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麻醉你需要了解的小知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2
/ 1

关于麻醉你需要了解的小知识

王松江

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二人民医院,四川 凉山,615000

在医院,小到拔智齿,大到进行各种妇科、外科等手术都会用到麻醉。提起麻醉,可能大家并不陌生,绝大多数人觉得麻醉就是打一针、睡一觉的事儿。其实并非如此。麻醉是经过药物使患者机体或者机体部分暂时失去知觉,达到无痛手术的目的。下面简要介绍麻醉相关知识,增加大家对麻醉的认识和了解。

什么是麻醉

简单来说,麻醉指的是借助药物或者其他方式,使患者机体局部或者整体失去知觉,确保手术过程中无痛,保障患者安全的同时,顺利开展手术。麻醉主要有以下3种类型:

1.全身麻醉:指的是通过吸入、静脉、肌肉注射方式,把麻醉药物送入患者体内,对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进行暂时抑制,使患者暂时失去痛觉、神志、反射,并使患者的骨骼肌处于松弛状态。在胸腹、颅脑等大型手术中,全身麻醉应用普遍。无论在我国,还是全世界范围内,全身麻醉技术都是一项非常成熟的技术。

2.局部麻醉:不同于全身麻醉,局部麻醉是让患者机体局部失去痛觉。在麻醉过程中,通过药物作用,把患者的神经末梢、神经纤维、神经干的冲动传导暂时阻断,使其暂时失去痛觉。这种麻醉方式主要被用于一些小手术。比如,拔牙手术、痔切除术等。

3.椎管内麻醉:即半身麻醉。下肢手术、盆腔手术等都会采取椎管内麻醉方式。

麻醉过程是怎样的

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不了解麻醉过程,即使有过麻醉经历的人也未必了解。手术期间,患者处于被动状态,听从医生、护士的指示,迷迷糊糊就被麻醉了,很少有患者探究这期间自己经历了什么。事实上,麻醉过程是这样的:

1.麻醉诱导阶段:指的是患者从清醒到进入睡眠状态这一过程。患者在清醒状态下通过吸入、注射等方式进入麻醉状态。

2.麻醉维持阶段:该过程中,患者处于麻醉状态。医生会在保证患者安全的前提下,结合手术、患者机体反应,通过药物,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没有意识,感觉不到疼痛。

3.麻醉恢复阶段:麻醉医生结合手术进展,通过对患者的机体状况进行检测、评估,停止使用麻醉药物,等待患者自麻醉中逐渐清醒过来。

麻醉前注意事项有哪些

麻醉之前,麻醉医生会与患者沟通,对患者的既往病史、身体状况、治疗情况等具备全面的了解,以此为前提,对该过程中面临的麻醉风险进行评估,给出详细的麻醉方案。患者则需要把自己的过敏史、用药史、吸烟饮酒史、既往手术外伤史告诉医生。麻醉医生会给出最佳麻醉方案,或者给出患者麻醉建议,继而让患者签署风险告知书。无论全麻患者,还是半麻患者,术前医生都会建议其禁食禁饮,通过这种方式,对手术过程中的呕吐问题进行有效预防,从根本上对窒息、吸入性肺炎等进行有效规避,保证麻醉及手术过程中的安全。

麻醉医生如何保证患者的安全

或许很多人对麻醉工作不了解,觉得这是一项非常简单的操作。其实并非如此,患者处于麻醉状态下,什么都不清楚,麻醉医生可是需要操不少心呢!该过程中,麻醉医生会对患者的血压、血氧饱和度、呼吸、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心电图、体温、肌松情况等进行监测,始终了解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以此进行针对性评估,规避麻醉期间各类风险,确保麻醉过程安全,使手术能够顺利进行。

手术结束后会发生哪些事情

手术结束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虽说患者已经从麻醉中恢复过来,但麻醉药物的作用可能并未完全消失,患者可能会出现伤口疼痛、困乏等症状,也可能受留置尿管影响出现尿意,正常排尿即可。如果患者感到创口疼痛,还可以对其进行镇痛处理。临床上有很多危重患者及复杂手术,手术完成并不意味着麻醉消失或者患者的生理功能恢复正常,患者仍存在并发症风险。广大患者一定要听从医护人员的建议,在麻醉恢复室经观察无异样后,方可回到病房。如果手术结束后出现血压升高、恶心、呕吐、疼痛等并发症,第一时间处理。在这里需要格外注意,一定要等到全麻患者完全恢复意识,并且生命体征平稳之后,方可推回病房。而对于一些病情严重,术后需要持续监测的患者,如果必要,送回重症监护室,便于后续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

温馨提示

在很多医院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手术医生治病,麻醉医生保命。这句话充分体现了临床麻醉工作的重要性。麻醉医生在手术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的工作贯穿于手术始终,为手术的顺利开展及患者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在生活中,大家要主动了解麻醉知识,正确看待麻醉工作,它能够暂时抑制患者的意识,但并不会对患者的记忆、思维、健康等产生影响,希望大家改变错误认知,正确看待麻醉工作,对麻醉多一丝了解,少一点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