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实验室加强质量监督工作措施和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8
/ 2

环境监测实验室加强质量监督工作措施和建议

马骜

321324198601060033

摘要:新时期背景下,如何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重要问题,在此过程中,应该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明确影响环境的相关因素,针对性的制定出保护环境的方案。在实现环境保护目标的过程中,环境监测凸显出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影响环境监测实验室监测质量的因素比较多样化,从而影响了环境监测数据质量,不利于环境保护的科学决策。因此,本文针对环境监测实验室监测质量的影响因素及管理建议进行探讨,希望提供给读者有价值的信息。

关键词: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监督;措施和建议

引言

环境监测,即监测各种影响环境质量的因素与指标,明确区域环境质量及变化趋势,开展专业性环境评价,提供数据支持后续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环境监测实验室分析过程质量关系到环境监测工作的成效,明确影响分析过程质量的因素,以便采取相应质量管理措施,提高环境监测实验室运行的整体质量,充分满足环境监测工作需求。

1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的必要性

1.1生态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管理及控制的重要性

1.1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从整体视角来看,环境监测主要指的是的通过各项监测工作,帮助相关人员获取准确性、全面性的环境数据与信息,为政府环保部门、管理部门等业务活动提供更多可参考性依据。环境监测数据对生态环境的反应效果往往与环境监测实验室所的质控水平息息相关,生态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与控制通常会归属于内控范畴当中,其工作内容通常会涉及到分析检测、环境样品采集等等,此工作往往会对以下几项层次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一是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二是监测工作者综合素养和业务能力的提升;三是监测单位整体业务水平的提升等。据相关调查研究可以看出,如果所监测的环境数据精准性相对较高,便代表环境的实际状况呈现在大众的视野当中,通过此种方法措施为当地环保部门提供更多可靠的数据信息。现如今,社会公众逐步意识到环保事业的关键价值,与此同时,环保数据的精准程度在群众的日常生活、生产和工作当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价值效用,环境监测分析工作一般涵盖着样品采集、运输和分析等重要组成部分,想要确保此项工作有序进行,最重要的是保障实验室质量管理及控制的有效性。

1.2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养

一般情况下,生态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涉及到样品采集、分析、编制报告等环节,还包括实验室工作者整体素质和道德修养的提升,比如实验室工作者的实验分析能力、针对监测理论和新型环境监测政策的继续学习能力。简单而言,环境监测实验室人员也在质量管理的范畴当中,因此现实工作中的生态环境监测实验室往往会面向全体职工组织一系列组织培训工作,促使其在明确自身岗位缺陷问题的前提下丰富自身理论知识、提高整体技能水平,进而推动生态环境监测工作。

2环境监测实验室加强质量监督工作措施和建议

2.1重视管理制度建设

环境监测实验室日常运行时,需要重视管理制度建设,以有效规避实验室分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通过制度规范与引导分析工作开展,避免实验分析工作受到其他因素影响。加强安全管理制度建设,提高实验室分析质量,严格按照规范、标准进行,做好日常监督管理工作,避免出现质量问题的可能。同时,实验室内检测时需要互相检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整个互相检查过程中需要不同分析人员参与其中,实际检测过程中实际负责操控的主体人员不同,必然会出现误差,通过内部监察可以避免操作误差对实验数据造成影响。实验室内部不同分析人员得到相同结果时,可以保证数据质量,反之当数据不一致时,需要分析原因,重新进行分析,保证最终结果的准确性。此外,实验室要制定完善的人员培训制度,及时考核实验室人员的技术水准,保证每一位工作人员专业素质过硬,可以有效应对实验室分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打造一支专业素质过硬的团队。

