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支气管肺泡灌洗术麻醉效果及术前睡眠状态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0
/ 2

心理护理对支气管肺泡灌洗术麻醉效果及术前睡眠状态的影响

李芝菊    贾芸玲

(淄博市职业病防治院  山东  淄博  255000)

摘要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支气管肺泡灌洗患者术前睡眠状态及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淄博市职业病防治院收治的200例尘肺病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术前实施常规护理、心理护理,比较负性情绪评分、睡眠质量评分、麻醉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AS、SDS、PSQI评分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麻醉优良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心理护理可以改善支气管肺泡灌洗患者术前心理状态和睡眠质量,确保术中麻醉效果。

关键词  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心理护理;睡眠质量;麻醉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R338.63    文献标识码:A 

支气管肺泡灌洗术(bronohoalveolarlavage,BAL)是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是利用支气管镜向支气管肺泡内注人生理盐水并随即吸出,收集肺泡表面有效液体,检查其细胞成分和可溶性物质的一种方法。心理护理是一项针对心理问题采取的护理措施,本研究为探讨心理护理对支气管肺泡灌洗患者术前睡眠状态及麻醉效果的影响,针对200例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患者开展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淄博市职业病防治院收治的200例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中男性53例,女性47例,年龄20岁—57岁,平均年龄(38.75±13.42)岁;观察组中男性52例,女性48例,年龄21岁—59岁,平均年龄(39.24±13.57)岁。2组患者一般资料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

1.2纳入的标准  1)所有的患者均具备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指征,麻醉方式均采用0.5%—1.0%丁卡因或2%利多卡因溶液做喷雾吸入或气管内表面麻醉;2)年龄在18—60岁之间;3)认知功能和沟通交流正常;4)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1.3排除标准  1)存在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禁忌症;2)存在精神障碍、

意识障碍;3)合并严重的感染、有电解质紊乱;4)合并高血压、糖尿病。

1、4护理方法  对照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前实施常规护理,术前告知患者具体的时间,完善术前相关的检查,做好术前准备工作。观察组术前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1.4.1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  1)多数患者进行进行肺泡灌洗术前都有恐惧和担心,根据患者的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以及理解能力的不同,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向患者和家属详细的说明肺泡灌洗术的目的、方法和要求,以及肺泡灌洗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患者在灌洗过程中应如何配合等。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地咳嗽和呼吸功能锻炼,以利于灌洗后肺功能的恢复和肺部分泌物的排出。2)与患者进行亲切的交流,了解患者的真实想法,知道患者的真实需求,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向患者列举既往手术成功的相同病情案例,使患者处于稳定的心理状态。1.4.2进行睡眠护理  1)改善睡眠环境:睡前用温水泡脚并按摩足底;家属或同病房的病友不与患者讨论易导致患者愤怒、焦虑等负性情绪的刺激性话题;夜间降低各类检测仪器的声音,定时熄灯。为患者创作良好的睡眠环境。2)放松训练:指导患者睡前身心松弛,根据患者的喜欢,为其选择舒缓轻松的音乐,音乐频率及声波震动能够通过神经—体液调节缓解患者的紧张和焦虑感达到催眠效果。

1.4观察指标  比较2组:1)负性情绪评分,评估工具为焦虑自评量表(SAS量表)、抑郁自评量表(SDS)量表,总分均为0—100分,低分越高,负性情绪越严重[1],分别于心理护理前(入院第1天)、心理护理后(肺泡灌洗术前1h)评估;2)睡眠质量评分,评估工具为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量表),总分为0—21,得分越高,睡眠质量越差[2],分别于心理护理前(入院第1天)、心理护理后(肺泡灌洗术前1h)评估;3)麻醉效果评估,分为优(术中患者无疼痛等不适感,神情平静)、良(术中患者有疼痛等不适感,但不影响灌洗术进行)、差(患者有明显的疼痛不适,灌洗被迫中断)、优良率=(优+良)例数/总例数×100%。

表1  2组患者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评分、睡眠质量评分比较(x±s,分)

组别

SAS评分

SDS评分

PSQI评分

对照组(n=100)

护理前

52.82±7.14

51.73±6.51

15.34±3.71

护理后

45.69±5.37

43.25±4.72

11.65±2.34

观察组(n=25)

护理前

52.64±9.25

51.39±6.65

15.17±3.82

护理后

40.28±4.56

38.59±4.03

9.18±2.05

注:两组比较,与本组护理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p<0.05

表2  2组患者护理前后麻醉效果比较

组别

优(例)

良(例)

差(例)

优良率(%)

对照组

39(39%)

44(44%)

17(17%)

83%

观察组

47(47%)

49(49%)

4(4%)

96%

注:两组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评分、睡眠质量评分比较

  2组患者护理后的SAS评分、SDS评分、PSQI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护理后观察组的SAS评分、SDS评分、PSQI评分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2组麻醉效果的比较

   观察组的麻醉效果较对照组的麻醉效果优良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患者在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前由于对灌洗术不了解,往往会出现恐惧、担忧、焦虑、失眠等负性情绪,对患者进行肺泡灌洗实施操作以及术前的麻醉效果均会产生不良影响,故临床上需要在进行肺泡灌洗之前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确保肺泡灌洗术的顺利开展。

   以往,临床上针对患者肺泡灌洗前的诸多问题多采取常规护理,常规护理措施较单一,缺乏全面性、针对性、导致其护理效果不够理想。由于肺泡灌洗之前睡眠状态差、生理应激反应均与患者心理状态有关,故在患者进行肺泡灌洗之前应重视其心理护理[3]。本研究中观察组在肺泡灌洗术前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改善睡眠环境,进行放松训练,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的恐惧、担忧、焦虑等负性情绪情绪,减轻患者的躯体不适感,促进患者顺利入睡。

   本研究结果显示:1)护理后,观察组的SAS评分、SDS评分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肺泡灌洗术前心理护理可以切实改善患者的术前心理状态,减轻其负性情绪,使患者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配合进行肺泡灌洗术;2)护理后,观察组的PSQI评分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肺泡灌洗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可以安抚患者、改善患者的术前睡眠状态,能使患者安然入睡,避免失眠。3)观察组麻醉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主要是因为肺泡灌洗术前的心理护理减轻了患者术前的心理应激反应和生理应急反应,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使麻醉药物更好地起效,确保肺泡灌洗顺利开展。

   综上所述,肺泡灌洗术前心理护理可以改善患者术前心理状态和睡眠质量,确保肺泡灌洗术中的麻醉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晓丽.手术患者术前负性情绪及心率、血压变化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5,22(4):595—596

[2]王刚.分级心理护理对心胸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焦虑、抑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19):2368—2370

[3]刘新.术前心理干预对全身麻醉支气管镜患者术后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18,34(2):277—278

作者简介:李芝菊(1970—),女,大学学历,副主任护师,主要从事职业病临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