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社区不良事件现状及护理干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03
/ 3

老年社区不良事件现状及护理干预

盛佳燕

上海市奉贤区四团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部    201412 

【摘要】目的 探究老年社区中不良事件发生的现状,并基于此提出护理干预措施,以此来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方法 将我院2020.1-2023.10入住老年社区的145例老年人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统计2020.1-2021.11老年社区72例老年人发生不良事件的情况(对照组),并根据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开始于2021.12对入住的73例老年人开始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实验组),对比护理干预前、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2020.1-2021.11入住老年社区的72例老年人中烫伤、摔跤、噎食、压力性损伤、导管、用药错误以及漏发药数各有6例、18例、1例、16例、2例、1例和1例,在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后,2021.12-2023.10入住的老年人各项不良事件数均少于对照组,其中,烫伤、摔跤以及噎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中不良事件发生在早晨的例数最多,其中,在早晨、晚上差异数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卫生间、房间是发生不良事件较多的地方,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可降低老年社区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从而可有效提升老年社区的服务质量。

【关键词】不良事件;护理干预措施;现状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我国老年人的数目逐渐增加,据报道,老年人在我国的总人口中占比较大,其约有15.5%,其中,老年人口的生活问题以及照料问题也随之凸显[1]。目前而言,老年社区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家庭养老的压力,能够保证社会资源的最大化发展,其中,医院与养老结合的老年社区最为突出,其不仅可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的养老生活服务,还能够对其进行预防、治疗、护理等医疗服务,具有双重作用[2-3]。但是随着对老年人口以及老年社区的深入了解,发现不少老年人易出现摔跤、压力性损伤等情况,这不由得引起老年人的家属以及社会公众的关注[4]。为了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老年社区的服务态度与质量,本文在老年社区中加强护理干预措施,以了解护理干预措施在不良事件发生上的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共选择了145例老年人进行相关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20.1-2023.10入住老年社区的145例老年人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2020.1-2021.11老年社区72例老年人作为对照组,另将2021.12-2023.10入住老年社区的73例老年人作为实验组。对照组中,男45例、女27例,年龄63-77(70.46±6.56)岁,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高中及以上各有50例、22例。实验组中,男48例、女25例,年龄65-75(70.59±4.32)岁,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高中及以上各有51例、22例。两组老年人基本资料基本一致(P>0.05)。

1.2方法

对2020.1-2021.11入住老年社区的72例老年人发生的不良事件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不良事件主要有摔跤、走失、压力性损伤、噎食、烫伤等其他不良事件,而后针对不良事件发生的种类、地点以及时间等进行统计,在此基础上形成护理干预小组,对2021.12-2023.10入住老年社区的73例老年人进行干预,具体护理干预措施如下:(1)成立护理干预团队,对所有成员进行培训,所有成员均需要了解老年人易出现不良事件的情况,并掌握预防性措施,加强高危因素的监测;(2)完善风险预防措施:首先对入住的老年人压力性损伤、自理能力、心理状态等情况进行评分,有针对性的展开预防措施,定期检查老年人居住环境中的危险因素,标识危险标志,保证社区24小时有人值班;(3)针对性细节干预:关于烫伤:给予其热水袋的水温度不必过高,旋紧热水袋的旋钮,提醒老年人饮水小心,避免烫伤。针对摔跤:增强老年人的安全意识,叮嘱老年人行走小心,告知其起床时动作幅度不必过大、过快,夜间起夜时应当有护理人员陪同,在卫生间安装扶手与防滑垫。关于走失的预防:加强监督与监控,建立出入登记制度,在老年人离开社区时需要签字与请假条,并有家属及其护理人员陪伴,同时,为老年人制定卡片,其内容主要有老年人的姓名、居住地址、电话号码等内容,叮嘱老年人随身携带。关于噎食:叮嘱老年人吃饭时要细嚼慢咽,在吃鱼肉时要注意鱼卡等。关于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对于长期卧床的老年人而言,需要定期为其按摩、翻身,帮助其调整体位,协助其进行被动运动,并定期清洁、更换床单等。

1.3指标    

(1)对比不良事件发生种类情况:跌倒、噎食、压力性损伤、走失、烫伤以及其他等。

(2)对比不良事件发生时间情况:早晨、中午、下午、晚上。

(3)对比不良事件发生地点情况:卫生间、餐厅、户外、房间以及走廊等。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3.0软件分析及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х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老年人不良事件发生种类情况

对照组中显示,烫伤、摔跤、噎食、压力性损伤、导管、用药错误以及漏发药数各有6例、18例、1例、16例、2例、1例和1例,摔跤数最多,相比较而言,实验组老年人不良事件数总数少于对照组,其中,烫伤、摔跤以及压力性损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 1 两组老年人不良事件发生种类情况比较(х2,例)

组别

烫伤

摔跤

噎食

压力性损伤

导管

用药错误

漏发药

对照组(n=72)

6(8.33)

18(25.00)

1(1.39)

16(22.22)

2(2.78)

1(1.39)

