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与对症治疗

/ 2

小儿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与对症治疗

孙颖

邛崃市医疗中心医院  四川 成都  611530

小儿消化系统疾病在儿科临床诊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不仅因为其发病率较高,而且疾病的发展及变化与成人有显著的差异。消化系统在儿童时期仍处于发育和成熟的阶段,其生理功能、免疫应答和药物代谢都与成人存在差异,因此,其疾病的表现、治疗和预后也与成人有所不同。在日常临床实践中,医务人员面对的不仅仅是疾病本身,还要考虑到儿童的生长发育、营养需求以及心理健康。此外,家长和监护人对儿童的关心和焦虑,往往增加了诊治的复杂性。因此,对小儿消化系统疾病的认识和治疗策略选择都需要具有专业性和针对性。本文对几种常见的小儿消化系统疾病进行概述,并结合最新的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为医务人员和家长提供有关疾病的识别、治疗、预防与管理的专业知识。

1. 小儿消化系统简介

小儿消化系统由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肝、胆囊、胰腺等组成,旨在将摄入的食物转化为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并排除不需要的废物。与成人相比,小儿的消化系统具有其特有的生理特点。新生儿和婴儿的胃容量较小,所以需要频繁地进食小量食物。随着年龄的增长,胃的容量逐渐增大,食物的摄入量和进食频率也相应发生变化。幼儿的消化酶活性与成人存在差异,某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可能不如成人充分。由于小儿的消化系统仍在发育中,其对于外界因素,如食物、病原体等的反应可能与成人不同。因此,在面对小儿消化系统疾病时,必须充分考虑其生理特点、发育阶段、患病类型,为其提供个体化、合理的治疗方案,做到对症治疗。

2. 常见的小儿消化系统疾病与对症治疗

2.1 小儿腹泻

腹泻是儿童时期最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或便质稀软。小儿腹泻的病因多种多样,其中以感染性腹泻尤为常见,主要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病毒性腹泻,尤其是轮状病毒腹泻,在儿童中较为普遍。此外,食物不洁、食物过敏、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以及一些系统性疾病也可导致儿童腹泻。临床表现主要为大便次数增多、稀水样或带有粘液、脓血,部分患儿可伴有发热、呕吐、腹痛和腹胀等症状。重度腹泻可能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因此,对于腹泻儿童的观察与评估尤为关键。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

针对性的治疗策略应根据腹泻的病因进行选择。对于病毒性腹泻,主要是对症治疗和预防脱水,而细菌性腹泻可能需要抗生素治疗。电解质和酸碱失衡需及时纠正。食物和水的摄入也需要适当调整,以减轻胃肠道的负担。

2.2 小儿便秘

小儿便秘主要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便质硬、形状异常或排便困难。长时间的便秘可能导致腹痛、腹胀,甚至引发肛裂、痔疮等并发症。小儿便秘的病因多种多样。其中,功能性便秘是最常见的一种,通常是因为患儿在某段时间内拒绝排便,导致大便在结肠中停留时间过长,水分被过多吸收,从而形成硬便。另外,某些饮食习惯,如摄入纤维质过少、摄入水分不足,或者长时间坐姿不动,都可能增加便秘的风险。疾病因素,如肠道神经肌肉疾病、甲状腺功能低下、糖尿病等,也可能导致便秘。药物反应,如某些止痛药、抗抑郁药、抗癫痫药等,有时也会引发或加重便秘。

治疗小儿便秘需根据具体原因制定。对于功能性便秘,首先需要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和水分摄入,鼓励患儿多进行体育活动。针对便秘症状,可以短期使用轻泻药如乳果糖或者益生菌调整肠道菌群。对于药物引发的便秘,应考虑调整或更换相关药物。疾病相关的便秘应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家长的配合和患儿的心理辅导也是非常重要的。

2.3 功能性消化不良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在结构性胃肠道疾病、代谢异常或明确的胃肠病原体感染被排除的情况下,患儿仍出现与食物摄入相关的消化不适症状。该疾病的确切原因尚未明确,但多数研究者认为与胃肠道的动力功能障碍、胃肠黏膜敏感性增加及中枢神经系统与肠道相互作用的异常有关。临床上,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症状主要包括餐后饱胀、上腹部痛或不适、早饱、恶心或呕吐等。这些症状可能是长期存在的,但通常不伴随体重下降、生长迟缓或其他系统的症状。诊断功能性消化不良主要依赖于临床症状及体征,结合详细的病史采集和相应的实验室、影像学及内镜检查来排除其他消化系统疾病。在确诊功能性消化不良之前,需要仔细考虑并排除结构性疾病、代谢性疾病、食物过敏等可能的原因。

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通常采用综合性治疗策略,医生会向家长和患儿解释该疾病的性质,帮助他们理解其非有害性并给予心理支持。然后引导患儿调整饮食习惯,避免摄入过多油腻、辛辣或其他可能刺激胃肠道的食物。对于部分患儿,可能需要药物治疗来缓解症状,如抗酸药、胃肠动力药或抗胃肠痉挛药。对于哪些持续症状较重的患儿,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可能会有所帮助。

2.4 小儿胃食管反流病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内容物逆流入食管,导致食管黏膜炎症和相关症状的现象,小儿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状包括经常性的呕吐、咳嗽、胸痛、食欲不振、体重增长不良以及夜间觉醒。在婴儿中,反流可能导致哭闹、喂养困难和失眠。在学龄前和学龄儿童中,反流可能导致持续的咳嗽、哮喘症状加重、喉咙痛、牙齿侵蚀以及反复发生的肺部疾病。诊断小儿胃食管反流病主要基于病史和临床症状。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食管pH监测、食管压力测定和胃镜检查来确定诊断。

治疗小儿胃食管反流病的目的是缓解症状、预防并治疗食管黏膜损伤以及避免并发症。治疗策略主要包括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调整、药物治疗。饮食调整包括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增加餐次减少餐量,避免饭后即刻卧床。常用药物包括质子泵抑制剂和H2受体拮抗剂。

3.小儿消化系统常见疾病的预防与管理

预防和管理可以确保小儿的消化健康,避免不适和并发症,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有利条件。在预防方面,饮食习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议儿童摄入均衡的饮食,包括足够的膳食纤维、新鲜蔬果和充足的水分。不建议过早添加辅食或频繁食用油腻、辛辣和过于甜腻的食物。同时,确保儿童规律饮食,避免长时间空腹或过饱。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预防消化系统疾病也是关键。建议儿童充分休息,保持规律的作息,并确保每日进行适量的体育活动,以促进肠道蠕动。同时,避免儿童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如长时间坐、躺,以预防胃食管反流等疾病。

在日常管理方面,家长和监护人应密切关注儿童的身体变化和消化系统疾病的症状。如发现腹痛、腹泻、便秘、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对于已确诊的消化系统疾病,应根据医生建议进行治疗,并定期随访。药物治疗是消化系统疾病的常见治疗方法。但在日常管理中,家长和监护人应确保按医嘱正确给药,避免随意更改药物剂量或停药。对于需要长期服药的患儿,建议定期检查,以评估疾病进展和药物的效果及副作用。

小儿消化系统疾病不仅影响儿童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较大的压力。通过科学、系统的识别和及时的治疗,大部分消化系统疾病都能获得有效控制。同时,预防始终是最佳策略。家长和监护人的觉察和关心,结合医务人员的专业指导,可以最大化地减少儿童受到消化系统疾病的困扰。此外,持续的医学研究和进步为提高治疗效果和改善患儿生活质量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希望此文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应对小儿消化系统常见疾病,确保每一位儿童都能享受健康快乐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