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参与心脏康复护理对老年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伴冠心病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2
/ 2

护士参与心脏康复护理对老年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伴冠心病的影响

侯慧香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二(2)病区   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人员对老年风湿性心脏瓣膜伴冠心病患者进行心脏康复护理的作用。方法:选择本院2020年1月-2021年6月住院的84例老年风心病合并冠心病病人,按单双号分组,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在护理人员的参与下,对两组病人心功能的改善、生活质量的改善、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干预前后各治疗组的心功能、生存质量、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总体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人员的介入可以提高病人的心脏功能,提高病人的远期预后。

【关键词】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冠心病;心脏康复护理;预后

在老年人中,风湿性瓣膜病和冠心病都是很常见的疾病,两者的结合会加剧心脏功能的损害。目前,以手术和药物为主,可收到良好疗效。但是短时间的住院治疗很难让病人的心功能得到很好的恢复,所以还需要对病人进行适当的护理干预,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恢复病人的心功能,提高病人的预后。心脏康复护理有别于一般的肢体功能康复,它注重从心理、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等角度对病人进行综合干预,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不利因素对心功能的恢复。因此,我们选取60例老年风心病合并冠心病病人,探讨护理人员介入心脏康复的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针对研究对象为60名老年风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研究,择期为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的住院患者。根据奇数编号的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2例。入选标准包括:①经临床表现和超声心动图确诊的风心病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术进一步确诊;②年龄在60岁及以上;③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包括:①同时患有其他疾病;②有精神疾病史;③不符合整个调查过程的参与要求。

1.2方法

1.2.1对照组均实施常规护理

在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需进行口头健康知识教育,包括简要内容。此外,每日需要维持病房的卫生,确保充足的准备工作,促进室内空气流通,并创造良好的通风环境。对于卧床不能自主活动的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的药物治疗。

1.2.2研究组实施常规护理与护士参与心脏康复护理

医疗护理团队在患者康复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团队由护士长和主管护师组成,他们共同制定和执行个性化护理方案,并定期为护理人员提供专业培训,以确保提供最佳的医护服务。除了医疗护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也是康复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我们积极向患者及家属传授相关疾病知识,并提供详细的预防和治疗方法说明。此外,我们还为患者提供治疗期间和日常生活中的健康咨询服务,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状况。在面对心理健康问题时,我们不仅注重患者的生理健康,还着重关注其心理状态。我们通过积极倾听患者的诉求,给予他们温暖的安慰和坚定的鼓励,努力帮助他们改善心理状态,提升康复效果。行为干预是康复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我们针对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饮食,控制营养摄入,并强调戒烟戒酒等健康行为的重要性。同时,我们鼓励患者保持规律作息,促进康复进程。最后,康复过程中的运动康复训练至关重要。对于创伤患者,我们设计了合适的被动锻炼方案;一旦病情稳定,我们鼓励他们逐步进行步行锻炼,并逐渐过渡到正常情况下的运动锻炼。在整个过程中,我们始终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标,以确保他们安全地进行运动康复训练。

1.3观察指标

(1) 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的评估包括了心律失常、心绞痛、心肌梗死和低血压的判断标准。该评估通过对患者进行了为期六个月的追踪随访,并对数据进行了综合统计和分析。

(2) 护理满意度调查采用了本院自行设计的100份护理满意度问卷,根据评分将回答划分为三个级别。85分以上的回答被归类为“非常满意”,表明病人认为临床护理能有效地促进自身心脏功能的改善并提升生存质量;60~85分之间的回答归为“基本满意”,代表病人感知到治疗对心脏功能的一定程度改善和生存质量提升;60分以下的回答则被定义为“不满意”,意味着病人对心脏功能改善和生存质量提升效果不甚明显。1.4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 SPSS23.0,计量资料以x± s表示,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n (%)检验。P<0.05为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4两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各治疗组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2.5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两组患者的总体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2所示。

表1两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比较[n(%)]

组别

例数(n)

心律失常

心绞痛

心肌梗死

低血压

总有效率

研究组

30

1(3.33)

1(3.33)

0(0.00)

1(2.38)

2(6.67)

对照组

30

2(6.67)

3(10.0)

1(3.33)

1(3.33)

8(26.67)

χ2

5.126

P值

0.024

表2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组别

例数(n)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率

研究组

30

18(60.00)

11(33.33)

1(3.33)

29(96.67)

对照组

30

15(50.00)

10(33.33)

5(16.67)

25(83.33)

χ2

4.480

P值

0.034

3讨论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在老年人中较为普遍,给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目前外科手术等方法在治疗该疾病方面表现出一定的疗效,但对患者长期心功能的恢复效果尚不明确。此外,长期患病等因素对患者的精神状态带来了持续的不利影响,可能会导致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失调,从而增加治疗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因此,在病人住院和家庭休养期间,有必要针对性地实施护理措施,以促进病人心功能的快速恢复,并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借鉴“以人为本”等现代医学理念,提出了一种新的护理方式。该方式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采用多样化的护理手段,满足患者在生理和心理等多个层面上的护理需求。通过这种综合性护理方式,有效地控制相关的风险因素,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本研究关注左室射血分数(LVEF),这是评估心脏功能的关键指标。心脏疾病或心血管疾病会造成心脏泵血能力下降,进而引起 LVEF 的降低。研究结果显示,在本实验中,患者的 LVEF 明显高于对照组。这一结果可能归因于行为干预和康复运动训练等护理方法的应用,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身体素质、促进心脏血氧供应,并提升心脏功能。随着干预的实施,实验组的SF-36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这可能源自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和行为干预等手段的采用,使得患者在短时间内能够纠正不良行为习惯,维持良好的心态和精力。通过康复训练,能够加速患者身体功能的康复,从而全面提升患者的身心状况,极大地改善了他们的生活质量。研究结果清楚地显示,护理人员的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具有相当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护理人员的干预在改善病人的心脏功能和长期预后方面显示出巨大的潜力,这种方法值得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推广应用。通过个性化护理和康复计划,患者的身心健康都能得到更全面、更有效的关注和改善。

窗体底端

参考文献

[1]王晓梅,孙宁.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21,16(28):197-199.

[2]王萍,王蕊,张文佳,等.早期心脏康复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功能及生存质量的随访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2):143-146.

[3]张华,张双,刘淑华,等.系统心脏康复护理对冠心病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J].河北医药,2020,42(16):2534-2537.

[4]寇朴怀,王聪霞.心脏康复运动处方在冠心病增强型体外反搏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21,50(12):1952-1955.

[5]周丹丹,刘柳,吴孝华,等.心脏康复个性化教育模式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自我管理及对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影响[J].川北医学院学报,2021,36(10):1390-1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