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农机农艺结合的玉米生产机械化系统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7
/ 2

基于农机农艺结合的玉米生产机械化系统分析

孙长春 

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树林召镇人民政府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   01430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玉米种植工艺和设备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发展需求,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需要进行农机农艺的结合,不过实际工作开展存在较多问题,比如机械播种与玉米种植农艺不易结合、收获机械工具和玉米品种间的不适应等问题,有必要进行玉米生产机械化系统的分析,确保玉米种植可以满足农民和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农机农艺;玉米种植;机械化系统

引言

玉米营养丰富、适应性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饲料作物。为全面提升我国玉米种植规模和种植水平,必须注重农艺与农机的高度融合,以保证玉米的增产和提质。

1农机农艺结合下玉米生产机械化应用的背景

1.1玉米生产机械化

对于玉米的机械化生产而言,其系统主要由控制管理及硬件方面构成,其中,硬件方面主要包括各机械零部件,而控制管理部分目前主要朝着自动控制方向升级,可以在田间管理中实现智能化作业,既可以降低人工的劳动强度,也能提高田间的智能化水平。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我国玉米在耕种和收割中,综合机械化应用水平达到90%,其中机耕水平达到98%左右、机播水平达到90%左右、机收水平为78%左右。结合玉米在耕、种、收环节的机械化应用水平,整体来看,玉米的收割机械化水平较低,主要原因为农机与农艺未进行有效结合,在农机作业后的秸秆如何处理、怎样选择合理的机械收割模式等问题影响下,需要重点在玉米机械化生产中关注收割阶段的机械化水平,以提高玉米全过程生产的自动化、机械化水平。

1.2生产机械化应用

就当前宣传的玉米机械化生产而言,是指玉米生产中借助农业机械替代人工完成田间作业,主要的工作是玉米的播种、灌溉、病虫害防治与收割等环节,使用的设备主要有精量播种机、深松机、旋耕机、航天植保机和联合收获机等,需要关注农机农艺的有效结合,进一步促进玉米生产机械化系统的应用。不过实际的农机农艺结合会产生较多问题,需要做好农机农艺的结合与优化,有效体现玉米机械化生产的价值。为此,有必要基于农机农艺的结合,促进玉米生产的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满足我国对玉米的生产需要,促进农业更好地发展。

2玉米生产机械化系统的要点

2.1整地环节机械化

整地环节机械化是农业机械化进程中最早实现机械化的技术环节,所以整地环节的机械化技术较为成熟。玉米播种前的整地环节通常是利用悬挂犁和牵引犁等铧式犁设备进行翻地作业,以促使完成作业后土壤的土层厚度、结构及土壤的通透性能够达到玉米播种的要求,由于悬挂犁和牵引犁等铧式犁设备翻地的耕作精度往往不够理想,为了能够有效控制翻地深度以及翻耕后土壤平整度,应推广使用双向翻转犁。另外使用联合整地机进行一次性的深松、旋耕和耙平作业,可以解决土壤犁底层透气性不足的问题,同时可以使土壤保持良好状态。

2.2播种环节机械化

玉米播种环节机械化,有利于实现一次播种包全苗,有利于实现对玉米株距、行距的合理控制,从而利于玉米的田间光合作用,实现玉米产量与品质的全面提升。采取机械化播种需要依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播种方式,确定适宜的播种深度与播种量。播种方式有精量播种、精少量播种、穴播、免耕播种等,需按当地播种习惯进行选择,播后压实工作十分关键,影响播后土壤的紧实性,关系着种子的正常萌发;播种深度影响着玉米种子发芽,要合理设置,通常对于土壤属于白浆土的播种深度设置为3~4cm,对于土壤属于风沙土的设置播种的深度在5~6cm;播种量的设置要依据土壤条件、种子发芽率、栽植密度等实际情况来进行合理设置,播种中要保证播种的均匀性。

