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技工教育管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3
/ 2

中职技工教育管理研究

张瑞时

天津市劳动保障技师学院   天津市   300162

摘要:中职技工教育管理具有极高的重要性,对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推动职业教育发展、提升学校整体水平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有必要持续关注并加强中职技工教育管理的研究与实践。技工院校学生需要培养跨学科技能,以便在这一竞争激烈的领域中脱颖而出。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中职技工教育管理策略。

关键词:技工院校;中职;技工教育;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中职技工教育是指面向初中毕业生,培养具备一定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的人才的教育。它旨在满足社会对各种技术工种的需求,提供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技术工人和技术管理人才。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类型相异但地位相同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主要体现在它与生产实践的紧密联系上,“这种教育类型决定了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应该遵循生产实践对知识与技能的需要,形成具有类型特点的课程体系”。

1中职技工教育管理的重要性

1.1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中职技工教育管理致力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良好的教育管理有助于推动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使职业教育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1.2营造良好校园环境

加强中职技工教育管理,有助于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从而提高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科学的教育管理有助于营造一个有序、和谐、安全的校园环境,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1]

1.3增强学校竞争力

加强中职技工教育管理,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有助于提高学校的竞争力,为学校在职业教育领域树立良好口碑。紧密围绕市场需求,加强职业教育管理,有助于培养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缓解我国就业压力。

2中职技工教育管理策略

2.1课程内容的筛选与组织

课程的体系化主要表现在课程内容结构的整体化,这就使得课程内容的筛选与组织变得尤为重要。从类型特点来看,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应该是应用知识体系,它不但包含了技术理论与运用的知识,还包含了经验(或方法)知识和跨学科知识,而且这些应用知识体系必须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按照知识与行动的建构式结构进行秩序化或结构化建构,即根据工作任务的需要将原来弥散分化的课程要素整合为有机整体,或将尚未分化的实践经验、知识形态纳入持续的课程建设之中,以实现学生核心职业素养的提升[2]

2.2以工作技能知识为中心

作为技工类的职业教育课程内容所关涉的并非结构与学科化的理论知识,而是有关工作岗位的技能要求与完成工作任务的经验体系。与学科化的理论知识不同,工作知识源自工作实践,关涉到某项工作的基本原理、操作过程、操作工序与认知策略等方面的程序性知识,即关于“怎么办”的知识。虽然程序性知识具有复杂多变的特征,但是它有利于强化个体与工作岗位之间的直接联系,提升个体在具体工作岗位上的职业胜任力,因而是职业教育课程中占据主导地位的知识类型[3]

2.3积极开展综合实践课

综合实践课是一门普及性课程,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通过综合实践课,学生获得了学习和锻炼的机会,从而促进学习资源共享。课程的设置应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从教学最迫切的问题入手,让学生获得真正提高。综合实践课不必拘泥于和学科课程拉开距离,真正的综合实践课,没有绝对的综合,也不存在绝对的分科,而是两者的科学结合。例如,有的技工院校仅仅抓住综合实践课的综合性选题,如城市交通情况调查等课题。效果究竟如何呢?可以看一看学生对交通情况的调查结果:有的统计每分钟的车流量有多少,有的统计有多少行人违反交通法规,还有的画了交通示意图……活动虽然搞得轰轰烈烈,但是没有了下文。这样流于表面的综合实践课,貌似有内容,其实没有实效[4]

2.4加快数字化转型

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主要指将以数字技术为持续革命与进化的内在驱动力,整合到职业教育领域,促进教育评价标准、育人模式、体系结构、治理方式等发生系统性、深层次、划时代的转变。课程知识属于智力领域,课程知识的运用属于技术领域,职业教育课程的适应性建设实质上就是增强智力领域与技术领域的衔接性,使课程知识更好地适应技术动荡的节奏。课程知识的生产、传播和运用都离不开一定的载体与传播手段,职业教育课程的适应性建设就是要促进智力领域与技术领域的直接联系,这就需要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消解传统课程实体的传播壁垒。通过数字技术建构一体化的“技术—课程”体系提供技术支持,使职业教育课程知识的传播更具灵活性、多样性与实效性。

2.5深入企业实地体验

中职技工教育过程中,需要打破校园传统课程模式,让学生到企业中进行实地体验,了解企业的运营和管理模式,借助企业专业人士的职业引导,帮助中学生尽早接触社会、培养职业兴趣,树立正确的职业目标及科学规划未来的能力,为将来学生们步入社会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企业根据自身的研究领域,与学校开展的课程科目相结合,通过项目式学习模式,引导学生在中学学段提前体验科研的魅力。企业可以与学校合作开展一些具体研究项目,如市场调研、产品设计、水净化、无线电测向等,使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提升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5]

2.6多措并举培育

要综合运用典型引领、规范养成、竞赛激励、分类指导、精准帮扶等多种举措,进而有效培育工匠文化,有效培育技能型工匠型人才。如,可以充分运用竞赛激励这一举措,积极引导、精心辅导、周密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类技能大赛,建立和完善专业全覆盖、师生全参与的技能竞赛组织形式,形成人人参赛、层层选拔的竞赛格局,引导和激励学生培育“工匠意识”“工匠理念”“工匠精神”“工匠技能”,构建和形成“爱岗敬业、专心致志、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持续创新”,“知识改变命运、技能成就人生”的“工匠文化”氛围[6]

2.7搭建信息服务平台

为了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公平,即高质量完成职业教育培养质量与培养效率和谐统一的要求,必须依托信息技术所提供的优质数字共享资源。由于各学校各专业的师资和教学资源、就业指导、人力资源需求信息等方面的信息服务平台尚未搭建,各职教集团各自为政,学校信息沟通不畅,需搭建专业建设共享数据平台,实时更新动态,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真正成为产教结合的信息汇集平台、校企合作的组织实施平台、资源整合的优化配置平台、人才培养的创新探索平台和教育成果的社会共享平台,切实提高集团核心竞争力,减少各集体专业设置上的重复和滞后。落实指导职业学校深化校企合作,完善专业随产业发展的动态调整机制,探索校企“捆绑发展”。

结束语

中职技工教育在培养技术工人和技术管理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就业机会,还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升级。同时,中职技工教育也为学生提供了继续深造的机会,通过技工高级职业教育、职业院校本科教育等途径,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职业素质和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丁瑜,王文辉.关于提升我国技工院校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效能的建议[J].中国培训,2019(6):18-19.

[2]马成荣.新时代高职院校办学育人新作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34):95-99.

[3]韦焜程.深度产教融合对技工院校教学的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9,6(92):275-276.

[4]陈伟,黄大乾,李姿.技工教育内涵发展辨析[J].职教论坛,2017(31):20-23.

[5]陈天佑,黄杰.浅议技工院校供给侧改革实施路径[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8,38(3):8-11.

[6]张宗辉.现代技工教育体系的特征与构建[J].中国培训,2017(7):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