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全过程质量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7
/ 3

建筑施工全过程质量管理

戴摇明  王家生  高洪柳

华润生命科学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市大兴区102699

摘要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是保障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建筑工程长期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全过程质量管理是指从建设前期设计、施工过程到竣工验收、使用阶段全程跟踪和控制各个环节的质量问题,确保建筑施工按照规范和标准进行。合理有效的全过程质量管理是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也是履行建筑行业责任的必然要求。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建筑施工全过程质量管理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施工;全过程;质量管理

引言

建筑施工全过程质量管理是确保建筑项目质量达到要求的关键。在现代社会,建筑工程在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建筑施工全过程质量管理涉及从设计到竣工的各个阶段,旨在确保建筑项目质量稳定、可靠,符合规范标准。

1建筑施工全过程概述

建筑施工全过程是指从项目开始到竣工交付的整个过程,包括设计阶段、采购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进行全面的质量管理,以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符合规范要求。在设计阶段,需要进行详细的设计规划和方案制定,包括结构设计、建筑布局、材料选型等。设计师需要根据规范和要求进行设计,并与业主、监理单位等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调,确保设计方案符合需求和预期效果。在采购阶段,需要对材料、设备和施工人员进行选择和采购。这涉及到供应商的选择、材料的质量检测以及合同的签订等,以确保施工所使用的材料和设备符合要求,施工人员具备相应的技术资质和经验。在施工阶段,需要按照设计方案和施工图纸进行实际的施工工作。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包括基坑开挖、土方回填、混凝土浇筑、钢筋布置等各个环节。还需进行现场监控和质量检测,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中的问题。在竣工验收阶段,需要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查和验收。包括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地基的承载能力、建筑设备的正常运行等方面的检测。

2建筑施工全过程质量管理面临的困难

2.1人员素质不高

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存在问题。一方面,少数施工企业对人才培养机制关注度不足,没有制定有效的培训计划和体系,导致员工技术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另一方面,行业内的高水平人才供给不足,招聘压力大,很难引进具备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的人才。建筑施工行业普遍存在用工草率现象。为了节省成本和缩短工期,一些施工企业可能会忽视员工素质的要求,对人员进行简单培训或选用低成本劳动力,导致施工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无法满足复杂施工要求。一些施工企业对于质量管理意识和要求的重视程度不够。建筑施工需要严格遵循规范和标准,要求施工人员熟悉相关要求,并能够正确操作和施工。然而,一些施工企业可能对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相应的培训和管理措施,从而导致工程质量下降。

2.3资金约束

建立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需要一定的成本投入。这包括制定和完善相关质量管理文件和标准体系、进行人员培训与教育、采购和更新检测设备等。这些投入都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如果企业资金有限,就很难保证全过程质量管理的有效实施。质量检测和监理工作也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质量检测涉及到各种检测设备和实验室的建设与运行,而监理工作则需要专业监理机构进行监督和验收。这些工作都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如果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就难以保证质量检测和监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建筑施工中的材料和装备也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如果企业资金不足,可能会选择低价材料或低质量设备,从而影响施工质量和安全。一些需要额外费用的控制措施,如施工过程中的检查和测试,也可能因为资金限制无法得到充分实施。

2.3监管不到位

监管力度薄弱是导致监管不到位的主要原因之一。有些地方在人员配置和资源投入上存在欠缺,监管人员数量不足,无法充分覆盖所有建筑施工项目,导致监管盲区的存在。同时,一些监管机构缺乏必要的技术能力和专业知识,难以对施工现场进行准确监管和评估。监管行为不够及时和有效。有些地方监管机构对违规行为处理不力,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和处罚不及时,给了一些不法企业可乘之机。此外,监管手段不够多样化和精细化,无法满足复杂的施工环境和方法的监管需求,也影响了全过程质量管理的实施效果。一些监管机构存在不合理的利益关系,导致监管行为失去公正性和客观性。一些监管人员可能受到贿赂或其他不正当利益的影响,导致对违规行为掩盖或视而不见,从而增加了全过程质量管理的难度和阻力。

