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隆阳区发展林下经济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8
/ 3

对隆阳区发展林下经济的思考

雷晓艳1 祁正云2 邵学斌通讯作者

隆阳区国有林场 云南 保山678000

摘要:为了响应中央号召坚守耕地保护红线,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绿色有机为引领坚持绿色发展,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发展起来的林下种植业养殖业、采集业和森林旅游业,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阴优势从事林下种植、养殖等立体复合生产经营,从而使农林牧各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积极探索“林下+”发展模式,加快林下经济发展,让林草资源优势转换为产业发展优势。通过对隆阳区林下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分析目前林下种养殖等产生的效益,通过对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林下经济发展的下一步发展思路。

关键词:林下经济;经济效益存在问题发展思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人们崇尚自然,日益重视保健的今天,均以返补归真为时尚,绿色生态无污染的健康食品越来越深受人们青睐,因为一直被人类追崇,所以市场供不应求。促进了当地山区林下经济的发展,以产业带动,拓展当地农民增收致富途径,改变周边农户生产生活面貌。

1 林下经济发展的现状

1.1自然资源概况

隆阳区林业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为65.56%,林地面积

552.94万亩,有林地面积426.26万亩,可发展林下经济的林地面积250万亩,其中:国有林地面积5万亩,集体林地面积245万亩。根据隆阳区林业部门统计,截止2022年末,以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采集为主要内容的全区林下经济形态发展稳健,共实现经济总产值59218万元,占林业总产值的9.81%,有专业合作社118个,从业人数17万余人。

1.2 林下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1.2.1林下种植情况。利用林地面积6.28万亩,实现产值49410万元。其中,套种红花、重楼、当归、续断、黄精、党参等林药4.55万亩,实现年产量4100万吨、产值36419万元;种植魔芋、楤木、香椿等林菜1.64万亩,实现产值4948万元;种植林菌(羊肚菌、姬松茸)0.09万亩,实现产值8043万元。

1.2.2 林下养殖情况。利用林地面积62万亩,实现产值3797万元。其中:牛存栏4000余头,出栏1000余头,实现产值1100万元;羊存栏2万余只,年出栏1万余只,实现产值800万元;鸡存栏2万羽,出栏1万羽,实现产值100万元;林蜂养殖方面,共养殖中华蜜蜂、意蜂、胡峰、土蜂等林蜂5.5万箱,实现产值1797万元。

1.2.3 林下采集加工情况。全区林下采集加工以野苤菜、椿头包、刷把菜、蕨菜、松茸、块菌、鸡枞、牛干菌、粉菌、铜绿菌等山野菜和野生菌为主,涉及利用林地180万亩,实现年产值5836万元。

1.2.4 森林景观利用。全区有生态农庄、林家乐(农家乐)30家,年接待游客10.8万人,实现产值175万元。

2 存在问题

2.1 缺乏配套政策和发展规划

虽然近年来国家和省市出台了多项促进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但相关部门至今仍未研究出台林下经济配套政策措施和产业发展规划,相关职能部门对产业发展布局、功能区设置、产业发展模式、典型示范推广指导力度不够,导致林农对林下经济发展方向不明,存在只看短期收益、缺乏长远规划等问题。

2.2 林下产业规模且小效益低

由于受地形地势、交通物流、技术等因素的限制,加之品种选择不准、发展模式单一、经营管理水平低、资金投入不足等原因“一家一户”、单打独斗现象较为突出,致使我区林下经济产品仍以销售初级产品为主,产业链条短、产品精深加工率低、产品附加值不高,产业化发展差距较大。

2.3 基础设施短板明显

据林业部门统计,我区可用于发展林下经济的林地面积在250万亩左右,但多数地块地处偏远,山区多数林区基础设施条件滞后,普遍存在着主要道路等级不高、水电设施不配套和通信不畅、联络不便等问题,制约了林下种植业的集约化经营以及林业旅游、林业康养与休闲业的发展。

2.4 科技支撑能力不足

我区林下经济发展起步晚,且林下种植、养殖多沿用传统方式,科学种养技术掌握不足,林下经济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成本高,乡镇林业技术力量薄弱,技术人才缺乏,林下种养配套技术、良种良法选择、病虫害防治等服务水平不高,影响林下经济产品产量和质量的提高。

2.5 市场化水平较低

我区林下经济产品在种养和经营品种选择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缺乏市场意识和品牌意识,目前还未形成成熟的经营模式和稳定的销售渠道。经营主体对网络推广、电子商务等现代营销方式运用不多,市场开拓能力不足。缺乏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地方特色突出的知名品牌,品牌影响力不足。

2.6 经营主体融资困难

主要生产组织方式仍是林农单户经营,大多数经营者均存在发展资金短缺和融资难问题。一是区级财政资金对林下经济产业支持不够,林业投融资渠道较少;二是大部分金融机构为降低贷款风险,贷款条件依然苛刻,而普通林农自身条件相对较差,难以达到金融机构的要求而“望贷兴叹”。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林农发展林下经济的热情和信心,制约了林下经济高标准起步和做大做强。

