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分制的员工培训管理

/ 2

基于学分制的员工培训管理

蔡薇孙瑞于得祥

(山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滕州卷烟厂,山东  滕州  277500)

摘  要:工艺流程、设备电气、控制系统的不断更新换代和发展提升,要求企业员工的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随之不断提升。课题小组在员工培训工作中引入“学分制”管理,搭建车间内部培训和再教育的平台。根据员工的岗位要求和个人职业发展需求,规划各类员工设定培训内容要求和课时标准,形成年度培训计划,逐月下达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培训计划包括内部培训、业务交流、外部培训、网络培训等各种形式。培训原则为:内容系统性、态度主动性、步骤阶段性。车间建立并逐步完善培训考核机制,使“学分”与员工个人绩效挂钩,并作为各类优秀员工的选拔、岗位晋升的主要依据。通过开展“学分制” 培训活动,实现车间了对培训活动和培训目标的引导与管理,促进培训工作的持续有效开展;实现每名员工职业规划和个人发展服务的同时,实现车间设备、工艺、生产、安全各项指标的完成和提升,进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学分制管理;导师制培训;理论与实操结合;绩效考核

1  实施背景

一是车间近几年新入职的青年员工较多,员工学历较高,但高级工以上技能等级员工占比较少,员工整体技能水平急需提升,与新厂房新设备和设备管理工作的新要求不相适应。

二是员工在工作方面有较强的责任心和积极性,但学习专业知识、提升业务技能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不高,需要车间构建学习平台,进行有效的组织和管理,引导和规范员工的学习提升行为,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是关注生产组织、设备管理、工艺控制、安全保障较多,但对人才培养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没有人才培养提升的整体规划和方案设计,缺少车间自发、自主的人员提升工作载体(业务练兵、技术比武、交流共享、技术攻关等),人才培养工作不细致,针对性不强。没有建立整体目标、阶段性目标,没有逐层分解到工段、班组和个人。

2  基于“学分制”的员工培训管理的内涵

针对车间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合车间现状,将学校教育的“学分制”管理模式引入到加工企业的生产车间,使在职员工培训教育活动规范化、系统化,提升员工在职培训的培训效果和管理水平。充分发挥车间现有高水平人才的技术优势,建立培训导师团队,利用工余时间组织大家共同学习提升、解疑答惑;充分发挥生产现场的实践练习优势,以现场演示、设备实操、案例分析等形式开展有效的学习实践活动。鼓励和帮助全体员工在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的同时,更进一步地提高整体素养,使员工培训成为车间的日常工作,促进车间工作目标的实现。

3 员工培训需求调研和培训资源整理

3.1  编写年度培训计划大纲

首先车间广泛动员员工,收集自主培训需求,结合员工岗位技能和知识需要,论证形成年度培训计划大纲,确定培训目标和方向,并作为下一步编制月培训计划的基础。

3.2  培训内容的细化与界定

结合员工培训需求、岗位工作技能基本要求和提升需求、职业技能鉴定工作需求,分设备、生产、安全、工艺等方面,明确了各类培训内容的基本范围和培训方式。各类培训内容范围包括应知应会(厂部技术文件、操作规范、专业基础知识等)、技能提升(操作技巧、经典案例、标准作业流程等)、专项培训(切丝机、真空回潮、贮柜、蒸汽管网、配方立库等)、职业技能鉴定知识等内容;培训形式包括内部理论培训、单点课、现场实操培训、经验交流、外部培训、外部经验交流等类。

3.3  培训教材的编写与选择

组织技术人员编写《设备使用维护手册》、《过程控制精益操作手册》,作为线专业知识的基础性教材,上传到中国烟草网络学院网页上,供车间大家学习、参考,实现资源共享。同时新线各设备说明书、电气图纸、随机备件等技术资料以电子版、纸质两种形式下发至相关人员,尽可能为大家学习提供便利。

