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锁髓内针临床治疗胫骨骨折中临床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2
/ 2

带锁髓内针临床治疗胫骨骨折中临床应用

李华林

永州百岁门李氏骨科医院  421600

【摘要】目的:探析带锁髓内针临床治疗胫骨骨折中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胫骨骨折患者共52例,均为2022.01-2023.06期间入我院治疗者。遵从掷骰子法平均分组,26例纳入参照组且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26例纳入观察组且行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针固定术治疗。评析指标:二组的出血量、骨性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在治疗后,观察组的出血量少于参照组,且骨性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将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针固定术用到胫骨骨折患者中,可减少出血量,缩短骨性愈合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推荐使用。

【关键词】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针固定术;胫骨骨折;骨性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

胫骨骨折是指胫骨遭受暴力损伤出现的连续性中断情况,伤后患者可见局部疼痛、肿胀、无法活动等症状,若治疗不当,可并发胫骨骨髓炎、感染性不愈合,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1]。对于此类患者治疗时,手术治疗较为多用,以此复位骨折断端,利于相应功能恢复,但不同术式可见不同疗效,对患者身体的影响也有多不同。本文对带锁髓内针临床治疗胫骨骨折中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患者均在2022.01-2023.06期间入我院治疗,且均已经X线检查确诊胫骨骨折。以掷骰子法平均分组,参照组26例中男/女=15/11,年龄从低至高依次为22-64岁,平均(43.27±3.75)岁;伤至就医时间从低至高依次为2-14h,平均(8.09±2.03)h。观察组26例中男/女=14/12,年龄从低至高依次为23-63岁,平均(42.89±4.11)岁;伤至就医时间从低至高依次为2-14h,平均(7.95±1.97)h。对比分析二组的一般信息,差异无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参照组)

    令患者维持仰卧位体位,常规骨牵引,并予以消肿处理,待达到理想状态后展开手术;予以腰硬联合麻醉处理,辅助调整为仰卧位,药物见效后在患者的胫骨前缘外侧作一个手术切口,逐层切开组织,并适当剥离骨膜,对骨折处进行牵引直至恢复解剖学位置,然后选取适宜的钢板对骨折处进行固定,术中C臂机观察是否满意,无误后冲洗创面并逐层缝合切口。术后予以预防感染处理。

1.2.2 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针固定术治疗(观察组)

    术前操作同前组一致,也予以腰硬联合麻醉处理,维持仰卧位体位,在髌韧带前方正中位置作一个切口,逐层切开,髌韧带纵向切开,于胫骨结节内侧1cm处作进针点,开口后逐渐扩髓,并选用适宜大小插入髓内钉;安装定位器,并对远端锁钉进行锁钉,观察骨折复位情况,合理进行调整,复位良好后对近端锁钉进行锁定,术中C臂机观察是否满意,无误后冲洗创面并逐层缝合切开。术后予以预防感染处理。

1.3 观察指标

1.3.1 记录二组的出血量、骨性愈合时间、住院时间

1.3.2 统计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 种类:切口感染、固定松动、关节疼痛、骨延迟愈合,发生率为几者占比总和。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4.0软件包进行二组数据分析统计,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的骨性愈合时间等数据进行t检验;以(n%)表示的并发症发生率这一数据进行X2检验。对比分析二组研究数据,差异有意义(P<0.05)。

  1. 结果

2.1 对比出血量、骨性愈合时间、住院时间

相较于参照组而言,治疗后观察组的出血量更少,骨性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更短(P<0.05),如表1。

表1  出血量、骨性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对比(

组别

例数(n)

出血量(mL)

骨性愈合时间(周)

住院时间(d)

观察组

26

70.46±10.29

13.67±2.15

15.81±2.17

参照组

26

143.69±9.04

15.82±2.31

19.45±2.28

t值

-

27.2616

3.4739

5.8967

P值

-

0.0000

0.0011

0.0000

2.2 对比并发症发生率

相较于参照组而言,治疗后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如表2。

表2  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组别

例数(n)

切口感染(%)

固定松动(%)

关节疼痛(%)

骨延迟愈合(%)

发生率(%)

观察组

26

0(0.00)

1(3.85)

0(0.00)

0(0.00)

1(3.85)

参照组

26

1(3.85)

3(11.53)

2(7.69)

1(3.85)

7(26.92)

X2

-

-

-

-

-

5.3182

P值

-

-

-

-

-

0.0211

  1. 讨论

胫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下肢骨折,具有发病率高的特点,以老年及青年人多见。典型症状有局部肿痛、皮下瘀斑、功能障碍、畸形等,为患者日常生活带来巨大困扰[2]。在临床上,常进行手术治疗,以往的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虽可发挥治疗效果,但具有较大创伤性,术中出血较多,术后恢复时间较长,且易产生并发症,预后不佳。而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针固定术是一种新型治疗术式,仅需行闭合穿针,不会破坏骨折端的软组织,能较好地维持骨的长度,控制旋转应力,骨折固定更好,且此法具有出血少、并发症少、术后骨折愈合快的优势,预后效果更佳,患者更易于接受

[3]。本研究表明,观察组治疗后的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参照组,且骨性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更短(P<0.05)。由此可知,研究术式是一种效果较理想的治疗方式,对减少并发症、加快患者康复有一定价值。

总而言之,研究发现患者应用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针固定术治疗的效果较确切,能够降低出血量,促进患者骨折处愈合,减少并发症情况,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华凡.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针内固定术治疗闭合性胫骨中下段骨折的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21,30(18):3367-3369.

[2]张成.髓内针与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效果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25):79-80.

[3]张兵兵,王军虎.带锁髓内针治疗胫骨干骨折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17):2513-2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