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细胞癌介入治疗后增强CT和MRI影像诊断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9
/ 2

肝细胞癌介入治疗后增强CT和MRI影像诊断研究

周霞

自贡市中医医院  四川自贡  643000

【摘要】目的:介入治疗为肝细胞的主要干预方式,对比术后CT、MRI检查效果,选取优质检查方式。方法:60例(2021.04-2022.07纳入,均符合肝细胞癌诊断,均符合介入手术标准),分别采取增强MRI、CT检查,对比检查诊断效果。结果:病理检查(1月:33例、38病灶,6月:35例、43病灶,12月:37例、45病灶),增强CT扫描的1月、6月、12月准确率分别为73.68%(28/38)、74.42%(32/43)、75.56%(34/45),而增强MRI各项数据为97.37%(37/38)、97.67%(42/43)、97.78%(44/45),增强MRI准确率明显更高(P>0.05)。结论:增强MRI对肝细胞癌介入术后病灶检查的准确率更高,其具有较高的应用优势。

【关键词】介入治疗;肝细胞癌;CT;MRI;诊断符合率

肝细胞癌(HCC)为临床患病率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病情恶化速度相对较快,死亡率也相对较高[1]。诱发因素相对较多,如病毒感染、酒精性肝硬化、情绪不良等,可严重影响机体物质代谢过程,可威胁患者身心健康。确诊后,需要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介入治疗为临床主要诊疗方法,但单独采取介入手术的效果相对较低,需要采取影像学辅助手段,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达到相对较好的干预成果[2]。临床应用准确率较高的检查方式为血管造影检查,其可对身体产生较大创伤,连续使用或可损伤患者身体,因此不可重复使用[3]。临床应用频率相对较高、临床应用技术较为成熟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有CT、MRI,其也是评估后续诊疗效果的有力指标之一,但采取增强检查方式,需要使用造影剂或对比剂,其对临床检查存在一定负面影响,或可影响后续治疗,而为探究临床应用效果相对较好的检查方法,本文对比增强CT、增强MRI的应用效果,现将研究报告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60例(2021.04-2022.07纳入,均符合HCC诊断,均符合介入手术标准)。男38例,女22例,最小23岁,最大71岁,平均(53.29±6.25)岁,病程范围为1-9年,平均(6.95±1.28)年。

纳入标准部分:病灶数量小于4个;病灶直径小于5.5cm;首次采取本研究治疗方案;资料详细;肝功能损伤,但存在一定代谢能力;肾功能基本正常;无其他恶性病变;认知正常;无弥漫性病变;可接受随访者;院内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未在规定时间内复查;转院治疗者;更改治疗方案者;放弃治疗者;合并其他严重疾病者;资料缺损;精神疾病;心理疾病;沟通障碍;意识障碍;影像学检查禁忌证者;合并其他脏器病变者;分期在4期以上者;巨块型HCC;肝静脉疾病者。

1.2方法

1.2.1检查方法

CT:采取增强CT检查,根据患者文化程度,讲解检查注意事项,让患者在术前7d内不要采取相关检查项目,在检查前8小时内不要摄入水、食物,检查前30分钟、60分钟可让患者适当饮用温开水,剂量为0.5-1L,选择CT仪器,设定参数为120kV、240mA、层厚5mm、层间距5mm、视野50cm*50cm、矩阵512*512,按照常规方法,注射对比剂,选择碘海醇,一般每次1.5mg/kg,滴注速度为每秒4ml,扫描时间段(动脉期25s、静脉期70s、延迟期2-3分钟)。

MRI:采取增强MRI扫描,选择MRI仪器,讲解注意事项,安抚患者情绪,按照常规方法,注射造影剂(扎喷酸葡胺),剂量为每次0.2mg/kg,滴注速度为每秒3ml,扫描前,选择合适的参数(层厚7mm、间隔0.5mm、视野26cm*26cm-28cm*28cm、矩阵256*256,扫描时间为7秒,激励次数为2次),启动扫描时间段(动脉双期15ms、门静脉双期40s、肝实质平衡双期70s、冠状位延迟扫描180s),观察病变情况和周围血流情况,评估疗效。

