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好铁路防洪隐患排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2
/ 2

浅谈如何做好铁路防洪隐患排查

刘华

(大秦铁路股份有限公司侯马北工务段,山西侯马,043000)

摘要:为有效防止汛期水害发生,侯马北工务段通过多种措施和方法提前摸清防洪隐患底数,及早安排整治,制定防控措施,坚决落实“自然灾害不可控、行车事故不能出”的工作要求,从根本上提高设备抗洪能力。

关键字:隐患排查、汛期、安全

自2021年起,大秦铁路股份有限公司侯马北工务段管内水害事故多发频发,许多事故的发生皆因塌坑、路肩裂缝等普通病害排查不到位,经过汛期降雨不断冲刷造成了路基溜塌等严重问题,直接影响铁路行车安全。因此,如何及时排查到影响路基稳定的设备病害,成了摆在铁路设备管理者面前确保铁路安全的一道难题。

对严峻复杂的防洪防汛形势,2023年侯马北工务段对防洪隐患排查工作进行了积极改进和有益探索

一、汛前全方位、多举措抓实隐患排查工作

1.针对干部职工防洪业务和知识不足的问题,侯马北工务段积极组织开展防洪知识大讲堂,通过回顾2021年-2022年的雨情灾情和分析今年雨情雨势,明确防洪工作目标、防洪纪律,讲解防洪隐患评判标准及整治方法、防洪管理办法条款、防洪抢险方法,提高全员业务素质和防洪安全风险识别能力。

2.为解决侯月线山区铁路行走不便,人工排查不到位的实际困难,侯马北工务段一是推广和应用高科技设备,采取“人机结合”方式,利用卫星地图定位,使用“横向+纵向”排查模式,进一步扩展汛前防洪排查范围;二是对高风险路堑护坡地段推进视频监控装置的安装,遇有降雨提前安排专人对视频监控装置处所进行动态查看;三是积极推广和投入使用雨量实时监测等系统,及时、准确、全面的掌握天气情况和降雨期间各雨量监测点雨量数据。

3.为汲取2021年侯月上行线62km吊沟因沟底破损、钻水引起垮塌的教训,侯马北工务段夯实防洪三项基础工作,注重侧沟、天沟、截水沟、吊沟内的淤积清理,查找检查管内侧沟、天沟、吊沟、截水沟等排水设施是否存在淤堵、断头沟、串水、变形、末端冲断、与土体离缝以及上下游无法衔接等影响正常排水的情况;及时清理影响高大挡护设施顶部检查的灌木大草、影响挡护设施砌体结构稳定和影响土质堑坡检查的各种杂灌和野生树木。

4.近年来,铁路发生多起因路外隐患引起的水害事故,比较典型的有南同蒲线昌源河大桥由于地方修建水坝引发河水集中冲刷路基及桥梁基础的水害。

为此,侯马北工务段积极在周边环境上重点查找线路周边是否存在挖砂取土、挖沟等可能影响铁路路基稳定、改变周边排水径路的行为;是否存在桥址河道上下游取土挖沙、拦河筑坝,隧道顶部动土开挖等影响设备度汛安全的行为;是否存在地形地势变化,改变汇水区域、改变既有地表径流等外部环境问题;是否存在桥涵过洪能力不足,桥梁基础集中冲刷等现象;摸排铁路高路堤下方、深路堑上方的住房安全,高路堤深路堑边坡、山区削坡填沟建设的居民聚集区、施工工地、临时工棚区、旅游景区景点等项点。

2023年,侯马北工务段通过汛前全方位的隐患排查,累计排查到水沟破损、挂板塌陷、水沟淤积等防洪隐患问题765处,随后分轻重缓急分类进行了处理,为汛期设备打好了基础。

二、从汛期降雨过程中抓实隐患排查工作

1.南同蒲线、侯西线位于人口稠密的晋南地区,沿线老百姓将生活垃圾、炉灰、污水直接向铁路倾倒、排放,侵占铁路用地建房、修路均有发生,造成铁路两侧垃圾、炉灰、粪便成堆,排水设备遭到了不同程度的阻塞,给铁路行车安全构成威胁。