2.4建筑产业链长

由于涉及的参与方众多,信息传递不畅可能导致沟通和协调的困难。建筑工程中,设计单位需要将设计方案准确传达给施工企业,施工企业需要将施工方案和进度要求传达给监理单位,监理单位需要与各参与方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由于参与方众多,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容易出现失误、不清晰或延迟等问题,从而影响到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和协作。责任界定不清也是建筑产业链长带来的挑战之一。在建筑施工中,设计单位、施工企业、监理单位等各个参与方都有一定的职责和义务,但是由于责任界定不清,可能导致责任的推诿和交叉,从而难以追究责任。在施工过程中,如果设计单位的设计文档存在缺陷导致施工问题,责任可能会被推给设计单位,但如果施工企业在实施过程中出现问题,责任又可能转嫁给施工企业。这种责任不清的情况容易导致建筑质量问题无法得到及时解决。

2.5建筑市场乱象

虚假材料使用是建筑市场乱象的一大问题。一些不法企业可能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虚假材料或低质量材料,以降低成本和获取更高利润。这种做法不仅会导致工程质量下降,而且可能存在安全隐患,损害消费者和公众的利益。施工图变更是建筑市场乱象的另一个表现。有些建筑企业可能在施工过程中变更施工图纸,改变设计方案,而未经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的审批和确认。这种违规行为可能导致工程质量不达标,甚至引发安全事故。质量监督不到位也是建筑市场乱象的一个重要原因。一些监督机构或人员可能存在失职、漏检或行贿受贿等问题,导致对建筑施工过程的监督不力。这样的情况下,建筑企业可能会有机可乘,违反相关规定和标准,从而造成质量问题。

3针对以上问题的建筑施工全过程质量管理策略

3.1加强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制定与实施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建筑施工领域的监管,制定更加严格的法律法规,明确各参与方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责任和义务。这包括建筑法、施工管理法、质量安全管理条例等,为建筑施工活动提供明确的法律依据。建筑施工行业应制定一系列的标准和规范,包括建筑设计标准、施工工艺标准、材料质量标准等。这些标准可以提供给从业人员参考,明确了建筑施工的质量要求和技术要素,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政府和行业协会可以通过宣传和推广的方式,提高建筑业内各参与方对相关标准的认识和理解。可以组织培训班、讲座和研讨会,向从业人员传授标准要求和实施方法,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政府应加强对建筑施工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可以建立标准执行的评估体系,对施工企业进行定期检查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确保标准的落地和实施。

3.2提高监管力度和效果

政府应加大对监管机构的资金投入,增加监督人员的数量和素质。提升监管人员的培训水平,使其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有效地监管和检查建筑施工全过程。建立完备的监管制度和流程,明确监管机构的职责和权限。制定标准操作程序和检查评估表,规范监管行为,确保监管工作的公正、透明和高效。加大对建筑施工现场的监督和巡查力度。安排定期或随机的检查和评估活动,包括对施工过程、施工质量、安全措施和材料使用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加强各相关部门之间的协同工作。监管部门可与设计单位、施工企业、监理单位等密切合作,共享施工过程信息,及时共享问题和风险,并确保监管行动的一致性和协调性。

3.3推行全面质量管理

施工企业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制定质量管理制度、组织机构和职责等。这有助于确保施工全过程的质量可控和持续改进。明确质量目标和指标,为各参与方提供明确的工作目标和标准,制定相关的质量控制措施和评价方法。加强对从业人员的质量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质量意识。包括技术培训、安全培训、质量知识培训等,使其具备承担相应工作的能力和素养。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查和监督机制,对施工全过程进行全面的质量把控和监督。包括现场巡查、样品检验、材料追溯等,确保施工符合规范和标准要求。对发现的质量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纠正。建立追责机制,对质量差、安全事故等负有责任的个人和单位进行相应的追责和处罚,提高对质量管理的整体重视程度。

3.4强化建筑施工全过程的信息流通和沟通

引入信息技术,建立统一的项目管理平台,以便各参与方能够共享施工过程中的信息。该平台可以包括施工图纸、变更要求、质量记录等的电子化管理,提供实时的数据共享和沟通。明确沟通渠道和责任人,建立相应的沟通机制和流程。确保设计单位、施工企业、监理单位等各参与方之间的信息传递和沟通畅通无阻。定期召开项目相关方的会议,对施工进展、质量问题、调整需求等进行沟通和协商。会议应提前通知并详细记录会议内容和决定事项,确保各方都有清晰的了解和执行方案。加强在施工现场的沟通与协作,定期组织现场会议或讨论,解决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并及时做出调整。平行推进的施工项目尤其要加强现场之间的协调,避免相互影响和资源浪费。