3 建议和措施

3.1 明确发展思路,科学制定产业规划

对林下经济的250万亩林地开展调查,在认真分析东山片区和西山片区的气候优势、资源禀赋、种养传统、特色品种、产业基础等要素基础上,按照“适宜、适度、适种、适养”的原则,制定我区林下经济发展负面清单,科学评估可发展林下经济的林地范围及利用方式,并提出各个片区适宜发展的特色优势林下经济产业的指导性意见建议,科学布局林下种植、养殖、采集、休闲等产业的区划。把发展林下经济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相结合,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编制全区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规划,确立发展目标、明确重点任务、谋划重点项目,科学规划产业发展方向、发展规模、区域分布、基础设施配套、品牌建设等内容,因地制宜发展林药、林菌、林果、林花、林下种养殖等多种复合经营模式,推进林下经济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产业等深度融合,依托林下经济基地发展各具优势的特色观光旅游、生态旅游、森林康养、森林人家、自然教育等产业,充分发挥我区林地生产潜力,不断提高森林资源利用水平。

3.2 加大政策扶持,完善各项配套政策

结合实际,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和实施方案,为市场经营主体做好土地、金融、税费等服务。林草部门要切实加强行业指导,完善和落实好有关资源管理制度,规范土地流转和使用管理,合法流转集体未利用地经营权,稳定林地所有权,放活经营权和收益权,落实公益林发展林下经济管理规定,推动二级国家公益林和地方公益林适当发展林下经济。相关职能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协调配合、加强沟通,形成合力,推动我区林下经济产业加快发展。要建立和完善政府引导,农民、企业和社会为主体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整合林业重点工程和涉农资金,采取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方式,加大对林下经济的扶持力度。结合退耕还林政策建设林下经济基地,按规定合理利用国储林资金发展林下产业。积极开展免息、贴息、林权抵押等贷款,探索林下经济保险制度和“政府+银行+企业+农户+保险”五位一体的合作贷款模式,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将林下种植、林下养殖和加工的机械纳入农机补贴范围,落实和完善农机补贴制度,落实森林产品生产、加工、存储环节的税收、电费、过路费等减免政策。

3.3 加快补齐短板,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结合林下经济基地建设,加大林下经济产业道路、灌溉、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将其纳入行业发展规划并优先安排。强化林区道路尤其是防火应急道路养护管理的资金投入和机制创新,确保林下经济产业资金能够引进来、产品能够运出去。将电力设施建设纳入当地农网供电系统,建设安全配套设施。加快林区物流、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宽带网络和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覆盖程度,开发适应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信息技术、产品、应用和服务,逐步提高林下经济基地的现代化水平。

3.4 提高科技支撑,推进科技成果应用

积极引导林下经济经营主体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交流合作,大力推广产学研联合,针对林下产品生产、加工、储藏、运输等产业环节的关键技术开展科技攻关。建立林下经济科技推广转化平台,开展林下种植和养殖技术培训,提高科技管理水平。利用国家和省级林业科技成果推广项目,加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按物种制定产业技术标准,提高林下经济标准化生产和管理水平。加大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技能人才、服务人才、乡土专家等的培养力度,完善研发、 生产、管理、销售人才培养体系,切实提升林下经济产业人力资源开发和经营管理水平。

3.5 加强招商引资,培育壮大市场主体

大力支持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家庭林场建设,发展社会中介组织和相关专业协会,推广“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运作模式,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鼓励龙头企业与合作社、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不断提高农民发展林下经济的职业化水平和抗风险能力。大力支持成长性良好的中小微农林企业加快发展,加大对小而特、特而精、精而强的本土特色企业扶持培育力度。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及资源优势,在巩固发展本土企业的同时,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推进林下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以扩大产业规模、提升单位效益、提高精深加工、促进产业融合为重点,积极引进企业、集团及资金、技术、项目、人才,培育培强市场主体。

3.6 打造特色品牌,提高产品竞争力

突出绿色、安全、生态、优质特征,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制定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加强种苗培育、生产加工、病虫害防治、加工包装等标准全过程全链条管理,不断提高林下经济产业标准化水平。建好溯源体系,探索建立林下经济产品质量分级、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将林下经济产品纳入追溯范围。支持和鼓励企业开展“三品一标”认证,推行标准化生产,确保产品质量、使用和食用安全。支持鼓励龙头企业创建特色品牌,积极开展林下经济特色产品推介、营销、宣传活动,参与“云南十大名品”评选活动,积极申报认证森林生态标志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农产品,不断拓展林下经济产品市场,充分发挥林下经济效益。

作者简介:雷晓艳,隆阳区国有林场,林业工程师,本科毕业。

通讯作者:邵学斌,隆阳区国有林场,高级林业工程师,本科毕业,30年来一直从事林业技术推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