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盆底康复护理对孕产妇盆底肌肌力尿失禁和生活质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05
/ 2

规范化盆底康复护理对孕产妇盆底肌肌力尿失禁和生活质量

陈满

北京市平谷区妇幼保健院  101200

【摘要】目的:探究规范化盆底康复护理对孕产妇盆底肌肌力尿失禁和生活质量;方法:选择2023年2月至2023年8月于本院收治的56例盆底康复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采取规范化盆底康复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尿失禁发生率、生活质量、SAS、SD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较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尿失禁率更低,生活质量更高,SAS、SDS评分更低,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对孕产妇进行规范化盆底康复护理,可以降低患者尿失禁发生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在临床中具有应用价值。

【关键词】规范化盆底康复护理;盆底肌肌力尿失禁;生活质量

女性盆底肌障碍是由盆底组织衰老、损伤引起的,患者常会伴随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盆腔疼痛等临床症状[1]。相关资料显示,约有30%的女性会在产后出现盆底肌障碍的问题,且其发病率还在逐年增加,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2]。因此,对孕产妇进行规范化盆底康复护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2023年2月至2023年8月于本院收治的56例盆底康复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规范化盆底康复护理对孕产妇盆底肌肌力尿失禁和生活质量,详细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从2023年2月至2023年8月我院收治的盆底康复治疗患者中抽取5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8例,年龄23至42岁,平均年龄(30.35±6.97)岁;实验组28例,年龄24至43岁,平均年龄(30.69±6.59)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纳入标准:(1)患者基本资料齐全;(2)患者及家属了解详情,自愿参与,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患者有精神类疾病、有吸毒史或酗酒史;(2)患者存在急慢性感染病;(3)认知障碍的患者。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采取规范化盆底康复护理,详细如下:(1)成立规范化盆底康复护理小组:由主治医生、护士长2至3名及基础护理人员组建护理小组,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使每位成员都掌握盆底康复护理的相关知识;(2)制定康复训练计划:由护理小组为患者制定康复训练计划,以Kegel 运动、盆底康复操及电刺激法为主要康复训练运动;(3)康复训练指导:护理人员根据制定好的计划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制定,对其伸展、桥式等康复训练动作进行指导和纠正;(4)健康宣教:护理人员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盆底功能障碍、康复训练的特征及护理要点进行宣教,为其发放健康宣传册供患者及家属阅读,还可以采用图片配合视频的方式,帮助患者及家属对该病有更全面的了解,并予以其正确指导;(5)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情绪进行仔细观察,多和患者进行沟通,一旦发现其存在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第一时间对其进行纾解,减轻其心理压力,帮助患者恢复健康,还可以为患者播放其感兴趣的音乐、视频等来转移患者注意力,缓解其心理压力;(6)定期随访:护理人员利用微信、电话等方式对患者进行随访,让患者在微信群中进行康复训练打卡,并和病友分享自己的治疗体会,互相鼓励,促进患者恢复健康。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尿失禁情况,尿失禁发生率=尿失禁数÷总数×100%;(2)采用SF-36量表,从身体状况、社会职能、情感职能、人际关系四方面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满分为100,得分与生活质量成正比;(3)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满分为60,分值越高,代表抑郁、焦虑情况越严重;(4)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满分为100分,0至60为不满意,61至80为满意,81至100为非常满意,满意度=[(满意数+非常满意数)÷总数×100%],得分越高,代表满意度越高。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的结果均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所有计量资料用(±s)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比率表示,组间比较用x2检验,P<0.05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尿失禁情况对比

较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尿失禁率更低(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尿失禁情况对比

组别

尿失禁

发生率

发生

未发生

实验组(n=28)

3

25

10.71%

对照组(n=28)

10

18

35.71%

X2

4.908

P

0.026

2.2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

较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更好(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s)

组别

身体状况

社会职能

情感职能

人际关系

对照组(n=28)

85.98±1.34

88.87±1.23

89.97±1.02

88.65±1.15

实验组(n=28)

94.21±1.26

94.35±1.05

93.51±1.19

92.44±1.08

t

23.676

18.074

11.951

12.712

P

0.00

0.000

0.000

0.000

2.3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对比

较对照组,实验组患者SAS、SDS评分更低(P<0.05),详见表3:

表 3 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对比

组别

SAS评分

SDS评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n=28)

53.34±2.49

46.48±2.48

54.88±2.98

44.89±2.67

实验组(n=28)

53.18±2.65

41.63±2.39

54.67±3.03

40.75±2.59

t

0.232

7.451

0.261

5.889

P

0.816

0.000

0.794

0.000

2.4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较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详见表4:

表 4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组别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对照组(n=28)

17(60.71%)

3(10.71%)

8(28.357%)

71.43%

实验组(n=28)

21(75.00%)

5(17.86%)

2(7.14%)

92.85%

x2

4.382

P

0.036

3 讨论

盆底肌功能障碍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产后并发症,其常伴随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目前临床中多对患者进行健康宣传配合基础运动来帮助患者恢复盆底肌功能,缓解尿失禁症状,但其效果不是很理想[3]。规范化盆底康复护理,其主要是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为其制定相应的康复训练计划,结合电刺激等专业恢复方式,再配合健康宣教、心理护理及定期随访等方式,帮助患者进行盆底康复训练,改善患者尿失禁症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从而帮助患者恢复健康。本次研究表明,较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尿失禁率更低,生活质量更高,SAS、SDS评分更低,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

综上所述,对孕产妇进行规范化盆底康复护理,可以有效缓解患者尿失禁症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恢复健康,在临床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云,张华,马玲等.护理干预对盆底肌训练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质量的影响[J].西部中医药,2023,36(10):116-119.

[2]潘艳珍,罗海玉,陈晴梅.以盆底表面肌电评估为指导的盆底康复护理对产后盆底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盆底功能及疼痛程度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23,27(33):124-126.

[3]王洁.接受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产妇联合阴道哑铃盆底康复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J].黑龙江医学,2021,45(10):1022-1023+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