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能源电池企业扶持政策谈企业战略管理有关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0
/ 3

从新能源电池企业扶持政策谈企业战略管理有关思考

胡志强

(33010519781129001X)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也变得更加激烈,为保障企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其全面加强战略管理工作,以此来使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得到提高。而为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政府部门也为其出台了相应的扶持政策,可以为企业的现代化和创新化发展提供有效助力。本文针对新能源电池企业扶持政策展开分析,介绍传统电池企业的发展现状,探讨了新能源电池的相关扶持政策,并提出具体的企业战略管理对策,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人员起到一些参考作用。

关键词:新能源电池企业;扶持政策;企业战略;管理对策

    新能源是我国未来绿色清洁发展的重要方向,特别是在当前传统石化资源日益紧张的背景下,新能源的出现,极大地缓解了能源危机。而新能源电池作为实现清洁发展的重要基础,则广泛受到重视。对于新能源电池企业而言,其需要充分了解我国的相关扶持政策,并在此基础上科学制定企业战略,强化战略管理,从而有效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传统电池企业发展现状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电池是一类比较常见的电能储存载体,特别是在我国新能源汽车以及电动车上市之后,电池也广泛应用在我国的生产和生活领域当中。但由于受到制作工艺所带来的限制,进而导致传统电池在生产时具有较高的环境成本,当其报废后回收利用水平也相对较低。与此同时,现如今,随着国际贸易战的不断加剧,也极大地减少了电池制造材料的进口量,这也对传统电池企业的发展造成一定阻碍,导致其逐渐出现低盈利、低产出以及投入高等问题[1]

(一)电池制造成本明显提升

    在我国机动车领域,电池得到广泛应用,对于汽车的电气系统而言,其是十分重要的能量单元。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质量已得到明显提升,这也使我国人民的私家车保有量明显增多,这也极大地增加了电池消耗量,但对于传统的电池企业,其自身盈利水平并未得到有效提升。通过相关调查可以发现,在生态环保理念所带来的影响下,许多发达国家已停止生产有色重金属,这也导致相关电池原料的成本明显增加,进而提升电池的制造成本。

(二)传统电池政策支持消失

    结合我国相关政策展开分析,尤其是电池生产以及进出口等方面的文件,铅酸蓄电池以及氧化汞电池,其在生产以及进出口等方面的税收不再享受相关的优惠政策。与此同时,在一些政策文件中,也明确提出要限制一些电池的生产与使用。针对新能源电池企业而言,仅有少数企业掌握了关键技术,一些中小型电池企业在生产新能源电池时,缺乏良好的技术条件和充足资源。由于政策支持缺乏,许多技术相对落后的小规模企业也逐渐倒闭[2]

(三)环境治理成本较高

    对于铅酸电池等传统电池,其制造材料主要为有色重金属,对于该类金属材料,其毒害作用以及毒性相对较强,在实际制造时会有废水、扬尘等产生,而且在电池报废后同样会有污染问题产生,进而影响到生态环境。在全新的发展格局下,我国也有效整治了传统电池行业,需要相关电池企业做好具体的报废和回收工作。这对于电池企业而言,其在生产时往往花费较高的环境治理成本,这也导致企业负担有所加重。

二、新能源电池企业扶持政策

    结合我国当前电池行业的发展现状展开分析,可以发现新能源电池是其必然发展趋势,因此各国需要高度重视新能源电池。我国的燃气与石油还比较匮乏,因此在我国五位一体格局下,需要大力发展新能源电池,并将其作为一项主要战略。现如今,我国已充分支持了新能源电池的发展,一方面在政策上加以鼓励,另一方面在技术层面上加以扶持,在税收层面给予优惠。通过有效实施相关政策,可以进一步促进新能源电池行业的创新发展,以此来使新能源电池的产销量得到提高[3]

(一)政策上的鼓励

    我国针对新能源电池在政策层面充分给予支持。首先,充分鼓励新能源领域的创新发展,即使是对无背景的大学生,其同样可以在新能源领域产业中充分投入,并使其获取到相应的政策支持,以此来使行业准入门槛得到降低,为新能源电池行业提供发展活力,为其提供充足的人力和技术资源,从而促进行业的创新发展。其次,由民间企业以及事业单位牵头,建立与完善新能源电池的产业链条,进而加强中小企业之间的联合,推动科研人员充分交流,以此来有效共享此领域的技术资源,在技术流通的基础上,全面创新新能源电池行业的关键技术。最后,我国目前已成立新能源电池发展机构等组织,可由政府部门牵头,对社会力量有效整合,发挥出政府影响力,以此来促进新能源电厂和汽车的推广,使相关技术能够有效转化为实践成果[4]

(二)经济上的补贴

    首先,在经济层面,我国政府部门适当放宽新能源产业的市场准入规则,并充分鼓励中小型的电池企业,使其从传统的电池生产逐渐转化为新能源电池。相关企业每年可以获得充足的财政和政策支持。其次,除为其提供直接支持以外,政府部门还牵头与组织电池企业,可以使其有效回收和换新电池。对于一些地区而言,在对电池实现以旧换新后,可以享受70%的财政补贴,可以使企业运营成本得到降低,从而更好地推广新能源电池。除此之外,我国多数城市已全面更新新能源出租车和公共汽车。对于此举措,其虽然未对相关电池企业在经济层面上直接提供支持,但在投入新能源出租车以及公共汽车后,可以极大地提升电池的更换数量,使相关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有效提高。