1(1.39)

实验组(n=73)

0(0.00)

6(8.22)

0(0.00)

7(9.59)

2(2.74)

0(0.00)

0(0.00)

х2

6.346

7.390

1.021

4.335

0.001

1.021

1.021

P

0.012

0.007

0.312

0.037

0.989

0.312

0.312

2.2对比两组老年人不良事件发生时间情况

两组中不良事件发生在早晨的例数最多,其中,在早晨、晚上差异数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 2 对比两组老年人不良事件发生时间情况(х2,例)

组别

早晨

中午

下午

晚上

对照组(n=72)

22(30.56)

5(6.94)

3(4.17)

15(20.83)

实验组(n=73)

3(4.11)

4(5.48)

2(2.74)

6(8.22)

х2

17.767

0.134

0.222

4.657

P

0.001

0.715

0.638

0.031

2.3对比两组老年人不良事件发生地点情况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中各项不良事件发生地点的例数均较少,其中,卫生间、房间是发生较多的地方,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 3 对比两组老年人不良事件发生地点情况(х2,例)

组别

卫生间

走廊

餐厅

房间

户外

对照组(n=72)

19(26.39)

5(6.94)

4(5.56)

15(20.83)

2(2.78)

实验组(n=73)

6(8.22)

2(2.74)

2(2.74)

5(6.85)

0(0.00)

х2

8.387

1.395

0.725

5.961

2.056

P

0.004

0.238

0.395

0.015

0.152

3讨论

随着老年人口的逐渐增多,各种养老机构与老年社区受到广泛关注,其可以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全面、专业的养老服务,不仅包括健康管理服务,还包括生活照料服务以及医疗护服务等多项服务,能够为老年人的养老生活提供保障[5]。但近年来的研究报告显示,少部分老年社区因看管不到位等易造成各种不良事件,如摔跤、噎食等,如果没有及时获得干预,则会诱发不良结局,如噎食会造成患者呼吸不畅,进而易出现呼吸困难等,所以,全面保证老年社区的管理模式,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尤为重要[6]

本文结果显示在老年人发生的不良事件中,烫伤、摔跤、噎食、压力性损伤、导管、用药错误以及漏发药等事件发生较多见,其中,摔跤率极高;同时,本文结果显示在护理干预措施实施后,老年人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这说明护理措施的应用能够降低老年人不良事件的发生。对此进行分析:对于老年人而言,因年龄较大,所以,易合并患有各种慢性疾病,其神经功能异常情况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严重,大脑功能、视听力功能等也会随下降,身体各项机能均降低,平衡性障碍,所以,极易受到外界或者自身的影响而发生摔跤[7]。但是,在本次护理干预措施中,有针对各项不良事件制定干预性措施,如对其摔跤等情况进行评估,在卫生间与房间安装防护栏、安装报警系统等,这些均可有效避免老年人出现不良事件。同时,本文结果还显示,早晨与晚上是发生不良事件较多的时间段;考虑到其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晨起后,老年人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且特别是刚起床时,老年人的神经意识尚不清晰,生命体征尚不稳定,极易发生各种不良事件。另外,本文结果还显示卫生间与房间是老年人发生不良事件的重点场所,这是因为卫生间是老年人生活洗漱的重要场所,其中有大量的水分,当其洒落在卫生间地上时,使得地面较滑,故易导致老年人滑倒,发生不良事件[8]。在护理干预措施后,实验组在任何时段、任何地点处发生的不良事件均减少,这是因为护理干预措施是针对不良事件制定的,具有针对性,且有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能够提升其护理水平与应急能力,进而可保证其积极服务于老年人,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9]

综上所述,老年社区中老年人中最易发生摔跤、烫伤等事件,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可有效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故在今后老年社区中,应大力实施护理干预措施,保证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詹雪梅,胡兴.医养结合型老年公寓不良事件现状及护理对策[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13):2359-2361.

[2]罗娅婵,孔令娜,吕琼,等. 中国社区老年人潜在不适当用药发生率及相关因素的Meta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2023,26(13):1605-1612.

[3]曹依丽,陈燕华,于海侠.住院老年精神障碍患者衰弱现状及与跌倒的相关性分析[J].上海护理,2022,22(9):46-49.

[4]黎晓艳,华先妹,陈爱英,等.社区主要不良心脏事件高危者院前延迟行为意向调查[J].护理学杂志,2022,37(7):82-85.

[5]许文馨,黄欢欢,王俊,等. 社区居家失能老年人吞咽安全科普作品的设计及制作[J]. 中华护理杂志,2022,57(16):1976-1983.

[6]李莉,鲍翠玉. 城区老年人社区护理服务需求及供给调查研究[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2023,37(3):241-244.

[7]李微微.某妇幼专科医院护理不良事件54例回顾性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18):155-156.

[8]陈秀玲,董如雪.责任制整体护理在医养结合居家养老模式中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21,31(6):109.

[9]孙领燕.社区老年人护理计划干预对社区老年人认知功能、跌倒风险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23):4406-4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