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视域下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路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9
/ 2

大思政视域下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路径研究

朱岩

大连工业大学  116034

摘要:本文以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培养问题为背景,探讨了大思政视域下的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大思政视域下的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对于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作用,需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

关键词:大思政视域下;课程思政;思政课程;协同育人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正面临着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在这一问题上,大思政视域下的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显得尤为重要。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旨在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本文将从大思政视域出发,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内涵、特点、机制、实践探索以及成效与反思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供有益借鉴和实践经验。

一、大思政视域下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存在的不足与问题

课题组对辽宁省内10所个大学的教师和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充分考虑了层次、学科、年级等因素,力求代表的普遍性,没有任何倾向。回收有效问卷471份。通过调查发现,尽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与问题。首先,部分教师对课程思政的理解和认识不够深入,导致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的融合显得生硬,影响了教学效果。其次,协同育人机制的实施过程中,不同课程间的思政教育内容存在重复现象,不利于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思政知识[4]。此外,现有的课程评价体系侧重于知识技能的考核,对思政教育成效的评价较为模糊,不利于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持续改进。

为解决上述问题,有必要进一步深化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机制的研究,明确各课程在思政教育中的定位,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完善课程评价体系,以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有机融合,共同为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新时代人才贡献力量。

二、大思政视域下思政课程的协同育人机制

(一)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互动关系

在大思政视域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之间存在密切的互动关系。思政课程作为一种专门的政治教育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而课程思政则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各个学科课程中,使其成为教育教学的内在组成部分[1]。这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思政课程为课程思政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思政课程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可以为课程思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参考和指导,使其更加系统、科学、有效地开展。

其次,课程思政丰富了思政课程的教育教学内容。通过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其他学科课程,思政课程的教育教学内容得到了拓展和深化,使学生在不同课程中都能接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熏陶。

最后,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从单一的课程向多元化的课程体系转变,实现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

(二)协同育人的核心要素与目标

在大思政视域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核心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明确育人目标。协同育人的目标旨在培养学生具备坚定的政治信仰、良好的道德品质、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其次,优化教育资源。协同育人要求整合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教育资源,实现优势互补,提高教育效益。

再次,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协同育人需要不断探索适应时代发展的教育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最后,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2]。协同育人要求构建涵盖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完整课程体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在各个学科的全面覆盖。

大思政视域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机制旨在通过互动关系和核心要素的整合,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这一机制,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三、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实践探索

(一)教学内容整合与互补

在大思政视域下,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实践探索中,教学内容的整合与互补是关键环节。首先,教育工作者需要对各类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究,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使之与思政课程形成有机联系。其次,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兴趣,将思政教育与课程知识相结合,形成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最后,注重课程之间的知识衔接,实现思政教育的体系化,提高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

为了更好地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协同育人,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至关重要。教育工作者应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如网络、多媒体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的吸引力。同时,倡导互动式、情境式教学,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和实践活动,使学生在过程中感受到思政教育的魅力。此外,注重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将思政教育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课程评价是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效果的重要保障。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既能反映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又能评价思政教育的成效。首先,评价指标应全面涵盖课程思政的教育目标,如政治素养、道德品质、综合素质等。其次,评价方法要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3]。最后,加强对思政教育成效的跟踪调查,及时反馈教学问题,为课程改革提供依据。

在大思政视域下,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实践探索,需要从教学内容整合与互补、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完善三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以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

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成效与反思

(一)取得的成效

在大思政视域下,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首先,这一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通过将思政元素融入各类课程,使学生在专业学习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其次,协同育人机制促进了教育教学改革。教师在教学内容、方法等方面不断创新,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此外,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还有助于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在大思政背景下,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水平,以更好地为学生传道授业。

结束语:综上所述,本文在大思政视域下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需在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方面进行进一步拓展和优化。希望本研究能为我国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参考文献

[1]覃海芳."大思政"视域下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路径研究[J].[2023-11-26].

[2]王舜."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研究[J].体育视野,2021(5):95-96.

[3]杨福军.“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研究[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9.

[4]舒铖.基于"课程思政"的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研究[J].时代人物,2023(7):0177-0179.

本文是2022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高校思政专项)《大思政视域下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路径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L22BSZ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