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辅助化疗在中晚期子宫内膜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7
/ 2

新辅助化疗在中晚期子宫内膜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李艳娥

顺义区妇幼保健院 邮编101100

摘要: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在中晚期子宫内膜癌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周期为2018年10月-2023年10月,根据项目研究对象条件进行筛选,确定符合条件的100例患者作为本项目最终研究对象,患者治疗方案均为手术治疗联合放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的化疗方案,观察组患者予以新辅助化疗,设定治疗效果、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为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新辅助化疗用于中晚期子宫内膜癌治疗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关键词新辅助化疗;中晚期子宫内膜癌;临床疗效;不良反应

子宫内膜癌是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宫颈癌,该疾病早期症状并不是特别明显,发病人群主要是围绝经期妇女,主要表现有绝经后阴道出血[1]。患者在确诊后,多已发展到中晚期,临床治疗子宫内膜癌可采取手术、放疗、化疗等方式[2]。对于中晚期患者来说,利用手术治疗难度较高,效果不一定能达到理想期望。有研究发现,新辅助化疗用于治疗中晚期子宫内膜癌,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其在临床的应用也受到了广泛关注,因此,本文拟探讨新辅助化疗用于中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周期为2018年10月-2023年10月,该段时间来我院就诊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均先纳入作为研究对象,再根据项目研究对象条件进行筛选,确定100例符合以下条件的患者,作为本项目最终研究对象,条件如下:(1)经疾病诊断,确诊为中晚期子宫内膜癌;(2)Ⅱ~Ⅳ期患者;(3)无其他重大疾病;(4)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依从性。研究对象确定后,依据科学、随机方式分组,每组患者各50例,要求两组患者的各项基本资料不得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年龄55~64岁,平均年龄60.46±2.13岁,其中Ⅱ期患者共11例,Ⅲ期患者共26例,Ⅳ期患者共13例。观察组患者年龄54~66岁,平均年龄60.30±2.16岁,其中Ⅱ期患者共13例,Ⅲ期患者共24例,Ⅳ期患者共13例。将上述资料递交我院相关部门审核,已批准,前期与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充分沟通, 各项准备工作已完成。

1.2方法

患者治疗方案均为手术治疗联合放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的化疗方案,观察组患者予以新辅助化疗,化疗药物为阿霉素、顺铂、环磷酰胺,3周为一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主要有治疗效果,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治疗效果判定: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定义为所有肿瘤病变完全消失,且无新病灶的出现;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PR)为两种最大垂直直径的病变减少≥30%;稳定(stable disease,SD)定义为两种最大垂直直径乘积缩小但未达到PR的病变,或增加但未达到进展性疾病(progressive disease,PD)的病变;PD定义为两个最大垂直直径的病灶增加≥20%,或出现一个或多个新的病灶[3]。有效率=CR率+PR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

    见表1,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治疗有效率比较[n(%)]

组别

例数

完全缓解

部分缓解

稳定

进展

有效率

对照组

50

16

19

9

6

35(70%)

观察组

50

25

20

   4

1

45(90%)

X2

6.250

P

0.012

2.2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

见表2,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表2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组别

例数

末梢神经炎

肝肾功能受损

感染

脱发

骨髓抑制

发生率

对照组

50

2

3

2

  12

1

20(40%)

观察组

50

1

      1

   1

5

0

8(16%)

X2

7.143

P

0.008

3 讨论

新辅助化疗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作用是缩小原发病灶和转移灶,在乳腺癌、肠癌、胃癌、卵巢癌等多种恶性肿瘤中广泛应用[4]。子宫内膜癌作为一种上皮性恶性肿瘤,位列女性病死率妇科恶性肿瘤第3位。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环境和心理状态的改变以及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罹患人群的增加,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其病因尚不明确,有研究认为该疾病的发生可能与生活习惯、肥胖、不孕不育、糖尿病及免疫功能低下等因素有关[5]。新辅助化疗作为治疗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手段之一,在国家综合癌症网络指南中提到,对于怀疑存在宫腔外扩散(但仅限于腹腔)的晚期子宫内膜癌,可考虑术前给予新辅助化疗,随后进一步提出对于可疑或严重子宫颈间质受累者可考虑给予新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的潜在优势主要为以下方面:(1)可降低局部晚期或晚期肿瘤的期别,使不能手术的肿瘤变成可以手术的肿瘤,并提高切除率;(2)可消除血液中潜在的微转移和隐匿的远处转移病灶;(3)可缩小手术范围,减少手术侵袭性,增加保留器官的可能性;(4)可在患者体内评价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病理完全缓解可预测预后和指导后续治疗的指标;(5)可减少肿瘤复发的病理危险因素,减少患者对辅助放疗或化疗的需求,且术前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较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6]。本文比较常规化疗方式与新辅助化疗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新辅助化疗能显著提升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末梢神经炎、肝肾功能受损、脱发、骨髓抑制等是放化疗常见的不良反应,患者在接受放化疗时,它既可以杀死肿瘤细胞,也会对机体正常细胞造成损伤,新辅助化疗对机体组织的影响更小。

综上所述,新辅助化疗在中晚期子宫内膜癌治疗中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该治疗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召雪,吕敬媛.子宫内膜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新进展[J].名医, 2020, 16(04): 31,33.

[2]王金莲, 刘宇新, 梁卓,等. 连花汤联合放化疗对中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疗效[J]. 肿瘤药学, 2018, 8 (04): 608-611+616.

[3]张凯, 闫晔, 郭飞, 等. 新辅助化疗在中晚期子宫内膜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22, 23 (01): 31-34.

[4]赵冰冰, 李力. 晚期子宫内膜癌新辅助化疗[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23, 39 (07): 693-698.

[5]张心,王建东.子宫内膜癌相关流行病学高危因素的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 2021, 27 (15): 2995-2999.

[6]王泽华, 蔡晶. 妇科肿瘤新辅助化疗:用好则好用[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23, 39 (07): 673-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