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骨伤流派传承现状与骨伤科发展体系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2
/ 2

中医骨伤流派传承现状与骨伤科发展体系探析

王小波

成都高新区坤泰骨科医院,四川  成都 610212

摘要:本文探讨了中医骨伤科流派的传承现状与发展体系。中医骨伤科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众多独特的流派。近年来,这些流派在传统技能和知识传承上面临挑战,但也取得了显著的现代化进展。文章详细分析了上海石氏伤科、上海魏氏伤科、北京刘氏正骨和福建林氏正骨等主要流派的发展历史和特点,展示了中医骨伤科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和影响。

关键词:中医骨伤;流派传承;骨伤科;发展体系

引言

中医骨伤科流派在中国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丰富多样的治疗方法和理论体系对于传统医学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本文旨在探讨各主要中医骨伤科流派的传承现状与发展,以及它们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和挑战。通过对上海石氏伤科、上海魏氏伤科、北京刘氏正骨和福建林氏正骨等流派的深入分析,本文揭示了中医骨伤科在维护传统技术与适应现代医学之间的平衡。

1中医骨伤科流派传承现状

中医骨伤科,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分支,历史悠久,涌现出众多独具特色的流派。这些流派不仅丰富了中医骨伤科的治疗方法和理论体系,也成为中医宝贵的文化遗产。近年来,面对现代生活和医疗模式的变化,这些流派在传统技能和知识传承上遭遇挑战,同时需要适应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为此,政府和医学界正在推动传统流派的现代化,通过建立传承工作室和专业培训,结合科学研究,旨在提升治疗效果并扩大应用范围。随着社会对传统医学价值的重视,公众对中医骨伤科的关注日增,有助于这些流派的传承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

2.1上海石氏伤科

上海石氏伤科,作为一种深受欢迎的中医骨伤科流派,拥有着约150至170多年的历史,并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整体观念与诊治特色上,石氏伤科倡导“十三科一理贯之”的整体观念,这一观念基于传统中医的基础理论。它强调对骨伤疾患病理机制的深入理解,并吸取中医内外各科的临床精华,形成了一个综合性和全面性极强的治疗体系。这一流派不仅注重骨伤的直接治疗,还关注整个身体的平衡和调整。在临床实践与创新上,石氏伤科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诊疗方法。它在治疗理论上强调气血兼顾,内外结合,创建了“三十二字治病思想”,其中涉及的诊疗方法包括“以气为主、以血为先,筋骨并重、内合肝肾;调治兼邪,独重痰湿;勘审虚实,施以补泻”等。这些理念和方法体现了石氏伤科在传统基础上的创新和发展。在学术传承与发展上,石氏伤科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保护。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成立了石氏伤科医学中心,致力于这一流派的学术传承和研究。此外,石氏伤科也积极探索与现代医学技术的结合,加速传统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治疗慢性筋骨病等贡献了重要的力量。

2.2上海魏氏伤科

上海魏氏伤科,是中国著名的中医骨伤科流派,源于山东曹县,由魏指薪于1925年在上海创立。这一流派经过不断的努力和发展,形成了一套完善且独特的中医骨伤科学术体系,并于2011年被列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历史与传承来说,魏氏伤科由魏指薪于1925年在上海创立。作为沪上“伤科八大家”之一,魏氏伤科以其独特的治疗方法和理论在近百年间名扬海内外。魏指薪后放弃私人诊所,将其祖传秘方无私奉献给国家,并在上海第二医学院,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工作,为中医伤科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从治疗的特色来说,魏氏伤科疗法强调手法应以温和为主,根据临床实际情况进行施用。这种方法对不同体质的患者采用不同的手法,如对体质强壮或肥胖型施用重手法,对体弱老年或小孩施用轻手法。治疗时不仅对局部进行治疗,而且必须考虑整个有机体的情况。从综合发展方面来看,魏氏伤科不仅依赖传统的导引和方药,还注重内服与外用药的结合、手法与导引的相辅佐。这种综合治疗方式使得魏氏伤科在现代医学中仍然保持其重要性和有效性。目前,魏氏伤科的传承创新工作正在由第23代传人李飞跃、施荣庭、胡大佑等人领导,第24代中坚力量如奚小冰也在积极推动这一流派的发展。

2.3北京刘氏正骨

北京刘氏正骨技艺拥有超过一百年的历史,这一技艺源自清末时期。刘氏正骨技艺的创始人,来自河北曲阳的民间中医刘老晓,汲取了民间正骨的精华,并结合《黄帝内经》中的经络理论,创立了这一独特的正骨方法。后来,这门技艺由其二代传人刘素霞带入北京市海淀区,进一步扩展了其影响力和应用范围。刘氏正骨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中医骨伤科治疗方法,主张结合手法、固定、药物和调养进行治疗,强调“七分手法,三分药”。刘氏认为治疗筋骨损伤应首先调理气血。其手法柔韧和缓,外柔内刚,注重辨证论治,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体质和身体状况。刘氏还发展了一套完整且实用的练功术势,有效用于筋骨损伤的治疗和调养。刘氏正骨的手法包括接骨、上骱、治筋等二十四法,既精辟又系统。在发展成就方面,刘氏以高效的手法闻名,编著了多部重要著作,如《刘寿山正骨经验》。孙树椿将现代解剖学、生物力学和病理生理学知识应用于刘氏正骨,简化并规范了手法,便于学习和推广。他还研发了多个新药和获奖项目,如“颈痛颗粒”和“腰痹通胶囊”,在医学界产生了显著影响。张军从基础形态学、生理学及细胞分子学方面对颈椎病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了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动物模型,并继续深化对传统手法的研究。

2.4福建林氏正骨

创立于福建的林氏正骨流派,由林达年创立,并由林如高等继承者进一步发扬光大。该流派着重于骨折治疗的正确复位和固定,强调及时的功能性训练和内外用药的重要性。林氏正骨尊崇《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认为手法复位是治疗骨折的关键。此外,该流派也特别注重伤筋与骨折、脱位的关联,并主张根据不同病情进行治疗。其独特的“林氏正骨十法”包括触摸、拔伸等技巧。在筋伤治疗上,采用揉筋法等方法,主张通过疏通气血进行内伤治疗。该流派的成就体现在多部著作如《林如高正骨经验》等,以及其在2008年被纳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福建省传统医药类文化遗产的代表。

结语

中医骨伤科流派的传承与发展展示了中国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融合。尽管面临传统技能传承的挑战,但这些流派在现代化进程中取得了显著成就。通过对这些流派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医骨伤科的价值和潜力。未来,更多的研究和创新将有助于推动这一领域的发展,使其在全球医学领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伊文刚,郭艳幸.平乐郭氏正骨学术流派促进中医骨伤科发展的实践与思考[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23,18(4):832-835

[2]刘丽,张厚君,于睿钦,任敬佩,赵毅,胡传宇,穆晓红,徐林.基于中医骨伤流派传承现状探析骨伤科发展体系[J].中医学报,2023,38(4):762-765

[3]孙慧明,李成华,王振国,王华.国家首批中医骨伤科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发展现状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0,35(8):3909-3911

[4]宋敏,谢兴文,张晓刚,李盛华,柴居堂,周文丽.论中医骨伤科学正骨理筋手法学术流派的传承与发展[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4,22(10):68-70

[5]蔡梦娇.大健康背景下中医骨伤科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2,30(21):236-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