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字化转型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7
/ 2

财务数字化转型思考

吴慧中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深圳市分公司 518000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数字经济时代,各项数字技术改变了交易的场所、提高了资源配置的效率以及降低了信息不对称。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为经营者提供决策支持有限,财务数字化转型也是对数字经济的深入实践有助于提升工作效率,有效防范财务风险,本文从自身的实务经营浅析对财务数字化转型的有关思考。

关键字:财务数字化转型、RPA、共享

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数字知识和信息已经成为生产的关键要素,区块链、人工智能在会计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大多数企业都面临着财务数字化转型的难题。唐塔普斯科特于1996 年提出了数字经济的概念。数字经济在初始的时候又可以被称为互联网经济或者信息经济,但是随着时代的变革,数字经济的含义不断深化。如今,数字经济对国家的经济水平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在国外,很多企业已经完成了财务数字化转型,他们制定了优良的财务运作系统和流程,大多数会计人员扮演着管理会计的角色。而在国内,财务数字化转型才刚刚起步,在技术上有一些不成熟的地方,同时我国大部分会计人员还只是从事着核算工作。为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财务数字化转型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无法为经营者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并有效地防范财务风险,此时如何创新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和搭建财务共享平台,实现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成为一个亟待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一、数字经济背景下财务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

(一)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化

过去三十年,我们快速经历了信息化、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工业4.0、工业互联网等多轮的产业革命和冲击,我们以前所熟知的商业模式已经发生了剧烈的变化,而在新的商业模式下,尤其在一些新兴数字技术工具的加持下,对于“价值”的定义与认同也发生了巨大的转移,关键财务信息尤其是交易数据逐渐呈现出内容越来越复杂、规模越来越庞大、时效越来越快速等特点。而这些新的商业模式与运营体系下,传统财务共享服务获取有效业务信息的手段及效率,已经无法支持新业务的快速展开,甚至直接影响到了财务数据的出具时效,更无力支撑新业务模式下的业财融合,不仅影响财务基础工作,同时无法实现财务管控,且在风险管理、决策支持、资源分配、绩效评价等高阶财务职能上困难重重。此外,由于数字化技术和工具的不匹配,财务共享服务需要比往常耗费更多的人力物力在数据获取、核对、整理等低附加值工作上,造成财务组织人员臃肿,员工普遍工作负荷较大且工作价值难以感知。

(二)内部管理需求的持续提升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企业财务管理理念也随之更新。传统财务管理的工作重心是数据核算、数据处理及报表编制等,而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财务工作范围逐步扩大,其内涵也向深层次方向发展。在当前的财务管理工作中,财务信息的作用更多体现在为领导层的决策服务,以及为生产部门提供更专业的职能也由传统的服务于企业发展转变为企业融资与成本控制的主要依据。企业财务部门必须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性,这是财务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财务数据反映了企业资金的运转情况,在整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深入分析与处理,有助于判断企业运行的薄弱环节,从而为管理决策提供准确的依据。大数据环境中,财务管理与财务信息涉及的范围更广,需要处理的信息也更多,使财务管理工作更加繁重。第一,财务数据大量增加,工作量随之加大。财务数据来源与收集渠道更加多样化,并且数据更新速度更快,所以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是提高数据的处理效率;第二,企业业务信息与财务信息的沟通更加畅通,管理力度更大。企业收集的财务信息不仅包括现有的会计信息,还包括企业生产、销售等环节的信息,以及第三方会计信息,信息收集范围更加广泛,这就要求企业改进信息处理系统,把财务人员从繁重的财务工作中解放出来,切实提高企业的财务工作效率。互联网时代的大环境中,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财务数据呈现出多样性、复杂性的特征,这在某种程度上给企业带来了发展机遇,可以充分提高企业财务决策的科学性、全面性。

二、财务数字化转型的主要探索

财务数字化转型目的主要为构建财务管理报告数字化体系,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支撑效率,具体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RPA模块让重复性工作简单化通过资金自动化导入与审核,财务数据自动化下载、报账平台自动化审核、税务平台自动化核对,将涉及财务支撑的业务流程、财务支撑人员、审批流程、文件制度等信息进行了展示。

