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肩周炎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3
/ 2

中西医结合治疗肩周炎临床观察

唐培江

成都市成华区跳蹬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四川成都 610000

【摘 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本社区2021年3月-2023年3月期间诊治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60例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30例/组,两组患者均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以及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观察组额外增加针灸联合按摩推拿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均有降低,但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肩周炎患者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中医治疗,具有显著效果,临床上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肩周炎

肩周炎是一种常见的肩部疾病,主要表现为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据统计,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日常活动能力[1]。目前,该病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包括西医的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以及中医的针灸、按摩推拿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2]。基于此,本研究旨在通过临床观察,探讨两种方式结合治疗的疗效评价标准,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有益的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调查时间:2021.3-2023.3,调查对象:这段时间诊治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分组方法:随机数字分组法,分组:观察组30例以及对照组3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6:14,年龄在28-67岁之间,平均年龄(44.16±3.11)岁,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7:13,年龄区间在25-68岁,平均年龄(44.63±3.20)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

司,国药准字H10980297,75mg*10片)患者每日服用2次,每次75mg,同时每周为患者关节腔注射1次玻璃酸钠(华熙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43093,2.5ml:25mg),每次20mg;观察组额外增加针灸联合按摩推拿治疗:对肩部及周围肌肉触诊,检查肌肉紧张度、压痛点和活动度。针灸治疗包括选穴和施针两个步骤,选穴主要集中在肩部、背部、颈部和手部,常用的穴位有肩髎、肩髃、肩前、肩贞、阿是穴等,用毫针刺入穴位,得气后留针20-30min,每日1次,共治疗30d,此外,还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辨证分型,配合其他穴位如合谷、条口、后溪等。按摩推拿包括手法按摩和关节松动术,手法按摩主要运用揉法、拿法、擦法、滚法等手法对肌肉、筋膜和韧带进行按摩;关节松动术是通过手法操作,对肩关节进行被动活动,以解除粘连、改善关节活动度;每日1次,共治疗30d。

1.3观察指标

   (1)评估治疗疗效,显效表示患者症状明显改善,肩关节活动度明显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正常; 有效表示患者症状较治疗前有改善,肩关节活动度有一定程度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部分恢复;无效表示患者症状无明显改善,肩关节活动度无明显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未恢复;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患者例数。(2)利用VAS评分表评估患者疼痛程度,通过让患者在一条10厘米的线上标记疼痛程度,线的一端为0分(无疼痛),另一端为10分(最严重的疼痛),中间部分为5分(中等疼痛)[3]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当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 2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以±s]表显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n=60)

分组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观察组

30

21

8

1

96.67

对照组

30

11

13

6

80.00

X2

-

-

-

-

3.854

P

-

-

-

-

0.049

2.2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

观察组治疗前VAS评分与对照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对比(±s)

分组

例数

VAS(分)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

30

5.67±1.02

3.04±0.86

对照组

30

5.82±1.11

4.23±0.34

t

-

0.545

7.048

p

-

0.588

0.000

3讨论

在中医学上,肩周炎被称为“痹证”,通常是由于外伤、劳损、风寒湿邪侵袭等原因导致经络气血不畅,肩关节局部气血阻滞而成[4]。因此,中医治疗主要采用针灸、推拿按摩等方法,旨在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散寒止痛。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整经络气血,缓解疼痛,恢复关节活动。在针灸治疗中,常用的穴位有肩井、肩隅、肩前、肩贞、阿是穴等。推拿按摩通过对肩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滑囊等组织进行手法按摩,可以缓解肌肉紧张、消除炎症、减轻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其优势在于无创伤、无副作用、操作简便,方便日常保健。西医治疗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可以缓解疼痛、改善关节活动,但治疗效果有限。将两种治疗方式结合,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提高治疗效果。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结合针灸、推拿按摩等中医方法,可以减轻药物副作用,提高治疗效果,缩短病程,还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感觉。

综上所述,中医针灸和推拿按摩西医结合治疗肩周炎具有明显的优势,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原兴兴. 中西医结合治疗肩周炎临床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23,39(5):975-977.

[2] 关莹. 中西医结合护理用于肩周炎康复治疗的临床观察[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1,9(1):157-159.

[3] 欧翠萍,龚远青,刘德虎. 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J]. 健康之友,2020(16):20-21.

[4] 鲁林锋. 中西医结合治疗肩周炎的作用分析[J]. 养生保健指南,2021(7):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