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实读写思,让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生根发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02
/ 2

抓实读写思,让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生根发芽

于永萍

青岛崂山区海尔路学校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的各项基本能力,而阅读和写作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关键性内容。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尤其小学阶段指导学生开展文本阅读,除了有助于学生阅读水平的提升以外,还能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文本写作手法和写作情感的融入,并且在此基础上由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更深入的探究,当然,具体的探究内容理所当然地就成了学生的写作。

关键词:抓实读写思;核心素养;小学语文;策略

引言

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不仅丰富了教师的教学理念,而且也能有效完善传统教学理念存在的不足之处,促使学生得到更为科学、有效的培养。教师在教学中融入核心素养理念,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并能激发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更利于人才的养成。基于此,语文教师要深刻认识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提高对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注度,潜心研究教学方法,并落实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核心素养培养对小学语文教学的积极意义

1.1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

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是非常必要的,离开语文知识的能力培养无异于空中楼阁,无法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应有的作用。小学阶段的语文基础知识主要为汉字音形义的理解、基本的语法与修辞、常用的段落和篇章结构、基本的阅读与写作方法等,这是语文教学以及核心素养培养绕不开的一个话题。所以,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掌握,二者之间有着相辅相成,互为辅助的关系,在提高学生素养的同时,学生的语文知识掌握程度也能够得到提升。

1.2深化学生的文化素养

语文教科书中有很多优秀的文化内容,教师合理利用这些资源,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这具体表现在,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欣赏汉字的形象美,感悟到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领略到古人智慧。同时,在核心素养的导向下,教师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明举止,使学生在与他人交往时能够根据不同的场合使用合适的措辞,既要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也要尊重、倾听他人的观点,既要肯定他人的优点与长处,也要勇于面对自己的不足,做一名有深厚文化素养、有素质的学生。

1.3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学生对语言的运用能力与语文思维能力是在其已经掌握了必要的知识基础上,获得的能力发展与提升,这也需要学生积累足够的语文知识,才能更好地活化语文思维。语文教学的主要表现形式为教师通过一篇篇范文的学习,来让学生完成对字、词、句、修辞手法等方面的积累,当学生阅读与理解大量的感性语文材料后,往往能够在量的基础上达到质的飞跃,从单纯对知识的掌握转变为将其应用到实际中的能力。

2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2.1教学观念与新课改要求不符

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具有明显的低效特征,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另一方面,教师过多地关注信息的传递,忽视了对学生一般语言能力的培养。根据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学应以人为本,充分关注学习者的发展”。然而,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偏爱讲授法,甚至忽略了与学生的互动,只关注节省时间,而没有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2教学内容依然局限于教材中

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很多,而教学内容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在语言基本功方面,教师需要根据但不限于课本,形成适当的“教学理念”,并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拓展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但是,由于教师对学科知识概念的曲解,还没有摆脱传统的“学科知识方式”,继续将语文教学的内容局限于学科知识,因此,小学课堂上的语文教学变成了学科知识讲座,只有一个枯燥的教学内容,难以满足学科知识教学的要求。

2.3教学评价模式滞后

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不重视形成性评价,不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思维和兴趣的发展。同时,教师仍然把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参考,不重视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表现、学习习惯、思维发展和作业情况,这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3抓实读写思,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应用策略

3.1把握课堂主阵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最佳场所,要求教师充分利用好课堂时间,不仅要在课堂上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重加强学生语言能力的锻炼,以更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基于此,教师需要深入研读教材,并结合学生实况科学设计教学活动,以使学生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确保充分发挥好课堂的主阵地作用,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3.2引导学生提问,反馈思维品质

语文学习是一项思维活动,学生只有积极思考,才能跟上课堂教学的节奏,也才能够理解知识和提高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评价,不仅仅可以从学生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着手,还可以从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着手,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更需要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品格。教师在思维能力目标导向下的课堂反馈过程中,要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提问,通过学生所提出问题的质量来评价学生的思维能力。

3.3利用信息技术拓展教学

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与传统教学相比,在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教学,还可以有效延伸和完善教学内容。使用信息技术可以通过直观的视频或图像支持学生理解信息,大大降低了理解的难度,如果讲解的风格更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可以更好地抓住学生的兴趣,保证学生对课程的参与。

3.4注重德育,塑造学生的高尚品格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教师除了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之外,还要深挖教材中的德育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使学生获得道德品质方面的塑造,成长为一个具有高尚品格的人。与此同时,小学生的年纪较小,其人生阅历与社会经验比起成年人来说不足,往往缺少判断是非的能力,他们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经常按照自己的心意行事,不会充分考虑他人的想法与感受,容易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伤害到他人。所以教师要承担起培养学生道德素质的重任,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挖掘教材中合适的课文内容,通过让学生感受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联想到现实生活中自己应该怎样去做,从而让学生成长为一个道德品质高尚的人。

3.5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必须结合自身教学思路不断创新,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力度。只有在教师保证积极学习的基础上,方才能够保证学习过程紧跟时代步伐,并且能保证教学过程与学生协同并进。当然,在小学语文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还要求语文教师需适当地采取较之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来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以更进一步地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6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实施道德教育

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加大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传播传统文化的力度,继而有效地提升其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并且深化其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感受。为此,对小学语文教师而言,第一步,要先在基本的识字、写字的基础上深度融入传统文化的内容。课堂上,教师可以借助动画来给学生呈现这些内容,以使学生在深度学习生字的同时,又可以深刻理解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不仅如此,还能让学生在掌握正确的坐姿、写姿的同时,写好中国字,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继而走好后续人生当中的每一步路。

结语

实现读写一体化教学,不仅仅是对教学模式的创新,同时也是新课标对于学生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基本要求和核心目标,而对于这一目标的有效落实则恰恰在于能够将读和写有机结合起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或采取情境教学法,或指导学生分小组进行合作教学,亦或者是能让学生融入实践活动当中去,或将课堂教学与灵活的课外阅读方式有机融合起来,以全方位促进学生阅读和写作兴趣的培养提升,并且在此基础上不断培优提升小学语文阅读写作教学的质量,使读写课堂开出花来,全面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梁少军.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高效教学的策略探究[J].读写算,2022(05):109-111.

[2]张婧伟.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优化策略[J].读写算,2022(5):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