2.3田间管理机械化

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田间管理机械化是其重要内容,主要包括机械化中耕、机械化除草和机械化病虫害防治。在机械化中耕中,要保障使用机械操作的规范性,避免作物受损,在进行玉米根系培土作业时要杜绝中耕的部件出现黏土、缠草等状况,合理控制中耕深度,避免出现漏耕,通过机械化中耕,为玉米追肥作业提供良好土壤条件;机械化除草方面,机械化中耕过程中可以及时去除田间杂草,在专项的机械化除草作业过程中,必须严格遵照操作规范的要求进行除草作业,另外,目前已出现高度智能化的可视除草机器人设备,基于传感器采集田间杂草分布图像,进行精准识别后,发出除草指令,完成除草作业;在病虫害防治机械化方面,常用的机械设备有背负式喷雾机、喷杆式喷雾机、风送式喷雾机以及无人机设备,在玉米生长前期也可以选用拖拉机配套宽幅喷药机来完成喷药作业。

2.4玉米收获机械化

玉米收获机械化是指玉米植株的割断、喂入、摘穗、输送、剥皮、集果和清选等作业实现机械化,目前在玉米收获阶段使用的机械通常为自走式联合收获机和背负式收割机等类型的机械,自走式联合收获机适合大型作业环境,作业效率高,背负式收割机属于小型机械,适合小面积或地形多变环境作业。在使用机械进行玉米收获中要合理选择收获时间,通常在玉米的蜡熟末期进行机械化收获,可有效减小损失,果穗损失率小于3%,籽粒破碎率小于1%,进而有效保障玉米的产量与品质。

3农机农艺结合下的玉米生产机械化策略

3.1优化品种种植模式,实现农机、农艺相配套

玉米品种应加强与全程机械化作业的适应程度,加强选育发芽率高、适应性强、接穗高度一致、成熟度一致、中早熟、耐密植的适合全程机械化生产的优质玉米新品种,并加强新品种的推广和应用,实现玉米机械化、标准化生产。加快农机、农艺的结合,发挥现代科技的真正力量,建立并推广适合玉米机播、机耕、机收的农艺栽培模式、耕作制度,进一步优化和提升现代化农业机具对玉米生产的增产、增收、优质以及安全低耗的服务。

3.2提高土地宜机化、规模化生产水平

一是把宜机化改造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指标,规划设计应充分考虑机耕道、灌溉设施以及田块的形状、长度、宽度、平整度等宜机化要求。加快推动农田地块“小并大、短并长、陡变平、弯变直”和互联互通,切实改善农机通行和作业条件,增加适宜机械化生产的玉米耕地面积。二是大力发展种植大户、农机合作社,加快农村土地流转,使零散的土地集中在少数“会种地”的人手中,实施规模化连片种植、集约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发挥农业机械的更大效能,为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拓展空间。

3.3加强宣传培训,提高作业技能

以农机合作社、种粮大户、农机作业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和服务主体为主要对象,围绕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薄弱环节和免耕播种技术,举办现场演示、课堂教学、发放资料、实际操作、交流研讨等多种形式的宣传培训活动,提高理论水平,强化操作技能。结合当地玉米生产条件,切实提升机播作业质量,积极推进高效施肥与植保,努力降低机收作业损失。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玉米生产全过程机械化过程中,要遵循先进性与因地制宜的原则合理选择农机机型,要科学掌握与运用玉米生产中整地环节、播种环节、田间管理环节、收获环节以及秸秆还田环节的机械化技术,实现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目标。把更多农村劳动力从农田当中解放出来,让先进机械设备应用于玉米生产的整地、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等环节当中,进而推动农业生产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陈飞.基于农机农艺结合的玉米生产机械化系统研究[J].农机使用与维修,2022(8):38-40.

[2]谷振国.以农机农艺相结合提高玉米机械化生产效率[J].海峡科技与产业,2020(4):54-56.

[3]赵洪伟,杨徐阳,李振和.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20(09):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