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功能紊乱是怎么回事?有哪些类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0
/ 2

胃肠功能紊乱是怎么回事?有哪些类型?

许晓灵

仪陇县大寅中心卫生院   四川 南充637000

生活中,许多人都经常会有反酸、腹胀便秘等的不良症状,到医院做了化验、胃肠镜、腹部彩超等检查,无明显异常。事实上,这可能是胃肠功能紊乱惹得祸。在消化科门诊就诊的患者中,大约有40%—60%是由该疾病引起的。那么胃肠功能紊乱究竟是什么呢?

1何为胃肠功能紊乱?

胃肠功能紊乱其实是一种胃肠综合征,在医学上被称为功能性胃肠病。通常来说,胃肠功能紊乱主要是因为大脑-肠轴互动异常,或是因为心理、精神等原因,造成了胃肠道感觉过于敏感,运动不协调、对一些食物不耐受,或是消化道分泌出现了一些消化道不良反应。

2胃肠功能紊乱的特征有哪些?

(1)有较高的发病率。大约三分之一的普通人群都有这样的经历。

(2)病程相对较长。通常会持续几个月或者几年的时间。

(3)发病比较慢。临床表现为间歇性发作,并有一定缓解期,时而轻微,时而严重,反复发作。

(4)症状的多样性:即使有同样的疾病,但每个人的症状都不一样。

(5)容易出现误诊的情况。因为胃肠功能紊乱缺乏特定的临床表现及检测手段,故极易被漏诊。

(6)治疗效果欠佳。其病因复杂,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

(8)反复就诊。因为如果治疗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就会不断地就诊,这会严重地降低患者的生活品质,同时也会让患者产生疑惑和恐惧心理。

3 胃肠功能紊乱都有什么症状?

因为胃肠道机能障碍属于一种胃肠综合征,因此表现形式多样,涵盖了全消化道;患者出现嗳气、反酸、胃灼热、恶心、口臭、胸骨后疼痛、剑突下有灼热感等上消化道表现,同时还会出现腹部隐痛、有粘液、腹泻、大便不成形、腹胀、肠鸣、排便不畅、便秘等。大部分患者也会出现焦虑、健忘、神经过敏、注意力不集中、失眠、易疲劳等精神问题。

4胃肠功能紊乱可分为哪些类型?

以功能性胃肠病罗马标准,可将胃肠功能紊乱分为功能性肠病、功能性胃十二指肠病、功能性肠病等。胃肠功能紊乱可以有一种病因,也可能是几种不同的疾病并存,即重叠性胃肠功能紊乱。

以下是常见的疾病类型:

(1)功能性烧心:患者会表现出烧灼样胸部后不适、烧心或疼痛;

(2)功能性胸痛:以肺胸骨后烧灼样的疼痛或不适感为主;

(3)功能性吞咽障碍:以食物留存、粘附或通过食管的异感为主;

(4)咽异感、癔球症:以喉部无痛的团块或异物感觉为主;

(5)功能性消化不良:以进食后有饱胀感为主;

过早的饱胀感;上腹部灼烧感;

(6)肠易激综合征: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为:大便不成形、下腹部有隐痛、排气增多、有粘液、便秘腹泻、排便不畅等症状;

(7)功能性便秘:以无腹痛,便秘为主,大便费力,有阻塞感,有排不净感,需要通过手法来协助排便;

(8)功能性腹泻:以水样便、腹泻松软(糊状)为主要表现,患者一般没有腹部疼痛的情况。

6哪些是引发胃肠功能紊乱的因素?

(1)饮食因素:饮食是引起胃肠功能紊乱的主要因素。

一些酸性水果、酒精、香料、浓咖啡、辣椒等具有刺激性的食物,豆制品、牛奶等不耐受食物;高FODMAP饮食等不易消化的食物和可发酵的食物,都会导致或者加剧胃肠功能紊乱。

(2)心理、精神因素:家庭,社会、单位重大事件,晋升、提干、分房,工作受阻等。遭遇借贷、人际关系紧张,生意亏损等财务损失,婚姻破裂、感情破裂等。

亲戚、朋友、同事因为肿瘤而入院治疗,主要是因为感染了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乳腺小叶增生、幽门螺杆菌、甲状腺结节癌变等等。

长时间地工作压力,过度疲劳,加班等,任务繁重,过度疲劳,超负荷运转,无法用理智的方式来应对负面的生活事件,那么就会因为心情的变化,进而导致胃肠功能受到影响,从而导致胃肠功能失调。

(3)环境因素:着凉很可能会导致胃肠痉挛,尤其是那些比较瘦弱的人,更是如此。有些人对寒冷比较敏感,夏季可以打开空调,冬天待在朝北的房间、肚脐追风或者坐一坐冷板凳,也会引起腹鸣、腹痛、腹泻等症状。

7 胃肠功能紊乱应该怎样治疗?

(1)要有一个好地心态。要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担忧、恐惧、紧张等不良的精神状况,其实也就是不要去关注自己的肠胃不适,心情好了,身体的脏器敏感度就会降低,症状就会有所好转。

(2)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按时休息,按时吃饭,按时起床,按时排便,养成良好的“生物钟”。多参与运动、娱乐等娱乐活动,改变自己的思想。尽量不要久坐,也不要久站,要多做一些有氧锻炼。

(3)注重日常饮食调理。平时多食用一些新鲜果蔬,多饮水,多喝些酸奶。不要食用油腻、粗糙、刺激性强的食物,也不要食用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引起不适的食物,如:乳糖不耐的人,要避免喝牛奶,还有对海蛎、小龙虾等容易腹泻的食物。

(4)对症用药治疗。对于胃肠内脏高敏感和胃肠动力紊乱的患者,可以服用一些具有调整胃肠功能,降低消化道炎性因子的药物。如果有明显的抑郁和焦虑障碍,建议在治疗过程中加用抗焦虑和抑郁药物。但是,不管是医生开的,或者是药店买的,都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8结语

要正确理解这种疾病,要消除心中的疑虑,正确对待工作、生活等环境中的不良因素,主动地排除心理和生理方面的问题,增强对治疗的信心。积极改变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根据临床表现,采用相应的对症治疗方法,大部分患者都会有所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