1.2.2质量评估

分析检查结果准确度。

对比1月、6月、12月后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统计符合者,计算诊断准确度。

1.3统计学处理

处理软件为SPSS22.0,计数数据通过(%)以表达,施以X2检验表示检验结果,计量数据通过()以表示,施以t检验表示检验结果。

2结果

2.1结果

病理检查结果中,1月随访者有33例患者出现复发、转移情况,病灶数量为38个,6月后随访,有35例患者出现复发、转移情况,病灶有43个,12月随访中,后37例患者出现复发、转移情况,有病灶45个。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病灶准确度。相比于增强CT,增强MRI的1月、6月、12月检查准确度均更高(P>0.05)。见表1。

表1结果n(%)

组别

1月

6月

12月

增强CT检查

73.68(28/38)

74.42(32/43)

75.56(34/45)

增强MRI检查

97.37(37/38)

97.67(42/43)

97.78(44/45)

X2

8.610

9.685

9.615

P

0.003

0.002

0.002

3讨论

肝细胞癌早期症状相对较轻,无明显不适症状,患者难以意识到自身肝脏存在恶性肿瘤,因此早期就诊率相对较低[4]。随着症状加重,去医院看病时,多确诊为中晚期,病情恶化速度相对较高,需要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介入治疗为应用频率相对较高、临床诊疗效果相对较佳的干预方式,其可以有效改善病情,减缓病情进展速度,延长存活时间,且其较为适合合并静脉癌患者,其应用范围相对较广。但由于肝癌为恶化程度较高、发展速度较快的癌症,虽然介入治疗短期获取较好的效果,但术后1年内存在较高复发\转移率,接受介入治疗后,还需要采取定期到院复查,观察病变情况,及时对转移/复发患者采取针对性诊疗方案[5]

影像学检查方法为应用效率相对较高的检查方式,普通检查模式的准确率较低,难以察觉微小病变,需要采取增强CT、MRI的检查方案。这两项治疗方法也是使用频率较高的检查方法,普遍适用于介入术后复查,可为后续治疗提供更多诊疗信息,提高干预措施的针对性,可有效延长存活时间,但两者存在一定应用差异。增强CT确实可以有效反映病灶病变情况和周围血管血流动力学变化和供血情况,但肝脏病变后期呈现纤维化,增强CT的诊断准确率也随之降低,存在相对较高的漏诊率和误诊率,同时采取碘试剂,可出现碘沉积,可影响临床检验结果[6],且由于病灶周围病变影响,其假阴性率也相对较高,且CT存在较强辐射性,可对身体产生影响,短期重复性相对较低。因此增强CT在HCC介入治疗术后复查中存在较大局限性。增强MRI为新应用的检查方式,相比于CT检查,其分辨率相对较高,且可以从多个序列对肝脏进行相对全面的分析,且图像清晰度相对较高,检查图像质量高,且其结果不受碘沉积等影响,其检查准确率相对较高。本研究结果与其存在较高的一致性,增强MRI的1月、6月、12月的检查准确率均高于增强CT(P<0.05),这可能与MRI分辨率高、图像清晰度高、不受碘沉积影响有关。

总而言之,增强CT受肝纤维化、分辨率、碘沉积影响,其检验结果准确率低,增强MRI检查在HCC介入治疗术后复查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优势,其可以有效检出病灶,其检验准确率较高。

参考文献

[1]曹磊,王红红,赵港.肝细胞癌介入治疗后经增强CT和增强MRI影像诊断的对比分析[J].影像技术,2021,33(02):4-7.

[2]谢柳平,覃慧,邹异萍.肝细胞癌介入治疗后经增强CT和MRI影像诊断的价值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13):223-224.

[3]翟颖.肝细胞癌介入治疗后经增强CT和MRI影像诊断的对比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07):19-20.

[4]文黎.肝细胞癌介入治疗后增强CT和MRI影像诊断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0,11(05):117-119.

[5]石莹莹,王元喜.应用肝脏影像报告与数据管理系统诊断肝细胞癌的价值研究[J].实用肝脏病杂志,2020,23(01):98-101.

[6]罗超,闵德庆,胡达海等.肝细胞癌介入治疗后经增强CT和MRI影像诊断的对比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9,18(20):2222-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