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肠内营养干预对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营养状况及预后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03
/ 2

早期肠内营养干预对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营养状况及预后的影响

莫军

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   消化内科 广东省湛江市   524000

【摘要】目的 分析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实施早期肠内营养干预对患者营养状况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8年6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80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组研究,对照组(n=40)开展常规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n=40)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和预后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营养指标BMI、TSF、IgA、ALB、IgM及肝功能指标TBil、ALT、AST、A/G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有利于促进患者更好更快恢复,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护理干预;早期肠内营养支持

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是主要是门脉高压性胃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肝源性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糜烂等所致急性出血,具有出血突然、病情发展快、出血量大等特点,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有报道称,肝硬化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后,体内多种营养物质代谢异常,容易导致患者营养不良,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维持肠道黏膜结构、功能的完整性,从而改善患者预后[1]。本研究就对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开展早期肠内营养干预,并观察其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6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为(52.55±8.69)岁,肝硬化病程2~10年,平均病程为(5.36±1.74)年,观察组40例,女15例,男25例,年龄36~69岁,平均年龄为(51.38±8.24)岁,肝硬化病程2.5~11年,平均病程为(5.81±1.92)年,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纳入与排除

纳入标准:(1)经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确诊为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2)患者可正常交流沟通。

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心肾功能不全者。(2)其他原因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者。(3)临床资料保存不完整者。

1.3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取内镜下止血治疗,并给予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包括监测生命体征、心理疏导、健康宣教、饮食指导、并发症预防等常规护理措施[2]。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早期肠内营养干预,具体为:(1)干预前,首先要准确评估患者病情,观察生命体征、血流动力学,无肠内营养支持禁忌证后才能在术后12h给予肠内营养干预,常规留置胃鼻管,以鼻饲方式进行营养支持,给予肠内营养混悬液,初始剂量为1000kcal/d,输注速度为100mL/h,在输注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防止发生不良反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逐渐增加营养混悬液剂量,使其满足患者身体需求。(2)早期肠内营养干预前,护理人员应先为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早期肠内营养干预的方法、措施、效果及不良反应等,通过宣传手册、视频等方式提升其认知,消除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患者的重视度及配合度。(3)输注过程的护理。营养液输注过程中的营养泵及管道护理,注意观察营养管道长度,防止出现牵拉、堵塞、折叠、移位等现象。同时,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注意口腔黏膜变化,清洁鼻腔、口腔、固定部位皮肤等,防止发生误吸、恶心呕吐等不良症状,一旦出现异常情况,需立即报告医生进行有效处理,两组患者均连续护理两周[3]

1.4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营养状况、肝功能变化等。营养状况指标包括:体重指数(BMI)、三头肌皮褶厚度(TSF)、血浆白蛋白(ALB)、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肝功能指标包括: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蛋白/球蛋白比值(A/G)。

1.5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所得数据采用SPSS 22.0行专业统计学分析,营养状况指标、肝功能指标等计量资料以±s”表示,t检验,差异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营养指标变化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各项营养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项营养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各项营养指标变化比较(±s

组别/例数

时间

BMI(kg/m2

TSF

(mm)

ALB

(g/L)

IgA

(g/L)

IgM(mg/L)

对照组(40)

干预前

19.31±2.68

10.26±1.32

33.52±3.71

0.58±0.13

280.34±75.49

干预后

20.69±2.41a

12.43±2.62a

35.81±3.96a

0.92±0.23a

361.52±81.33a

观察组(40)

干预前

19.44±2.17

10.51±1.19

33.67±3.29

0.61±0.11

282.16±72.65

干预后

22.83±2.95ab

15.79±2.84ab

39.15±3.22ab

1.45±0.38ab

480.19±85.47ab

注:a与干预前比较,P<0.05,b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肝功能指标变化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各项肝功能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项肝功能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各项肝功能指标变化比较(±s

组别/例数

时间

ALT

(U/L)

AST

(U/L)

TBil(μ mol/L)

A/G

(g/L)

对照组(40)

干预前

14.05±3.15

130.26±37.32

53.12±9.71

0.71±0.21

干预后

10.58±1.41a

82.43±32.62a

25.61±2.46a

1.12±0.33a

观察组(40)

干预前

13.93±3.25

131.52±35.92

55.49±8.28

0.72±0.11

干预后

8.11±1.21ab

60.54±30.71ab

16.15±2.31ab

1.54±0.48ab

注:a与干预前比较,P<0.05,b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肝硬化是慢性进行性疾病,病程长,容易形成弥漫性肝损害,严重危害患者身体。肝硬化早期,患者的肝脏代偿功能尚未明显降低,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发展,肝硬化后期,肝脏代偿功能异常,表现出肝功能损害症状及门脉高压症状,可累及身体各系统,引发多种严重并发症,最常见的就是上消化道出血,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因其发病突然、出血量大、病情危重等特点,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临床上,主要采用内镜止血治疗[4]。邵君[5]等研究认为,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由于长期受疾病影响及出血后禁食时间较长,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患者营养状况对术后再出血、死亡存在相关性,因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干预显得尤为关键。

本研究中,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与常规护理基础上早期肠内营养干预(观察组)进行对比,结果提示,干预后,观察组的营养状况各项指标变化显著优于对照组,且肝功能指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说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早期肠内营养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促进肝功能恢复,有利于预后效果。丁兆艳[6]等研究表明,早期肠内营养干预,可满足机体营养需求,改善机体营养状况,在早期肠内营养干预中,同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健康宣教缓解患者紧张恐惧等负性心理,提高依从性,从而有效减少应激反应。朱云红[7]等研究中,在早期肠内营养干预过程中,还对营养管、口腔、鼻腔、呼吸道进行全面护理,有效减少营养管堵塞、感染、等不良反应,确保营养物有效供给,减轻胃负担,降低再次出血发生风险,有效促进康复及改善预后,与本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

综上所述,肠内营养是有效的营养补充方法,可快速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增强免疫力,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早期肠内营养干预,不仅有效降低再次出血的风险,还能为机体及时的提供充足营养,促进肝功能恢复。

参考文献

[1]高琦.肠内营养对肝硬化患者营养状况、肝功能和凝血机能的影响[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9,36(02):115-118.

[2]孔令甲,齐有涛,金世禄,等.含乳清蛋白的支链氨基酸型肠内营养剂对肝硬化患者营养状况及肝功能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23):16-17.

[3]陆佳,罗庆莲.早期肠内营养干预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6,37(04):1021-1022.

[4]黄政,胡伟,贾业贵.肝硬化出血患者营养状况分析及早期肠内营养护理[J].西南国防医药,2018,5(6):172-173.

[5]邵君,石君惠.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干预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17):173-175.

[6]丁兆艳,魏婧,薛茹芸.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及护理干预对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营养状况及预后的影响[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9,28(01):228-229.

[7]朱云红,吴雷,何波,等.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营养状况与临床结局的关系[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7,01(v.22):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