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化浸润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中学语文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9
/ 3

用文化浸润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中学语文教学

罗华

南宁市第十四中学    广西  南宁   530021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人们的宝贵财富,同时也是人们进行教育和教学的重要资源。本文立足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厚底蕴,以中学语文教学为例,结合中学语文教学发展的客观规律,立足于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现实特征,从背景、方法和意义三个方面对中学语文教学中运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中学语文教学改革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中学语文教学;文化传承

引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是经过5000多年的发展而积淀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在中国各民族的共同努力下进行的。近年来,在国家和各级新闻媒介的积极倡导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词已逐渐深入人心。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它与人们口头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密不可分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坚持以“与时俱进”、“创造性”为核心的语文课程改革理念的前提下,在继续提倡“以典籍为本”、“以文本为本”的语文教学理念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和利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进行语文教育和教学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中学语文教育教学的背景

2012年年初,《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通知》(2011)发布,其中对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以传承和发扬中国优秀文化,提高国民自豪感和民族自豪感为主要任务1。这对我们在语文教育中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教学的探索,具有一定的政策导向意义。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实出发,当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初见成效,这为初中语文课程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由少数民族群众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与其生活、生产、学习、娱乐等活动有关的,具有代表性的传统知识、传统技艺、传统器具、传统实物、传统手工制品、传统场所等。它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口头传统,即语言这一文化载体;民俗事象、风俗习惯、节庆活动;民间传统的关于自然、宇宙的认识和做法,以及传统的手工技艺;与这些表达方式有关的文化场域,本质上是一种民族和民俗的传统文化。它集独特性、活动性、流变性、民族性和地域性于一体,是中国的“活化石”。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起,中国相关的学者和专家们就展开了一场对遭受现代工业文明破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工作。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自上而下,从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出发,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

截止2011年底,全国共完成了约87万件“世界遗产”的普查工作,共确定了1219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有36项列入了联合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和“世界濒危物种”名单,确定了1488位“世界遗产代表性传承者”,确定了11个国家级别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这些数据既表明了我们在“世界遗产保护”方面所付出的巨大努力,也表明了我们所取得的可喜成果,也为我们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世界遗产资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现实的保障。从中学生心理发展的角度出发,相对于小学生,他们的心理发展已经比较成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解力和认知力。

此外,中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这是一个获取知识,拓展思维,开阔视野,定位人生,提高自我的关键时期。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利用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不同的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正如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中所说,学习语言并不仅仅是为了运用它,而是为了了解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文学艺术,不同的习俗。初中语文课程利用文化遗产资源,能为学生营造一个完整的、多维的文化环境。在中学语文教育中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教学,既要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又要符合中学语文教学的原则,更要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为基础。正如《儿童权利公约》所说的那样,教育应使孩子们“尊重多元文化,但不能消极地接受,而要积极地、热情地、相互尊重不同的文化。因此,中学语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也应以此为依据。

二、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中学语文教育教学的方法

(一)民间风筝:跃动课堂的文化之旅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可以将民间传说、故事、民俗活动、节庆礼仪和传统手工艺等作为教材,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材中进行两方面的尝试:一是在讲授古典名著时,除了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手段之外,还可以进行与之有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讲授和评价;二是在讲授《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志异》《楚辞》中的人物、故事、传说等作为教学资源2

在鲁迅小说《风筝》的教学中,通常情况下,老师更注重于指导学生对其创作时代、社会背景的理解和把握;在这里,我们可以介绍和扩展一下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的传统风筝。从风筝的历史渊源、风筝的制作工艺、风筝的继承与发展等方面进行阐述,并以此为切入点,运用情境法,从事物到人物,使中学生与作家产生了一种亲切感,并在对风筝制作工艺的好奇心的驱使下,进一步领悟了本文的深刻内涵。另外,通过学习风筝技艺、体验风筝习俗、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调研等方式,加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使他们能够将所学的内容和对风筝的理解用自己的话说出来。这样不仅可以避免传统的灌输式的课堂教学,而且可以充分利用中学生叛逆、反常规的学习心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增加他们在语文课上的参与程度。