(三)技术上的扶持

    首先,我国各地城市已建立新能源充电站以及电池研究中心,其主要由政府部门牵头和修建,可以充分发挥出政府行政力量,使其在关键技术研发方面充分参与,合理构建技术共享机制,向电池企业有效传递,使企业的电池研究成本得到降低。其次,多数地区都已形成产学研结构,其主要以高校为核心,可以由政府部门牵头,合理构建企业平台,使其可以有效集中力量,从而使关键技术有效实现研究攻关。在此期间,可以运用高额奖励方式,使研发人员的积极性得到调动。除此之外,我国应在新能源方面组织学术交流会,并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手段和人才,从而在技术层面上为新能源电池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持[5]

三、基于新能源电池企业扶持政策的企业战略管理对策

(一)加强技术攻关

    现如今,对比西方发达国家,我国新能源电池技术的发展还存在一些不足,对于一些关键技术而言,其往往仍受到西方技术的限制。对此,想要进一步促进新能源电池企业的健康发展,需要从技术攻关角度入手,对发达国家所存在的技术封锁有效突破,确保在技术层面上进一步保证独立自主,以此来有效增强我国新能源电池的核心竞争力,使技术成本得到降低。在新能源电池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想要进一步实现技术攻关,具体需要从以下几个层面入手。首先,针对电池正负极连接,需要有效实现技术攻关。在电池使用过程中,正负极连接技术是其中的关键,可以使电池高效储备与释放电能。通过在正负极技术层面进一步实现突破,可以有效促进新能源电池发展,使其对传统能源有效替代。其次,在充电技术层面需要有效实现技术攻关。近些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已完成上市,但还没有实现快速普及,其主要原因在于未能解决以电驱动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问题。通过有效保证高效续航与快速充电,可以使新能源电池对化石燃料有效替代。最后,对于电池材料,需要有效实现技术攻关。与传统铅酸电池等相比,目前在市面上算哦采用的新能源电池,其具有十分显著的环保性能,但还未能有效实现无害化,无法保证电池具有稳定的使用寿命,主要是电池制造材料性能还有待提升。通过保证电池制造材料的储备电能,有效延长其寿命周期,确保其容易回收和降解,可以更好地使电池产品生产和使用实现无害化目标,保证对电池产品的有效回收[6]

(二)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不断普及,新能源电池也在其助力下得到有效推广,但还无法通过新能源电池对传统电池完全替代,需要在经历一定周期后,方可全面回收传统电池,并全面普及新能源电池。在此期间,相关电池企业需要对社会责任充分承担,并承担电池生产与使用期间所产生的生态和社会代价,确保对电池的无害化处理以及回收处理等有效落实,以此来更好地推广新能源电池,使其形成良好的社会形象。对此,相关电池企业应对以下工作合理优化。首先,需要在打造企业形象的基础上,充分宣传新能源电池,以此来使其社会形象得到改善,从而使企业的竞争力得到提高。其次,需要对新能源电池政策和规定有效落实,合理回收电池,做好以旧换新工作,以此来有效回收传统电池,充分替换新能源电池,以此来使电池生产与使用期间所出现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得到解决。最后,有效普及新能源电池,对政策支持以及经济补助充分享受,并向为群众提供优惠的电池产品转化,使群众能够对新能源电池具有的生态性与便利性充分感受,确保消费者可以对新能源产品充分接受与认可,确保其对社会责任积极承担。

(三)改善公共关系

    对于新能源电池企业而言,其除要考虑企业自身的经营发展现状,而且还应深刻认识到,在全新的“五位一体”格局下,每一位公民都应该承担起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责任。在全新的社会发展时期下,相关新能源电池企业应建立起良好的公共关系,并要与兄弟企业、研究机构以及消费者之间加强联系,利用多种媒体渠道,使企业自身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得到提高,包括自媒体、新媒体、广播电视以及新闻媒体等,使企业能够树立起良好的公共形象,从而更好地打造企业品牌。与此同时,还需要全面加强研究机构、院校和企业之间的联系,对我国出台的相关政策有效落实,以此来使产学研结构得到深化,使社会资源得到充分整合,从而有效打造出产学研一体的全新发展格局。此外,应发挥高校知识资源和后备人才资源优势,为企业有效引进优秀技术人才,从而使企业自身的发展驱动力得到充分加强,有效丰富研究人员以及院校毕业生的实践经验,使新能源行业能够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保证行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从而促进新能源电池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7]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结合新能源电池企业的相关扶持政策展开分析,需要相关电池企业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战略管理对策,充分学习和了解扶持政策,发挥出政策的重要扶持作用,提高企业的战略管理水平,促进我国新能源电池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霞,张舵. 从新能源电池企业扶持政策谈企业战略管理[J]. 电池,2022,52(6):后插6-后插7.

[2] 陈镜冰,林悠,陈茵. 双循环视角下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探析——基于外贸特征、汇率风险与产业结构的分析[J]. 发展研究,2023,40(5):57-63.

[3] 陈美丽.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与技术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 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32(3):194.

[4] 李薇,李和清. 浅析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 汽车实用技术,2018,44(7):6-8.

[5] 王江珠. 化工企业战略管理研究[J].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2(5):113-117.

[6] 郭超. 区块链在企业战略管理创新中的应用研究[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3,14(17):148-150.

[7] 聂贵洪. 战略绩效管理在企业战略管理中的作用[J]. 科技创新导报,2022,19(3):178-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