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就近城镇化空间分异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8
/ 3

长江经济带就近城镇化空间分异研究

张晓德[1]

天津师范大学  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天津 300387

: 本文采用变异系数、泰尔系数、空间自相关等方法,揭示2000年、2010年和2015年长江经济带就近城镇化地级市间差异、省间差异、地带间差异空间演化特征,并以地级市间差异为视角,分析长江经济带分异的空间格局。研究结果:(1)长江经济带不同尺度就近城镇化率的变异系数和泰尔指数总体表现为:市域>省域>地带。(2)市域和省域单元就近城镇化率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3)市域尺度就近城镇化率呈现出较快的增长速度。

关键词: 就近城镇化;区域差异;尺度;空间分异

中图分类号:K901文献标志码:A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率快速提升,深刻改变了我国城镇化格局。然而,我国东、中、西部城镇化呈现出非均衡发展特征,与此同时,传统的异地城镇化给中西部地区带来了一些社会经济问题,主要表现为:迁入地交通拥挤等“城市病”,迁出地留守人员增多和土地资源浪费等问题[1]。《国家新型城镇化(2014-2020)》强调我国城镇化目标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向,注重“人的城镇化”,明确提出“三个1亿人”目标,包括引导中西部1亿人就近城镇化,因此,就近城镇化成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解决异地城镇化弊端、推动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2]

就近城镇化作为区别于异地城镇化的发展模式对城镇化率的提升做出了突出贡献,学者们从迁移距离[3]、学科角度[4]解释就近城镇化,但目前对其概念、内涵仍未达成统一,就近城镇化、就地城镇化、县域城镇化等多个含义相近的概念被共同使用[3]。我国就近城镇化相关研究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乡村城镇化,90年代的县域城镇化和21世纪以来的东南沿海部分地区的就地城镇化现象[2]在动力机制、影响因素、推进措施等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长江经济带包括11个省级行政区,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确立了长江经济带“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发展新格局。长江经济带历来是学者们的研究重点,现有研究注重长江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从经济与生态环境、资源、社会等方面系统分析健康发展路径[5];重点研究城镇化发展[6]、产业结构的优化[7],注重创新对于长江经济带的发展[8]

现有研究多是从管理学、社会学视角以微观区域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此,本文从地理学视角,以长江经济带作为研究对象从宏观层面进行就近城镇化空间分异研究。基于2000年、2010年、2015年长江经济带就近就地城镇化率相关数据,采用变异系数、泰尔指数、空间自相关等方法,揭示长江经济带就近城镇化市域差异、省域差异、地带差异空间演变特征,接着从市域尺度进一步分析就近城镇化率空间演化规律,为我国其他地区就近城镇化的发展提供借鉴,促进就近城镇化协调性,最终实现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融合程度的协调。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

长江经济带地区包括11个省级行政区,126个地级行政区,其中,2011年安徽省撤销巢湖市,为了前后统一本文选择去除巢湖市后126个地级行政区进行分析。研究时段为2000年、2010年、2015年,人口数据来源于人口普查资料。

变异系数和泰尔系数

本文采用变异系数和泰尔系数对不同尺度就近城镇化差异进行测度[9],数值越小说明就近城镇化的区域差异程度越小。公式见(1)和(2):

                           (1)

式(1)中:CV表示变异系数,yi(i=1,2,3...,n)是第i地区就近城镇化率,u是都有地区就近城镇化率,n为地区数量

                              (2)

式(2)中:T为泰尔指数,n为某尺度对应单元总数,yi为i单元GDP占全国比重,pi为i单元人口占全国比重

三、长江经济带多尺度就近城镇化分异演化分析

为了清晰地反映出长江经济带就近城镇化发展状况,采用变异系数、泰尔系数、莫兰指数来测度长江经济带不同尺度在2000年、2010年、2015年就近城镇化差异变化(表1)。

1  2000-2015年长江经济带不同尺度变异系数、泰尔指数莫兰指数

1.地带尺度

由表1可得地带间梯度差异较为明显,区域间差异总体上呈缩小的趋势,从2000年到2015年变异系数和泰尔系数缩小幅度较大。

2.省级尺度

2000年到2015年省域差异程度高于地带,演化趋势和地带尺度相似,减小趋势比地带尺度更显著;从空间全局自相关来看,2000、2010、2015年莫兰指数呈现先增大后缩小的趋势;2000年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2010、2015年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指数均为正值,呈显著正空间自相关。

3.市级尺度

2000年到2015年市域尺度就近城镇化差异程度最大且呈现缩小趋势;从空间全局自相关来看,2000到2015年市域尺度莫兰指数呈现增加的趋势,均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指数均为正值,呈显著正空间自相关,且相关性逐渐增强。

四、长江经济带市域就近城镇化空间分异特征

市域尺度就近城镇化空间分类特征

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对长江经济带市级尺度研究意义最大,因此以市域尺度为研究对象进行就近城镇化空间分类特征分析和空间关联格局分析。以2000、2010和2015年长江经济带各地区就近城镇化率为研究样本,用ArcGis中自然断裂法对市域尺度就近城镇化率进行划分(图3)。其中上游包括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和重庆市;中游包括湖北省、湖南省和江西省;下游包括安徽省、江苏省、浙江省和上海市。

