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护理:儿科护理的最新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3
/ 2

儿童护理:儿科护理的最新研究

刘岩

山东协和学院    山东济南    250109

摘要:儿童健康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振兴和未来,因此儿科护理一直是国际护理界的研究热点,同时也是当前国内护理事业的薄弱环节。目前,国内儿科护理人员短缺、流失严重。此外,中国与发达国家在学科建设上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基于以上原因,本文分析当前形势下国内儿科护理的发展方向,就儿科护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优质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促进儿科护理的发展,以期为护理管理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儿科;护理;最新研究

儿童的健康与一个国家的未来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国际医疗科技的快速发展,医学创新技术不断改进,儿科医学在过去的10年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儿童健康状况得到大幅度改善,此外疾病频谱也发生了显著变化[1-2]。另外,各类精密仪器的普遍使用及医护人员人为素质、医学水平的提高,儿童各类疾病患者,特别是新生儿死亡率显著下降。

1.当前儿科护理现状及问题

儿科护理包括对0-18岁以下人群进行的护理,这个年龄组包含了儿童在生长活动中快速成长和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同时也经历了复杂的心理变化。上述这些变化军事儿科医学和护理的关键。基于以上变化,国内许多学者在这方面均进行了大范围研究。本文基于国际儿科护理发展的热点和重点,提出“提供高质量服务、完善基础护理”的基本护理要求,并探讨了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的实践经验,以促进儿科护理的发展。

(1)安全教育。患儿入院以后要了解病情及身体状况,对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告知其病情的治疗方法和预期达到的效果,向患儿家属介绍主治医生的资历,以保证家属安心,可以多讲一些成功的案例,增加家属的信心,消除焦虑紧张的情绪,以确保患儿家属能高度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2)用药安全。风险防范护理最重要的是对药物的防控,正确用药、安全用药,切不可马虎大意,严格遵医嘱用药。在给患儿进行静脉注射前仔细检查药物生产日期和含量,确保无误才可进行穿刺,同时做好消毒工作,保证患儿的用药安全。(3)沟通交流。在风险防范管理中除了需要护理人员做好专业的工作,还需要加强与患儿及家属的沟通,在给患儿进行静脉穿刺时,由于患儿年龄较小,恐惧和紧张的情绪容易哭闹、多动,导致穿刺时出现移位、出血等症状,护理人员要多和患儿讲话,告诉他们不要害怕,实在不好哄的患儿可以给予一些糖果或其他小东西转移其注意力,要做到穿刺快准稳。

临床实践中风险是存在的,但可以通过正确的风险防范管理对其进行规避,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常规的护理方式是护士在巡房时对患儿及家属进行问候,在用药时对患儿进行静脉注射,但这种护理方式没有系统的培训和专业化的训练,很容易在实操时出现风险事件,用药失误、医嘱传达错误、忽视患儿及家属的感受等,严重威胁到患儿康复及医患关系。而风险防控管理通过组建风险管理小组、对家属进行安全教育、提醒家属用药安全、与家属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以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也已经有不少临床专家及学者对此进行研究试验,证实风险防控护理方式是可行的。

儿童自出生之日起,家庭则与之发展密切相关。2021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实施家庭保健战略,即加强初级保健与家庭的合作,重组保健模式,在初级保健方面提出重大变化,以人性化、整体化的实践为核心,全面促进儿童健康为目标的新型护理模式[12]。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建立一个负责儿童健康的社区医护人员以及关注儿童成长身心问题的家庭成员,两两合作,即专业护理人士为儿童及其家庭提供人性化护理和支持,与家庭成员进行合作,定期开展讲座,对儿童生理、心理成长需求进行普及教育,建立云端教育,改善儿童健康状况,对幼儿的保健行动、营养、甚至儿童相关权利进行宣讲,关注儿童成长的长期发展,与家庭合作促进儿童健康发展。

2.解决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对实验组患者采取人文主义精神护理方法。人文主义精神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营造舒适的环境,环境对于个人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人的心态和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受环境所影响,在温馨的环境中,人会感到舒适,很容易放松自己;在严肃的环境中,人会不自觉的绷紧自己的精神,提高人的精神压力。②心理护理,人文主义精神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关注人的心理,了解人的内心需求。所以,在对儿童患者进行人文主义精神护理的时候,要加强对儿童患者的心理护理,在护理的过程中不能只关注患者的表面症状,而是要深入理解患者的心情,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随时了解患者的情感内心,一旦发现患者出现不良情绪,要及时对其进行排解,稳定患者情绪。③加强沟通,对于儿童患者来说,由于其年龄比较小,身心发育还不是十分完全,所以渴望得到人们的关怀,所以,加强沟通对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沟通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情绪,使得患者感受到关怀,同时,还可以及时的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了解患者的需求。因此,护理人员在进行儿童护理时,要加强要患者之间的沟通,同时,医护人员还要积极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通过沟通,及时排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愉悦度,同时,还可以及时的了解患者的需求,满足患者的需要。④音乐护理,音乐可以为人们带来听觉的享受,净化人们的心理,通过音乐,可以有效的稳定人们情绪,增加人们的满意度。所以,在对儿童患者进行人文主义精神护理的时候,护理人员要适时的对患者进行音乐护理,固定为儿童播放一些轻音乐或者是一些儿童喜欢的卡通音乐,为儿童患者带来美的体验,从而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3.儿科营养:

在营养方面,护理人员与儿童家长共同实施儿童营养保健护理干预,根据儿童成长需要科学制定营养计划,婴儿阶段成长较快,但是婴儿胃肠器官功能仍较弱,容易发生消化紊乱,对此,指导婴儿家长尽量进行母乳喂养,如果条件有限,则需要注意合理搭配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比例等,并需要补充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等,以满足婴儿成长需求;断奶前做好相应准备,并积极给婴儿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D,让婴儿进行游泳等活动,并做好预防接种工作。幼儿期儿童消化系统逐渐变强,可制定多样化膳食计划,如乳类、豆类、谷类、肉类、蔬菜、水果等,鼓励幼儿自己进食,提高其独立性,帮助幼儿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对于学龄前儿童,根据儿童自身情况适当地进行营养元素补充,其饮食不断靠近成人饮食,粗粮、细粮、荤食、素食均可,可科学搭配各类食物,但是注意仍加强钙、锌元素的补充,并尽量避免油腻、刺激性强、坚硬的食物。

结束语:儿童保健护理是针对儿童成长发育的一项护理工作,其不仅重视儿童生理方面的发育,也重视儿童心理、社会等方面的需求。在此护理模式下,护理人员指导儿童家长科学地管理、教育儿童,有助于激发儿童的潜能,使得儿童神经、认知等方面均能得到充分发育,最终促使儿童身心发展平衡。综上所述,儿童保健护理对儿童的成长有着积极影响,能有效提高儿童发育商,降低儿童在发育阶段发生营养性疾病发生率,能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董丽艳.浅谈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52):85-86.

[2]高丽芹.儿科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应用意义探究[J].中国农村卫生,2020,12(10):53.

[3]王婧.风险管理联合安全护理在改善门诊儿科护理工作质量中的价值[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07):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