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教育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04
/ 2

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教育的研究

周佳琴

永德县第一完全中学 云南永德677600

摘要绿色化学理念是指在化学研究过程中,尽可能降低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与破坏,并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节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绿色环保意识,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通过渗透绿色化学理念来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提升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化学;绿色化学;渗透策略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也是提高学生化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绿色化学理念进行深入解读和分析,并通过与高中化学核心素养进行有效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水平。

、开设微型实验,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意识

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绿色化学意识,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绿色化学理念的价值,在实验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微型实验是指以微型仪器为基础,用较小的药品来完成实验的方法。微型实验具有操作简便、节约药品、污染小等优势,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可以开设微型实验。例如,在进行"钠与水反应"实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进行相关操作练习,并将微型实验引入课堂。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好一只试管,将一枚小灯泡放在试管的底部。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试管的底部有没有气泡产生,并让学生将试管倒扣在桌面上,然后观察试管底部的气体是否明显地排出。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在试管底部会有少量的气泡产生,并会出现明显的颜色变化。紧接着教师再引导学生对小灯泡进行加热处理,并让学生观察加热后的气体颜色是否发生了变化。最后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加热后气体的颜色变化不明显。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对"氯化钠和水反应"实验进行微型化处理。教师将一只试管放入到装有氯化钠溶液的水中,并用一根小铁棒将试管固定住。然后让学生观察试管底部是否有气泡产生并将其倒扣在桌面上。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产生气体的原因,并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实验来发现"氯化钠和水反应"中产生气体的原因是什么。通过微型化实验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体验到绿色化学理念所带来的优势,也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

、创设化学情境,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可结合教材内容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深入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例如在"二氧化硫的性质"这一章节中,教师可以设置情境,让学生思考二氧化硫性质与哪些因素有关?让学生思考二氧化硫性质与哪些因素有关?通过创设化学情境,将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让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主动探究、解决问题。在开展"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的实验时,教师可以创设"硫酸铜和硫酸银的反应"这一情境,让学生观察水浴加热时产生的现象,并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来验证硫酸钙和硫酸铜的反应是否会产生二氧化硫。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和交流,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硫酸钙和硫酸铜在加热时会生成二氧化硫?通过探究实验来检验二氧化硫是否会产生。在进行"二氧化硫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时,教师可以创设"SO2与水蒸气反应"的情境,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验证二氧化硫是否会产生。通过开展这些活动,让学生从化学实验中去寻找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加强对实验的重视,树立绿色化学理念

高中化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实验是提升学生化学学习水平的重要手段,但同时也会造成污染,因此教师要重视对实验的重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三化"原则:微型化、绿色化、少人化。"三化"原则是指实验操作要尽可能简单化,防止学生产生错误的认知;实验材料要尽量选择常见材料,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实验过程中要减少试剂用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例如,在"浓硫酸的性质"这一节课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设计"浓硫酸稀释"的实验,利用稀硫酸的腐蚀性与浓硫酸的化学性质来证明浓硫酸具有较强的腐蚀性。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出一套合理的方案。学生们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来进行设计,比如利用矿泉水、食盐与肥皂水来做实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让学生能够通过自主思考来完成整个实验。学生们可以充分发挥想象能力与动手能力,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进行实验,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构建绿色化学模型,加深学生理解

高中化学教材中所涉及的绿色化学理念多是从宏观上对其进行讲解,使学生对绿色化学理念产生较大的兴趣,但教师应从微观层面构建绿色化学模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绿色化学理念,从而使学生的绿色化学理念能够得到有效渗透。例如,在讲授"元素周期律"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构建绿色化学模型。教师可将"硫元素"和"氧元素"等元素与"碳、氮、氢、氧"等元素进行结合,并通过对物质性质的对比分析,帮助学生形成绿色化学模型。例如,在讲解"硫元素"与"碳、氮、氢、氧"等元素结合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这些物质的性质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将这些物质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绿色化学模型。例如,在讲解"金属与酸反应"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生活中的一些常见垃圾。例如生活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对这些垃圾进行分类。如废纸可回收再利用;塑料制品可降解;玻璃制品可回收再利用;金属类垃圾可回收再利用等。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通过对生活中的各种垃圾进行分析和研究,帮助学生形成绿色化学模型。如生活中常见的铁钉、铁丝等金属制品。通过构建绿色化学模型并结合实际分析生活中的各种常见金属制品及应用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绿色化学理念。

总而言之,高中化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势在必行。教师要充分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绿色化学理念进行渗透,使学生能够掌握绿色化学的相关知识,同时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此外,教师要积极更新教学观念,通过开展实践活动、开设兴趣班等方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绿色化学知识。

参考文献

[1]韩福财 绿色化学思想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渗透-以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为例[J]智力2022(12)15-16

[2]江文珍 让"绿色"的魅力洋溢化学课堂 --论绿色化学理念在高中化学课堂的渗透[J]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0(09)33-34

[3]徐新钡 绿色生态的重要性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绿色化学理念的渗透作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8(05)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