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技术要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7
/ 2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技术要点

陈彬

杭州市建筑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浙江 杭州 310013

摘要:在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过程中,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是一种重要的施工技术,是我国今后建筑工程施工发展的主要趋势和方向。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民众对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因此,建筑工程施工单位要不断提升施工技术水平,完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确保建筑施工质量与相关要求相匹配。

关键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技术;技术要点

1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概念及发展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是指利用现成的建筑构建在施工现场装配而成的建筑。与其他建造方式不同的是,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在建造过程中将整体建筑分解成各类构件和配套设施,并将这些构件和配套设施的加工制作任务委托给专业的构件制造工厂。工厂利用专业设备统一规模化生产加工完成后,将构件运输到施工现场,由施工人员在施工现场对成品、半成品构件进行组装,进而完成建筑建造工程。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建造过程中,传统施工现场中的大量作业被转移到了相关构件制造工厂。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在中国的发展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建筑工业化发展几乎同步开始。在“一五”计划的指导下,我国借鉴国外建筑行业先进经验,引进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在此后的几十年间被应用于我国各大城市的住宅房建设之中。20世纪末,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发展缓慢,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由于抗震性能差、防水隔音等质量问题不被看好。进入21世纪以后,建筑科学持续发展,建筑技术得到改进,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节省成本、环保经济的优势愈发凸显,加之国家政策的引导,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产业逐步进入高速发展期。

2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技术要点

2.1预制件制作

依据预制件制作流程和相关建筑信息,逐步完善管理放置,按照步骤制定实际考核与执行机制,可以缩减工期,也能够确保预制件制作、安装的施工关系稳定。同时,根据模板清理、固定、预埋件安装和浇筑过程的实际要求,依据其中的注意事项,持续提升每个流程的质量,并根据人员操作情况,将其纳入考核,有利于从管理工作上确保每个施工任务的顺利完成,从制度上保障了企业单位的经济收益,从执行上提高了整个管理工作的稳定性。由此可见,多方位管理,让预制件制作工作的效益更高、效率更强。具体制作流程如下:(1)清理模板,减少杂质,确保后续安装的效果;(2)明确钢筋笼的参数信息,根据整体要求,对套筒续接器的合理性加以发展分析,以此来解决预制件制作过程中的实际操作问题;(3)根据整体方案,组织现场人员安装预埋件,这是提高结构稳固性、避免漏、渗水问题的关键,应该从实际使用效果出发,严格控制此环节的步骤和操作顺序;(4)严控砂石、颗粒的大小,对混凝土强度质量进行检测,以此提升灌浆和浇筑的效果,这是影响装配式建筑结构质量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还需对混凝土养护等工作的内容、周期加以明确,帮助相关操作人员,在整个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具体的事项和要点,通过对温度、适度的控制,完成预制件的制作。

2.2预制结构件的运输和储存

装配式构件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也会影响到整体的施工质量,因此,应重视施工作业中结构件的交付工作,加强储存运输。在现场堆放时,结合施工的具体情况,将构件放置在靠近塔吊的开阔位置,做好场地的硬化工作。在场地周围设置安全围挡,分类进行堆放,不可将构件重叠堆放一起,提高预制构件的管控质量,树立好标识牌,禁止攀爬踩踏。剪力墙的堆放和存放过程中,要按照一定的要求,使用PC墙板时确保有效的作用支撑面。在预制楼梯和叠合板的堆放过程中,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发生碰撞和摩擦,尽量减少在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磕碰,提前了解运输条件和道路条件,把控好运输路线的合理选控,避免不良天气造成的影响,最大限度减少对运输构件产生的破坏。

2.3预制构件吊装

吊装是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当中相对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在进行此环节的操作之前,施工人员应该选好吊装的位置,以此来保证在吊装时不会出现问题。同时为了确保预制构件的性能不会出现问题,施工人员应该将吊装点设置在预制构件弯矩最小的位置,以此来确保能够对预制构件的性能进行充分检查。在吊装的过程当中,通常会使用占地面积以及体积相对较小的预制柱来进行吊装,此种方式更便于预制构件的连接,同时施工人员也可以根据正负弯矩相等的原则,来对构件的吊装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当中,选择吊装方式时,不仅要考虑预制构件的特性,同时还要考虑起重机以及吊具等设备的使用情况。在吊装时预制构件应该保持对称的状态,一旦预制构件出现不对称的情况,工作人员应及时进行解决,从而保证预制构件的平衡,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吊装施工对预制构件所造成的损害。

2.4预制叠合板的安装技术

(1)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预制叠合板与工作层之间的间隔距离,确保其保持在合理范围内,这样才能提高预制叠合板位置的精准度。同时需要根据建筑工程建设要求对预制叠合板的安装方向进行合理调整,不能超过工程误差范围。并且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和施工工序安装叠合板,安装过程中一旦出现操作失误,就需要及时改进,最大限度降低安装误差,加强控制预制叠合板安装质量。(2)吊装预制叠合板时,要提前制定好相应的保护方案,避免吊装过程中叠合板碰撞到其他物体造成损伤,减少材料的浪费。当起重叠合板时,可以在底座上方固定临时支架,而且临时支架的间隔距离要控制在15cm。叠合板吊装完成后,就需要检测各项指标参数,达到施工规定要求后就可以有序拆卸临时支架,确保整个拆卸作业安全进行。(3)如果是双层结构施工部分,则需要合理设计施工工序,并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进行适当调整,确保施工作业高效安全进行。当上部预制叠合板安装完成后,就需要及时浇筑混凝土,混凝土浇筑时间达到48h后,就需要开展强度试验,检验混凝土强度指标,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规定要求后才能将附加层逐步有序拆除,保证预制叠合板安装质量达到理想预期。

2.5预制柱、梁的安装技术

除了上述几点施工技术外,还要加强对预制柱、梁施工技术的完善,在对这些预制构件进行安装时,要对构件间的垂直度进行科学调整,确保预制柱、承重面、梁和其他柱之间能够进行全面连接,并鉴别型钢安置在其合理位置上。在对预制梁进行安装施工时,施工人员更要注重对该施工技术的有效管控,确保吊装梁均匀受力,避免其在吊装过程中不会出现开裂等问题。同时,利用型钢方式对吊装工作进行辅助,并确保各预制构件之间可以有效连接,不断提升型钢在建筑工程整体结构中的受力能力。此外,施工人员还要对建筑工程的施工情况有全面了解,分析实际的受力问题,加强对预制柱的固定作业,防止安全隐患的发生。在预制梁的两端,施工人员要安置钢板和钢筋,提高预制梁的相关性能。

3结束语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有着显著的应用优势,不仅能够加快施工进度,缩短施工周期,确保建筑工程优质高速提前完工,还能降低施工管理难度,提升整体管理水平,最重要的是能够有效解决建筑工程低效率、高污染、高能耗等问题,打造绿化环保建筑,促进建筑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所以,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需要明确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优势和应用要点,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合理应用在建筑工程的各个施工环节和工序中,严格遵循施工技术要点,进一步增强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升建筑工程整体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程越,周双虎.论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住宅设施,2022(10):49-51.

[2]谢秉成.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内容与应用策略探究[J].房地产世界,2022(20):13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