为有效解除路外隐患对铁路的威胁。侯马北工务段主动协调路地联防查找隐患,在2023年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是通过加强与地方应急管理、气象、水利、国土资源等部门联系,把铁路防洪防汛工作纳入地方防灾工作体系,借助地方资源确保铁路防洪安全。暴雨等重点影响期间,派驻专人到沿线地级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及时共享相关信息,积极做好协调协防工作;二是在防洪重点地段、上跨桥、沿线村镇、学校、集市等人员集中处所,采取悬挂标牌公布报险电话,畅通信息渠道,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参与防洪工作;三是与沿线乡镇、村组建立日常联系沟通机制,充分发挥铁路沿线村民经常上山、下地、下河的便利,发现可能危及铁路行车安全的问题及时报险,阻断防洪安全风险;四是引入奖励机制,对发现险情及时报告和正确处置的路外人员及时兑现奖励;五是积极与管内铁路上游水库与水库管理单位签订联防协议,水库如泄洪时,铁路要做好风险研判和加固措施。

2.研判管内重点地段,抓实防洪重点地段的管控。一是根据汛前对铁路防洪地点、高大挡护设备、隧道进出口仰坡、崩塌落石地段排查情况,组织专题会议认真研究、研判,合理确定Ⅰ、Ⅱ、Ⅲ级防洪地点,2023年将管内南同蒲线、侯月线、侯西线等3条铁路线按照防洪重要等级将重点地段确定为3处II级、69处Ⅲ级防洪地点;二是严格实行Ⅰ级防洪地点全面看守、全年看守、全季节看守,执行守机联控制度,如发现危及行车安全的险情时,立即按照《普速铁路工务安全规则》规定拦停列车,并向两端车站报告,Ⅱ级防洪地点由管辖单位安排降雨看守,Ⅲ级防洪地点加强雨中巡查(其中:重点Ⅲ级防洪地点派人降雨看守),如遇暴雨或连续强降雨预报时应提高防范等级,防洪安全风险较高地点安排人员以守代巡,看守人员要在降雨时到岗到位;三是建立设备“一图一表”基础台帐。结合防洪设备隐患排查结果,重点突出设备底数清、周边环境清的要求,对挂板护坡、山体危石、过水桥涵、高路堤地段分别建立设备“一图一表”基础台帐,确保设备底数清晰。

3.严抓现场巡检效果。一是快速扫码,高效雨检。为了提高汛期雨中雨后巡检效果,畅通信息沟通,主动对防洪地点设置二维码标牌,侯马北工务段对72处防洪地点设置了二维码标牌。日常检查或雨中巡检人员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可快速提报设备及雨检信息,确认设备是否正常,管理部门后台可随时确认检查人员及设备状态信息,高效的提高了汛期雨中雨后巡检效果;二是从2023年起开始在全段范围内全面推行使用巡检App,遇有降雨,及时督促相关车间对雨巡系统进行使用,并通过后台终端及时查询APP使用情况做到技术盯控,如发现车间存在未检查到的地段,及时安排车间进行检查,确保铁路部门对管内设备一米不拉的进行全覆盖检查。

4.严抓雨中雨后巡检过程管控。一是全面深化防洪网格化管控,网格巡守人员要开展针对性培训并保持相对固定,严格执行Ⅰ级防洪地点24小时看守、Ⅱ级防洪地点降雨看守、Ⅲ级防洪地点重点检查等制度;二是坚持“雨情就是命令”的思想,严格执行汛期雨量警戒制度及雨中雨后设备检查制度,严格落实“拦、停、扣”措施,及时发现水害。

三、从“一降雨一分析”上抓关键

1.召开每轮降雨总结会。对发生影响行车的水害,认真落实“一水害一分析”制度,从降雨情况、设备状态、周边地形、地质、设备排水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举一反三,查找日常管理和维修暴露出的问题,掌握水害的普遍规律和特殊性,研判设备存在的隐患和风险,不断改进防洪工作。

2.以奖惩调动干部职工积极性。一是细化雨中雨后设备检查发现设备病害奖励标准,激励干部职工在雨中雨后检查中发现设备问题的积极性;二是结合每轮降雨下发《防洪通报》。及时通报奖励对雨中雨后设备检查、添乘检查的有功干部职工,通报批评、考核对执行规章制度存在偏差的单位和个人。2023年侯马北工务段下发《防洪通报》10期,对雨中雨后检查发现水害险情、抢险处置规范有功的干部职工及时通报奖励,共奖励300人次/28800元,保障了铁路汛期设备的安全与稳定

四、取得的效果

从总体上说,2023年侯马北工务段通过建立健全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防洪安全保障体系,用科学严密的制度、成熟可靠的技术、切实有效的措施,守牢了安全红线,平稳的度过了汛期,确保了行车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