3.5重视职业素养和人员培训

建筑行业应建立完善的职业素养培养机制,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技能、专业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和学习。通过专业课程、培训班、研讨会等形式,不断提升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针对建筑施工全过程质量管理的要求,开展相关的培训和学习活动,包括质量标准、质量控制方法、质量检查等方面的内容。通过提升质量管理意识和能力,增强从业人员的质量管理能力。建立职业技能认证体系,对从业人员进行职业技能评估和认证。通过职业技能认证可以确保从业人员对各项施工工艺和操作技能的熟练掌握,提高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水平。

4建筑施工全过程质量管理的发展趋势

4.1数字化技术的应用

BIM技术通过将建筑项目的设计、施工和运营过程数字化,实现了不同专业之间的协同和信息共享。在全过程质量管理中,BIM可以用于模拟建筑结构、定位模型碰撞、优化施工流程等,帮助识别和解决潜在的质量问题,提前预防和纠正错误。无人机可用于对施工现场进行高空拍摄和监测,快速获取大范围的图像和数据。这些数据可以用于检查施工进展、识别质量问题或安全隐患,并进行实时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通过将传感器和设备与互联网连接,物联网技术能够实现对施工现场各种参数的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例如,温度、湿度、振动等参数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传输到云端进行分析,以识别潜在的质量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加以修正。

4.2绿色可持续发展

在建筑施工项目的设计阶段,可以采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和原则。这包括使用可再生能源和高效能源设备、选择环保材料、优化建筑布局等,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提高建筑的能源效率和环境适应性。在施工过程中,可以通过控制用水量、合理利用水资源,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废弃物的产生等方式,实现资源的节约与循环利用。采用可再生材料或回收再利用材料,如再生混凝土、再生钢筋等,也是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一部分。通过精细化施工管理,可以减少人力资源和物资的浪费,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精确计划施工过程、合理安排施工队伍、优化资源利用等,有助于减少不必要的能耗和资源浪费。在施工现场和周边环境保护方面,要积极采取措施,减少施工活动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及时修复和恢复受到破坏的生态环境,使施工项目能够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

4.3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建立科学、规范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确定质量方针和目标,制定相应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和权限。通过建立文件化的质量管理制度,确保质量管理的一致性和可追溯性。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工程师和施工人员是质量管理的基础。加强对质量管理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执行力。鼓励人员参与相关认证和培训项目,提升综合能力。积极引进和应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技术和工具,如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以提高对施工质量的监控和控制能力。利用现代化的测量设备和无损检测技术,实时监测施工过程,及时发现和纠正质量问题。

4.4加强监督和评估

加强监督和评估在建筑施工全过程质量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确保建筑施工项目的监督工作能够落实到位。这可以通过建立监管部门、监督检查机构和专业监理团队等来实现。监督机构应具备独立性和权威性,能够有效履行监督职责。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实时监测和巡查,确保施工过程中各项工作符合规范和要求。监督人员应定期进行现场检查,对施工质量、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进行全面评估。在施工过程中,进行风险评估和质量审核,识别潜在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通过案例研究、历史数据分析等方法,总结和分享质量问题的经验教训,提高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水平。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施工行为的合法性和规范性。对于违法违规行为,依法进行处理和处罚,加大对质量管理不达标企业的监管力度,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

4.5国际化标准和认证

ISO9001是全球最为广泛接受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标准。该认证强调建立和实施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和服务能够满足客户要求,并持续改进质量管理。ISO14001是关于环境管理体系的国际认证标准。该认证帮助组织对环境影响进行管理和控制,制定并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政策和目标。LEED是一个国际性的绿色建筑评估和认证系统。它通过对建筑的设计、施工和运营过程进行评估,鼓励低碳、节能、环保和资源可持续利用。WELL认证是一个关于建筑室内环境和人员健康的国际化认证体系。它关注建筑室内环境的舒适性、空气质量、水质和采光等因素,旨在提升人员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结束语

建筑施工全过程质量管理对于保障建筑工程安全、提高项目质量有着重要意义。政府高度重视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来规范施工行为,加强质量监督和管理。作为从业者,我们应当积极履行职责,严格执行相关标准和规定,提高施工质量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我国建筑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剑.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与研究[D].沈阳大学,2014.

[2]赵时金.对建筑施工过程质量管理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5):260.

[3]陈淮湛.浅谈建筑工程全过程质量管理[J].门窗,2014(09):436.

[4]黄靖宇.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测量质量控制[J].建筑安全,2014,29(02):75-77.

[5]尤建锋,邱晓华.浅谈施工管理全过程质量控制[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12):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