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麻醉,多一点了解,少一点焦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2
/ 1

手术麻醉,多一点了解,少一点焦虑

陈英

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一人民医院,四川 凉山,615000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或者经历过麻醉,大家一直都觉得麻醉是一项非常神秘的工作。有的人觉得麻醉非常简单,也就是打一针睡一觉的事儿,而有些人则对麻醉非常担忧,觉得麻醉可能会影响智力、记忆力。那么,到底什么是麻醉呢?麻醉是手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项工作专业性与复杂性兼具,在手术过程中,麻醉医生会全程守护在患者身边,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大家无需过于担忧。下面简单介绍手术麻醉知识,希望大家对其多一点了解,少一点焦虑。

围术期麻醉工作介绍

    1.术前麻醉:(1)术前评估:一般情况下,术前1d,麻醉医生会对患者进行术前访视,了解患者的病史、体格状况,并向患者介绍相关注意事项,提示其积极配合麻醉工作,给出详细的麻醉方案。这足以说明,麻醉工作并非开始于手术当天,而是在术前便开始了。(2)术前准备:在手术前,麻醉医生会对麻醉设备、药品准备、麻醉用品等进行反复检查、确认,以免在手术过程中出现纰漏,确保麻醉工作的正常开展及手术的顺利进行。

2.术中麻醉:在手术期间,麻醉医生会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根据手术类型、患者情况,选择恰当的麻醉方式。(1)麻醉前准备:对于意识清醒的患者来说,当其进入手术室后,麻醉医生会与患者沟通,帮助其缓解紧张情绪,并对患者的血压、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等指标进行监测,留置套管针,把静脉通道建立起来。这个过程中,患者无需过于紧张,保持深呼吸即可,不知不觉就被“麻倒”了。(2)开始麻醉:患者进入局麻或者全麻状态后,麻醉医生会始终监测其生命体征,配合手术医生的工作。

3.术后清醒:结束手术后,会有专门的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麻醉复苏观察,等待患者清醒,患者彻底苏醒,且没有任何异常后,会被推出手术室。一些患者可能会感到不适,这种情况无需太过担忧,很快便会恢复正常,不会影响日常生活及健康。

有关麻醉的6个问题

问题1:麻醉的类型有哪些?

麻醉主要分为以下3种:(1)全身麻醉:这种麻醉方式在大型、重症手术中应用普遍,原理即使用麻醉药物抑制患者的大脑神经系统,使其失去意识,在手术过程中感觉不到疼痛。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在手术期间“睡着了”的状态。(2)椎管内麻醉:蛛网膜下腔阻滞、硬脊膜外隙阻滞是常见的椎管内麻醉方式。简单来说,在蛛网膜下腔或者硬脊膜外隙注入麻醉药物,实现半身麻醉。这种麻醉方式主要用于半身手术患者。(3)局部麻醉:在神经丛、神经干、周围神经末梢等部位注入局部麻醉药物,产生麻醉效果。局部麻醉在剖宫产手术、牙科手术等患者中应用普遍。

问题2:半麻比全麻更加安全吗?

日常生活中,会有家属担忧患者年龄较大,害怕行全身麻醉后患者再也醒不过来。他们觉得半麻比全麻更加安全。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无论全麻,还是半麻,都存在风险。麻醉无大小。患者听从医生的建议即可。

问题3:麻醉会影响智力吗?

答案是不会。在局部麻醉中,药物作用于局部,不会进入大脑,何谈影响智力一说。对于全身麻醉患者来说,麻醉药物主要对患者的中枢神经产生影响,会使患者短时间内丧失意识和记忆,感觉不到疼痛,通常全麻药物作用时间比较短,待麻醉结束,患者很快便能够苏醒过来,而麻醉药物也会被身体代谢出去,只要麻醉医生操作正确,麻醉药物便不会影响智力。麻醉过程是安全的,大家无需太过担心。

问题4:麻醉后多久能够正常吃饭喝水?

这需要根据患者的手术部位及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而定。手术后,患者肛门能够正常排气、排便,便可少量进水。倘若无不适感,可适当吃一些流食,逐渐过渡至普通饮食,但不能够吃辛辣、刺激食物。通常术后6-8h患者就能够正常吃饭喝水了。

问题5:手术患者出现心理应激怎么办?

一些患者没有经历过麻醉,在麻醉之前难免会感到恐惧、担忧,这属于正常现象。建议麻醉医生对患者进行术前访视,简单介绍麻醉知识,并在手术当天给予患者安慰,增强患者的麻醉认知,使其不良情绪得到消解,减轻心理应激。

问题6:患者应该如何配合麻醉和手术?

麻醉固然是安全的,患者的配合也很重要。在这里提醒广大患者,保持身心放松,遵医嘱做好麻醉前的相关准备工作,不隐瞒病史及自身情况,确保手术过程顺利,对自己的健康和安全负责。

温馨提示

    麻醉工作在手术过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直接关乎手术的顺利进行,也关系到患者的健康及安全。一直以来临床都很关注麻醉工作,广大患者也要主动了解手术麻醉知识,增加对麻醉的认识,减少恐惧、焦虑情绪,认可和接受麻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