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护理预防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05
/ 2

集束化护理预防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吴西东

陆军第九五八医院401320

摘要:目的:研究集束化护理在预防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骨科手术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法进行观察。其中40例患者采用传统护理方法,作为对照组;另外40例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方法,作为干预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的护理措施,干预组患者在传统护理基础上,增加了集束化护理方法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在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对照组中有10例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25%;而干预组中只有2例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5%。集束化护理方法能够有效预防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结论:集束化护理方法在预防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具有显著的效果。在床位抬高、活动床位、肢体被动活动等传统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增加集束化护理方法,能够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骨科;下肢深静脉血栓

引言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骨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为了有效预防这一并发症的发生,集束化护理方法应运而生。本文探讨集束化护理方法在预防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有效性。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对比观察,分析集束化护理方法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集束化护理方法能够显著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本研究将为骨科手术后患者的护理提供指导和参考,促进更好的康复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骨科手术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法进行观察。其中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外40例患者作为干预组。纳入标准:1.年龄在18岁以上的患者;2.患有需要进行骨科手术治疗的疾病,如骨折、骨肿瘤、关节置换等;3.患者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年龄在18岁以下的患者;2.患有其他严重的系统性疾病,如心脏病、肝肾功能不全等;3.存在对手术药物过敏史;4.存在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影响参与研究的能力;5.患者拒绝参与研究或无法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的护理措施,干预组患者在传统护理基础上,增加了集束化护理方法,具体如下:

(1)多学科团队合作:通过医护人员、营养师、物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等多学科的协作合作,制定针对患者个体化的综合护理方案。这些专业人员通过互相协作、沟通和共享信息,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护理服务。(2)谐调护理:谐调护理是集束化护理的核心内容之一,旨在提供有机、协调一致的护理服务。医护人员通过规范化的流程、标准化的操作和科学化的管理,确保患者在不同环节和阶段得到连贯、无缝的护理服务。(3)个体化护理计划: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和需求,制定个体化的护理计划。这包括对患者的基本生活护理、营养支持、药物治疗、康复训练等方面的计划安排,以满足患者的各项需求。(4)信息化管理系统:通过引入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对患者信息的集中管理和共享。医护人员可以通过系统获取患者的健康信息、治疗记录等,以及进行交流和协作,提高护理质量和效率。(5)持续教育和培训:为医护人员提供相关领域的培训和持续教育,提高其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这有助于医护人员更好地执行集束化护理方法,并不断优化和改进护理实践。(6)患者教育和自我管理:通过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和教育,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疾病知识,学习自我管理技能,提高生活质量。医护人员可以提供关于疾病预防、治疗和康复的信息,指导患者进行自我监测和药物管理,以及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康复训练和生活方式改变。(7)质量评估和改进:建立有效的质量评估机制,对护理服务进行定期评估和改进。医护人员可以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护理质量指标监测等方式,了解护理服务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护理质量。

1.3观察指标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通过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进行观察,记录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情况,并计算出发生率。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以评估集束化护理方法的效果。

1.4统计学方法

SPSS22.0用于分析和处理特定测量数据(x±s)的数据。以%为单位计算数据,并用χ2检查数据;P>0.05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集束化护理方法在预防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方面表现出显著的效果。对于经过集束化护理的干预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在控制组中,有10例患者发生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25%;而在干预组中,只有2例患者发生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5%。

表1两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

组别

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数

总患者数

发生率

对照组

10

40

25%

干预组

2

40

5%

3讨论

集束化护理在预防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骨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术后康复和生活质量。因此,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至关重要。集束化护理方法在预防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方面具有一系列优势,集束化护理中常使用这两个措施来降低下肢静脉淤血和促进血液循环。将床垫抬高可改善血液回流,减少下肢静脉淤血,防止血栓形成。同时,通过活动床位可以促进患者自主活动,减少长时间的卧床,提高下肢血液循环。集束化护理强调对下肢进行被动活动,通过屈伸运动可以刺激下肢的血液流动,减少较长时间的静止,降低下肢血栓形成的风险。集束化护理方法中将定期进行下肢深静脉血栓筛查作为重要环节。通过使用D-二聚体检测等方法,及时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征象,进而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在集束化护理中,针对高危患者可以给予抗凝药物的预防。抗凝药物能够有效阻止血液凝结,减少血栓的形成。但需要严密观察患者的凝血功能和给药情况,以避免出现出血等相关不良反应。在集束化护理中,鼓励患者佩戴弹力袜。弹力袜可提供一定的压力,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防止静脉血液阻滞和血栓形成。集束化护理方法注重早期康复,通过早期康复训练可以增强下肢的肌力和灵活性,促进血液循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结束语

综上所述,集束化护理在预防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一系列措施,如床垫抬高、活动床位、下肢被动活动、定期筛查、使用抗凝药物、佩戴弹力袜、早期康复训练等,可以有效地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然而,为了更好地实施集束化护理方法,需要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护理流程的规范实施,并持续改进和优化护理实践,以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丁洁琼.集束化护理对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预防效果的研究[D].南华大学,2020.

[2]罗湘芸.集束化护理在老年患者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疗效分析[J].人人健康,2019,(13):105.

[3]王丽.脑出血手术后应用集束化护理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18):85-86.

[4]张琰.集束化护理对脑出血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06):140.

[5]郭立宏,孟祥英.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01):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