D:\论文\论文No.2\演化图\2000-2015年市域就近城镇化率.jpg2000-2015年市域就近城镇化率

1  20002015年长江经济带市域尺度就近城镇化率分布演化

为了便于研究演化规律,根据城市就近城镇化率可将就近城镇化水平可分为低度、中低度、中度、中高度、高度5个等级(图1)。2000年,76.2%的城市就近城镇化率水平为中低度和低度,其中,中低度66个、低度30个。在分布上,低度主要呈片状分布在上游的四川省和云南省,中游的湖南省和江西省;中低度主要呈片状分布在中下游的各省份以及上游的贵州省和四川省;中度主要零星分布在中游的湖北省、湖南省,下游的江苏省、浙江省;中高度数量较少,在上中下游地区均有分布;高度仅分布在武汉市、上海市、南京市三地。

与2000年相比,2010年就近城镇化水平表现出“三增两减”变化,低度、中低度数量减少,中度、中高度、高度数量增加。在分布上,低度仅分布在甘孜藏族自治州和昭通市;中低度主要呈现出连片状分布在上游的四川省、云南省和贵州省,中游的湖北省、湖南省和江西省,下游的安徽省;中度主要沿长江呈带状分布在中下游的湖北省、安徽省和江苏省,也呈团状分布在浙江省、安徽省和江苏省;中高度主要沿海岸线呈带状分布在江苏省;高度零星分布在长江两侧。

与2010年相比,2015年就近城镇化水平表现出“三增两减”变化,中低度数量减幅最大,中度数量增加最多。在分布上,低度仅分布在甘孜藏族自治州;中低度主要呈片状分布在上游的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和中游地区的湖南省;中度呈主要呈团状分布在中游的湖南省、江西省和下游的安徽省、浙江省;中高度主要呈片状分布在中游的湖北省,呈带状分布在下游的江苏省和浙江省;高度呈点状零星分布,在上中游分布在长江以南,下游分布在长江以北。

市域尺度就近城镇化空间关联格局分析

为了研究市域尺度就近城镇化的空间关联性,凸显出不同区域的空间异质性,更清晰地反映出不同空间集聚类型区的空间位移,绘制出2000年、2010年、2015年市域LISA离散集聚图,分为高-高、低-低、低-高、高-低、不显著5类(图2)。

显著关联类型城市数量不断增加从2000年的34个增加到2015年的46个,其中,以显著“低-低”类型和“高-高”类型为主。在空间分布上,2000年,显著“低-低”类型城市主要呈带状分布在上游的四川省和云南省;显著“高-高”类型城市主要呈带状分布在江苏省、浙江省和湖北省;显著“低-高”类型城市分布在滁州市、宣城市和黄冈市;显著“高-低”类型城市分布在重庆市、攀枝花市、德宏州和昆明市。2010年整体分布格局相对稳定,但局部变化较为明显,其中,显著“低-低”类型主要分布在上游的四川省和云南省和贵州省;显著“高-高”类型主要分布在下游的江苏省和安徽省;显著“高-低”类型和“低-高”类型变化不大。2015年显著“低-低”类型城市主要分布上游的四川省和云南省;显著“高-高”类型城市主要分布在下游的安徽省和江苏省以及中游的湖北省、湖南省和江西省;显著“高-低”类型和“低-高”类型变化不大。

D:\论文\论文No.2\ArcGis莫兰指数\2000-2015年显著性空间关联.jpg2000-2015年显著性空间关联

2  2000-2015年长江经济带就近城镇化率空间关联类型分布

五、结论与讨论

利用变异系数、泰尔系数从地带、省域、市域3个尺度对长江经济带就近城镇化进行差异测度研究,接着从市域尺度探究了长江经济带就近城镇化空间分异演化规律。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长江经济带不同尺度就近城镇化率变异系数和泰尔指数总体表现为:市域>省域>地带级。(2)市域和省域单元就近城镇化率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3)市域尺度就近城镇化率呈现出较快的增长速度。

目前,就近城镇化空间分异研究较少,并且多侧重于单尺度。本文从三个尺度入手,一方面,研究长江经济带就近城镇化差异与尺度关系,为长江经济带研究的尺度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完善了长江经济带就近城镇化研究体系;另一方面,分析了长江经济带就近城镇化空间分异特征,为长江经济带及类似区域就近城镇化研究提供借鉴经验。但是,本文没有进一步探究就近城镇化差异形成机制,进一步探究长江经济带就近城镇化分异的形成机制是今后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熊雯.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的理论内涵、现实意义及路径选择[J].学习与实践,2016(06):11-18.

[2]赵美风,汪德根.中国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空间分异格局及机理[J].地理学报,2021,76(12):2993-3011.

[3]李强,陈振华,张莹.就近城镇化模式研究[J].广东社会科学,2017(04):179-190+256.

[4]郭玲.中国就近城镇化:基本内涵、存在问题与建设路径[J].改革与战略,2015,31(11):131-134.

[5]江孝君,杨青山,耿清格,王小艳,刘鉴.长江经济带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调发展时空分异及驱动机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9,28(03):493-504.

[6]任亚文,曹卫东,张宇,苏鹤放,王雪微.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城镇化与生态环境时空耦合特征[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9,28(11):2586-2600.

[7]陈修颖.长江经济带空间结构演化及重组[J].地理学报,2007(12):1265-1276.

[8]吴传清,邓明亮.科技创新、对外开放与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9,36(03):33-41.

[9]陈培阳,朱喜钢. 基于不同尺度的中国区域经济差异[J]. 地理学报,2012,67(08):1085-1097.


第一作者:张晓德(1998—),男,河北石家庄市,硕士,研究方向:城镇化、就近城镇化。电话:18812039446,通讯地址:天津市西青区精武镇宾水西道393号天津师范大学,E-mail:zxd98091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