(一)引入RPA机器人提效率

伴随业务和科技发展,企业内部运营和外部合作不断调整,导致业务系统出现不适情况,孤立的内部系统,老旧的架构设计,让企业数据信息成为一座座信息孤岛。无法有效整合分散的旧业务系统,导致企业员工花费大量时间做着重复性、规律性的操作,使得人力成本越来越高,工作效率越来越低效,财务仍有许多依赖纸质处理、人工处理的流程与报表,现有的展示报表也分散在多个系统,宣传力度不够,导致使用者往往只有财务人员,未起到实质作用。

财务RPA机器人项目是基于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工作桌面,自动识别UI、完成预先设定的工作流程的软件机器人,它可以在不影响日常工作、不改变现有系统、不需要复杂开发的情况下,处理不同财务场景下的多种重复性工作,实现提高企业员工工作效率,完成人力资本转型的需求。

由于公司财务旧系统制定流程、耦合设计的原班人马难以寻找,旧系统重新梳理和改造所面临的投入资源大和修改周期长等问题,因此创新式引入了RPA(流程自动化机器人)项目。RPA(流程自动化机器人)项目可以在不影响日常工作、不改变现有系统、不需要复杂开发的情况下,处理不同财务场景下的多种重复性工作。RPA项目的意义在于,通过自动化解决提高企业员工工作效率,完成人力资本转型的需求。

财务RPA机器人项目,基于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工作桌面,自动识别UI、完成预先设定的工作流程的软件机器人。实现营收资金自动化导入与审核,财务数据自动化下载、报账平台自动化审核、税务平台自动化核对,大规模重复工作交由计算机系统实现,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并可复用到所有重新性固定式的工作场景。

该项目在不影响日常工作、不改变现有系统、不需要复杂开发的情况下,利用虚拟机器人模拟人的行为登录系统应用进行录入、审核、计算等任务,完成大量重复性的手工操作,有效降低人为差错的可能性,实现提高企业员工工作效率,完成人力资本转型的需求。

(二)可视化数据共享流程强支撑

通过在企业微信中创建“财务支撑”模块,编制了常用触点、预算分析、业务支撑、资金管理、核算支撑、税务发票、数据档案、采购管理、物资管理、风控检查、系统支撑、综合事务共12大模块51个支撑流程,全方位对涉及财务支撑的业务流程、财务支撑人员、审批流程、文件制度等信息进行了展示,解决了业务人员不知道问谁,不知道流程等问题,为业务人员报账提供了可视化指引,切实提升服务效率,将日常财务触点充分整合分析,形成可操作性、可复制性的指引文档,提升支撑效率及支撑服务满意率。

(三)全景化业财融合双向指导

搭建中台平台,集中展示财务数据,将分散数据、分散报表集中化展示,与综合服务支撑中心联动,开发了财务经营数据可视化大屏与看板。基于可视化技术,构建从宏观感知到局部场景应用,通过一主屏+多子屏+多看版模式,实现业务分析链路与问题思考路径的最佳可视化展示效果,提高各级人员对数据的感知度和关联度,赋能本地网生产运营场景实现提质增效。

财务中台智能看板项目,通过全景化展示公司经营数据,对公司经营业务的主要完成情况进行了直观的展示,并将数据下层至末梢果,有效支撑各单元的数据需求。实现业务数据共享,使各对象快速灵活获取效能评估数据支撑,更加敏捷地面向市场,提升业务响应能力。

参考资料

[1]沈芳群.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思考U].财会学习,2016(15): 111-112.

[2]周祥丰.对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路径探讨[J].商,2015(33): 136-136.

[3]赵会芹.基于管理会计背景的价值创造型财务转型探讨[J].低碳世界,2015(28): 175-176.

[4]周建宁.互联网时代财务人员转型的思考[J].中国经贸,2016(12): 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