3.4 编写维修案例、维修标准作业流程

组织维修工整理日常维修工作中常遇到的经典案例,按照标准化作业流程要求做成学习教材,作为培训大纲的补充性学习资料,通过单点课的形式实现经验的共享。

3.5  确定培训导师

选择责任心强、业务技能过硬、专业经验丰富的操作技师、维修技师、专业技术骨干作为培训导师,作为“学习制”管理的具体组织者和中坚力量,以理论授课和现场实操指导的形式,带领大家共同进步和提升。

3.6  成立兴趣小组、建立高技能人才培训室

通过工段级、班组级的沟通交流,让每一名员工建立积极向上、切实实际的个人职业规划。一是认真职业技能鉴定报名、考前辅导,为大家提供学习训练机会和后勤服务,确保鉴定通过率,提升员工的岗位适应能力,二是采用自愿报名与车间规划相结合的方式,成立兴趣小组,建立车间高技能人才培训室,从工程师、高级技师、技师等多个方向进行人才培养,通过攻关项目、创新项目历练人才,每季度召开需求分析会,推动项目进展与人才培养。

4  搭建“学分制”员工培训管理平台

4.1  出台车间学分制培训管理办法

与劳资培训处全面沟通、交流,结合企业相关员工培训管理工作的相关要求,落实各个阶段的工作细节、注意事项和工作要求,在充分讨论、酝酿的基础上。

4.2 《学分制培训管理办法》解读

确定了“学分制”培训管理工作原则,明确责任分工、细化过程管理、规范绩效考核,为每位员工设定培训课时标准,每月有针对性地下达培训计划(包括必修和选修),鼓励业务能力强、专业技能好的技术人才担任车间讲师,鼓励员工参加车间级培训、自主培训和网络课堂培训。凡培训必有考核,使培训工作切实取得实效。

4.3  课时学分的计算方法

管理办法确定了厂级培训、车间级培训、阅读指定书籍、取得在职教育学历、职业资格证书、网络课程学习的学分计算方法;确定了作业兼职教师的兼职授课、制作网络课件的学分奖励方法,以提高导师的授课的积极性和授课质量;确定了参加各类知识竞赛的学分奖励方法,鼓励员工提升个人业务能力和相关知识素养的自觉性。

5  “学分制”员工培训的起步实施

首先车间为每位员工建立《员工培训(学习能力)学分档案》,及时登记每个人各阶段培训学习情况和取得学分,作为下一步纳入绩效考核的依据;印发了《员工培训记录本》既作为员工培训的笔记,又作为导师与学员沟通的载体。车间组织了四期《员工素质综合提升网络课堂》,由设备、生产、安全、工艺各口,依据相关工作要求、岗位技能知识要求、员工的培训需求,选取网络培训学院上的优秀课件,由员工利用业余时间自主学习,并在中国烟草网络培训学院上组织了网络考试;依据考勤情况和考试情况,建立《员工培训(学习能力)学分档案》。

6  “学分制”培训的考核结果应用

依据《管理办法》规定,员工季度必修学分未完成的,扣罚一定比例的个人绩效工资标准,半年总学分达到优秀线、卓越线的,奖励个人绩效工资。管理员依据各类培训成绩的统计与汇总,依据各学员所得学分情况,按照《车间学分制培训管理办法》相关要求,编制了奖罚考核表,未能修足必修学分进行相应的绩效扣分;对其中学习认真、学分较高的员工列为下一步员工岗位晋升的重点发展对象。

7  总结

本项目以“学习制”培训管理为切入,建立车间人才培养提升工作框架,细化措施、层层推进、逐步落实、确保实效,既带领大家攻坚克难,解决生产、维修工作的实际难题,在实际工作中提升团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在职业技能鉴定、技术比武、网络培训课堂等工作中进行技术指导,实现“知”、“能”相结合的全方位培训。并通过切实可行的绩效考核,调动导师、学员的工作学习的积极性;为员工进入更高的竞技平台作好后勤保障,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1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