(二)跨文化融合:古典名著与现代解读的魅力

在讲解古典名著的同时,结合现代对古典名著的诠释,培养学生在跨文化语境中的创造性思维。

例如,在《木兰诗》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与中国有关的木兰传说,使学生体会到中国民间文化的博大精深;美国迪斯尼《花木兰》是一部优秀的动画作品,在教学中运用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有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在教学实践中,《花木兰》动画所带来的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不仅可以改变初中生对传统文化资源的陈旧观念,也可以改变初中生对语文学习的“无用论”态度。此外,透过《木兰诗》与动画《花木兰》的比较,让同学们以自己的亲身经验,畅谈自己对于动画产业的见解,藉此培养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以及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并为同学们日后的学习与发展播下一颗希望的火种。可以说,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教学是一种多方面的实践。对于初中语文课程来说,利用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乡土性的,可以丰富初中语文的教学内容,突破传统的教育模式,营造生动的教育氛围,让学生体验到活态的文化的迷人之处,从单一的“课程”向“课程”多样化发展,从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被动思考,向教师指导、学生在好奇心的驱动下主动观察、思考、实践模式转变。传统的语文教育注重语感和语言运用,却有时忽略了文化认知,导致学生对某些文化了解不深。通过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弥补这一不足,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文化,并使他们的文字表达更具深度和丰富性。在语文教学中,以学生身边的活态的、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结合文本进行讲解,不仅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体味和感受到本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能培养学生的“文化身份”,有助于学生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更好地接受多元文化教育,更好地认识和感受到世界各地的文化差异。此外,透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亦可提升中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参与积极性及对文化的认同感。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展现了我们民族的独特精神和传统价值。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变迁,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逐渐失去。因此,在初中语文课堂引入这些文化元素,不仅能让学生更了解传统文化,也有助于培养他们对文化传承的认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这些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个有效的方法。多媒体技术能生动地展现传统文化,比如视频、图片和声音等方式,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文化的兴趣,并促进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以广西为例,位于中国南部的壮乡山水之间,拥有着丰富的文化历史和独特的物质文化遗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广西的物质文化遗产如同她的山水风光一般令人赞叹。桂林的漓江,阳朔的十里画廊,柳州的鱼峰山,贺州的姑婆山等自然景观让人流连忘返。广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丰富多彩。壮族的歌舞、苗族的银饰工艺、侗族的木结构建筑技艺等都是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实物展示、现场体验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亲身感受广西的文化遗产。例如,通过欣赏刘三姐歌谣的音乐视频,学生可以领略到壮族音乐的优美旋律和深刻内涵;通过模拟制作银饰工艺的过程,学生可以感受到苗族人民的智慧和创新精神;通过参与侗族大歌的合唱表演,学生可以体验到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团结精神。此外,课堂互动活动也促进了师生和同学间的互动。学校可以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与传承人面对面交流学习,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这样的活动不仅丰富了学习体验,也促进了师生之间及同学间的合作与交流。通过亲身体验,学生能更深刻地感受和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为其未来的文化传承贡献力量。例如,在传授传统手工艺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剪纸、泥塑等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活动。这种亲身体验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领会传统手工艺的技巧和特点,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另外,讲授传统舞蹈时,教师也能组织学生学习并表演民族或民间舞蹈。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能更深入地理解传统舞蹈的韵律和表演技巧,同时也提升了他们的舞蹈表演能力和舞台魅力。这种课堂互动活动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还促进了师生之间以及同学之间的交流和合作。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仅学到了知识,更培养了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中学语文教育教学的意义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和传承角度来看,国家教育是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和传承的主要方式,也是培养青年人才的主要途径。近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不少地区的中小学都把具有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了教科书;文化部也正与教育部及其他相关单位进行磋商,希望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国家教育的范畴,并持续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教室、教材及校园的活动。这一系列的行动,符合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也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质。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保护”是指确认、归档、研究、保护、传承、宣传、推广、传承(以正式和非正式的方式)和复兴等方式,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持活力的措施,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各方面的确认、归档、研究、传承和复兴

3

维系其活力,使其不断传承、发扬光大,这是文物保护的初衷。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继承的探讨,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融入到初中语文新课标的教学之中,是对传统文化遗产进行继承的一种重要尝试。如何将非物质文化资源科学地应用于中学语文课堂,仍需进一步探讨其规范、合理的运行机制,在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上进一步深化对其有效途径和方法的探讨,从而为构建多层次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强化与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有机整合,奠定更为规范、合理的学术基础。

结语:本文讨论了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里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资源。通过引入这些文化资源,能让课程内容更生动,也会让学生对文化更感兴趣。特别是考虑到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能力,这种教学方法具有显著的实践意义。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语文教学,并提供了实际操作的建议。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教学不仅能扩展学生的视野,还能增加他们对文化的认同感和参与度。该研究可以帮助建立更丰富多样的语文教学模式,也促进了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参考文献

[1] 王晓燕."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中职语文教学中[J].读与写(上,下旬), 2021, 018(014):13.

[2] 李怀梅.浸润传统文化经典——在语文教学中积淀传统文化内涵的思考[J].魅力中国, 2021(35):0076-0078.

[3] 郭新戈.地方文化资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以兰州水车文化教学活动为例[J].甘肃教育, 2022(8):5.

作者简介:

罗华(1978—),女,汉族,广西柳州人,广西南宁市第十四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南宁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班主任,南宁市第十四中学班主任导师、语文备课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