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患者术中压力性损伤原因及预防护理知识有哪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3
/ 2

手术患者术中压力性损伤原因及预防护理知识有哪些

臧丽莉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河南    新乡       453100

一、了解压力性损伤

压力性损伤主要是指体表组织在长时间的受压下所引起的局部损伤,通常发生在改变体位困难以及无法自主移动的患者中,尤其是在手术患者中发生率较高。当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后会造成血液供应不足,从而引起局部组织及皮肤长时间处于缺血缺氧状态,最终引起皮肤受损及感染等现象发生,因此会给患者的手术及治疗造成严重影响。所以需要及时掌握压力性损伤的发生原因,根据发生因素及时开展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才能最大限度减少压力性损伤发生,并且控制压力性损伤发生后的发展情况。

二、压力性损伤常见部位分析

1.背部:由于多数手术患者在术中需要长时间采取仰卧位,使背部长时间受到压力,从而增加了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概率。且发生部位主要在脊髓区域、肩胛骨以及臀部等区域。

2.臀部:部分患者手术过程中需要长时间坐在手术台上或者手术床上,从而导致臀部的受压时间过长,因此增加了坐骨、骶骨以及尾骨等附近皮肤组织的损伤发生概率。

3.软组织突起部位:当长时间手术过程中患者需要保持固定姿势,当肩关节、髋关节以及踝关节等骨头部位软组织受到长时间压力后,极易造成血液循环减慢,从而易引起压力性损伤发生。

4.下肢:手术患者术中长时间固定在一种位置,下肢承受压力,容易造成压力性损伤。常见部位包括膝盖后面的皮肤组织、足底、脚跟等。

5.头部:头部压力性损伤多发生于手术过程中俯卧位或者侧卧位患者,其头顶或者耳部,当此部位在手术过程中长时间受到压力后,便易引起压力性损伤发生。

6.面部:当手术患者若术中长时间面部朝下或者朝下一侧,会导致面部皮肤组织长期受压而影响血液循环,最终增加了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概率。

三、术中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因素

1.体位:手术患者术中体位是引起压力性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合理的体位极易造成局部组织受压以及血液循环障碍,最终导致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所以在手术过程中要特别关注患者的体位,避免长时间维持同一体位。

2.术中时间:手术时间的长短是影响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常见因素,长时间的手术会导致患者体位处于不变状态,即便术中能够调整体位,但也无法充分缓解长时间手术所造成的血液循环障碍,从而增加了压力性损伤发生风险。所以在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全程紧密配合,尽量缩短手术时间。

3.局部软组织状况:在手术过程中,若患者存在局部原组织营养不良或者皮肤脆弱等问题,会进一步增加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概率。所以,在术前需要对患者的皮肤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并做好充分的保护处理措施。

4.手术器械使用:在手术过程中,针对不同手术类型常会使用一些压力性较大的手术器械,此类器械的使用不当或者压力过久,也会增加患者局部压力性损伤发生。故此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合理掌控器械的使用时间以及调整器械压力,避免器械与患者的皮肤长时间接触,降低因器械所引起的压力性损伤发生。

5.术中护理措施: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的全程监护及配合对于减少压力性损伤发生尤为重要,若护理人员未能及时掌握患者的皮肤变化以及合理调整体位,便会增加压力性损伤发生。故此需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及护理管理力度。

6.术中体外循环

在手术过程中若患者采取体外循环辅助治疗,在运用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抗凝剂以及血管活性等药物,这些药物会造成血管扩张或者收缩,导致血流动力学改变,从而会影响机体血液循环,而且采取动脉或静脉插管,也会给患者的皮肤和软组织造成压力,从而增加了术中压力性损伤的发生。

7.局部温度管理不当

在手术过程中体温保护是重要的管理环节,当患者手术区域长时间受压,会出现局部血循环减慢,此时若体温保护不当,局部皮肤体温过低,会造成血管过度收缩血流减慢,进一步加重血液循环障碍,增加压力性损伤发生。

8.麻醉药物使用

在手术过程中,麻醉药物是不可缺少的手术必需品,通过合理使用麻醉药物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然而,在使用麻醉药物过程中也会存在一定的风险,首先麻醉药物会造成患者的感知能力降低,致使患者无法自主调整体位;同时麻醉药物的使用也会影响血液循环系统,从而增加了压疮的发生概率。

四、术中压力性损伤的预防护理知识

1.寻找高风险患者并评估风险

在手术前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掌握患者的手术所用时间、是否存在慢性疾病、年龄、皮肤软组织情况以及凝血功能等。根据以上评估内容掌握患者存在的压力性损伤发生危险因素,并开展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2.合理调整体位及适当体位支撑

在手术过程中,可确保不影响手术的情况下采取定期体位调整,并对受压部位采用软垫支撑以及支撑器具等,以便确保患者局部组织血液循环通畅,从而避免局部软组织长时间受压而引起损伤。

3.定期皮肤护理

在手术过程中,护士要密切观察患者受压部位的皮肤变化以及温度,可在骨隆起、股骨结节、胸骨等部位涂抹保湿膏,同时要确保受压部位衣物及床单的平整性,调整体位时要避免摩擦,以减少术中压力性损伤的发生。

4.维持适宜的体温和湿度

保持手术环境温度适宜,避免术中患者体温过高或过低。使用温湿度控制设备,确保手术室内的湿度适宜,避免患者皮肤过度干燥或潮湿。常规测量患者体温和湿度,及时调整环境和护理措施,以保持患者的舒适度和健康状态。

结语

通过本文中的全面分析,我们了解到压力性损伤是手术患者术中常见的一种重要并发症,他会给患者的手术及术后康复造成严重影响。而本文中通过对压力性损伤的发生因素和预后护理相关知识进行全面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导致术中压力性损伤发生因素较多,其中包括体位管理不当、手术台硬度不足、术中血液循环不畅等因素。因此,在手术过程中应注重患者的体位管理不当、手术时间过长、体位保护措施不足以及麻醉药物刺激等多种因素。因此若想减少术中压力性损伤发生,需要医护人员的全程紧密配合,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才能最大限度减少压力性损伤发生,避免手术效率及术后康复效果受到外在因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