2.2做好监测设备维护

环境监测设备在维护过程中对于智能化控制系统的相关硬件一定要重点关注,首先对所有传感器运行情况进行环境监测。在智能化环境监测时,有些传感器会因为和计量器具碰撞损坏,有些损坏不足以影响设备正常运行,但会使其控制的精准度产生误差。比如,环境监测设备某个位置的传感器,一旦出现损坏就会导致其位置控制出现明显偏差。所以,一旦发现传感器出现损坏等情况,要立即对其进行更换处理,为保证运行效果,最好采用同一型号传感器进行更换。对电极运行灵敏度进行测试,对微处理的抗干扰情况进行测试。如果微处理系统的输出信号误码率升高,需要适当增加电磁信号屏蔽设施,避免周围电磁信号对其产生干扰。另外,对于突发情况,一旦发现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并针对设备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磨损、破坏的地方借助网络控制系统进行24小时监测,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和处理。在检测过程中,对于很容易就能解决和处理的安全问题或安全隐患一定要立即处理,确保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在设备正常运行后,对此次情况进行整理和汇总,然后上报给上层管理人员或者相关部门,要求聘请专业检修人员来现场进行设备检修和维护,如此才能减少故障的发生,保证设备生产质量。

2.3加强全程实时监督

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需要对实时监管工作有一定的认知,进而保障整体监测成果的完整性与准确性。相关人员不仅需要对操作阶段存在的干扰因素予以充分掌握与了解,还需要对实验环节中可能发生或存在的问题缺陷加以认知,通过此种方法提高监测成果的质量,避免在实验操作环节中存在失误。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监督体系的建设,做好内部质量监督以及管理工作。在内部质量监督体系的构建中加强方式方法的建立,加强对互联网技术的有效运用,构建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对全过程的监测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督,进一步提升实验室整体质量管理水准。为了切实提高实验室管理效率,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创建出适宜、完善的实验管理章程与制度体系,以及重点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的信息化管理与控制工作。众所周知,实验室内部的标准物质类型多种多样,主要体现为有机物种类多,出类型多、管理难度高、数量少等基本特点,因此在相关工作期间,环境监测实验室需要对岗位人员所负责的工作项目内容予以进一步明确,配置专业化工作者和操作规范。可以积极借助计算机等现代方法管控实验室标准物质,进而在第一时间发现使用标准物质环节中存在的标准物质数量不足或失效等问题,全面提升整体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2.4标准物质及质量控制图

  标准物质测定被用于传递量值及溯源,同时又被作为比对分析的标准,以及鉴定测定方法、仪器性能、人员能力、校核新技术及仲裁重大争议监测结果的方式。通常,标准物质按照相关规定分为一级标准物质与二级标准物质,前者准确度高,多数情况下被作为仲裁、评价及传递量值的依据;后者是一般科研单位及生产部门为满足自身及本行业实际需求研究确定的标准。

  质量控制图原理在于指出所有分析方法均存在变异,即使各方面条件均十分理想,获得的分析结果也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随机误差,而这种误差是可以通过统计学方法加以验证的。因此,质量控制图常被用于分析数据误差是否满足精度要求,并被用于保证常规数据分析的质量。

  质量控制图需要以数据的积累为基础绘制,通常在短期日常测定中需在保证测定工作质量满足精准度的要求下,对标准物质或样品重复测定20次以上,之后将积累的数据予以统计处理,并计算平均值、标准偏差S、上下警告限±2S与上下控制限±3S,得出结果后以纵轴方式将其呈现在图中。建立质量控制图意味着需要长期的数据积累,并保证所有分析结果在得出的第一时间按时准确录入,严禁出现人为删减或添加数据的情况。

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代背景下,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更加突出,而环境监测是此项工作的基础构成,通过获取准确的环境监测数据,为生态环境治理决策制定提供可靠依据,从而实现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的提升。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环境监测实验室应该以科学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为依托,全面提升环境监测质量,保障监测数据的代表性、准确性、可比性和完整性,更好的服务于环境管理,促进环境绿色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洪忠,赵长昆.生态环境监测及环保技术研究[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3,4(02):75-76.

[2]唐少敏.如何高质量编写地方年度生态环境监测方案[J].当代化工研究,2021(11):121-122.

[3]杨继朝.如何提高环境监测工作人员综合素质[J].科技风,2021(08):277.

[4]王瑶,任锐.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生物化工,2021,7(01):11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