是啤酒和烈性酒),酒精总量男性<28g/天,女性<14g/天(14g纯酒精约合1个酒精单位)。限制摄入类食物:1.脱脂奶和低脂奶品(300ml/天);2.鸡蛋1个/天;3.新鲜蔬菜500g/天;4.低生糖指数谷物(粗粮、豆类);5.饮水>2000ml/天(包括茶和咖啡。其中1个酒精单位≈14g纯酒精,即酒精度数12%的红葡萄酒145ml、酒精度数3.5%的啤酒497ml或40%蒸馏酒43ml。

肥胖、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都是高尿酸的兄弟,是“齐心协力”危害我们身体血管、肾脏、心脏等器官的“危险分子”。如果伴随有上述疾病,需要控制血糖、血压等指标达标;适当的规律的运动对于降低血尿酸也有益处,同时也可以控制体重和腹围,最重要的益处是可以降低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

老年人大多患有多种慢性疾病,服用药物繁多,而部分药物也是会影响血尿酸的代谢,增加血尿酸水平的。常见的此类药物有利尿剂(如氢氯噻嗪[sai qin]、呋塞米等)、复方降压片、部分抗结核药物、抗帕金森药物、小剂量阿司匹林、维生素B12、烟草酸、细胞毒性化疗药物、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环孢素A、硫酸嘌呤)等。因此服用多种药物时,应咨询医生了解清楚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

如通过饮食、运动等多种方式干预后血尿酸水平依然不达标,这时我们就应该开始药物降尿酸治疗。降尿酸药物的服用大多都较简单,每日服用1次,即使老年人也不容易漏服。药物服用从小剂量开始,药物产生的副作用相对较少。服用药物期间需定期监测血尿酸来调整药物剂量,当尿酸控制达标后可逐渐减量。少数人群需要终生服用药物控制血尿酸水平,需注意的是长期服用时也需要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常常有患者说“是药三分毒”,或者说“药物会有依赖性”,拒绝药物治疗,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医生会权衡服用药物对于患者的利弊,结合患者的意见给予建议。

大家只有更多的了解高尿酸血症对身体的危害,才能积极采取干预措施。痛风仅仅是高尿酸血症的一个小危害,高尿酸血症影响会肾脏排泄,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高危因素;如同高血脂、肥胖等,所以早发现、早预防、早干预也是减少心血管事件的重要措施。希望居民朋友们能正确面对并积极治疗高尿酸血症,不轻视也不过度恐惧。

参考文献:

《中国高尿酸血症相关疾病诊疗多学科专家共识(2023版)》

《痛风及高尿酸血症基层诊疗指南(201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