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精神在现代教育中的传承与启示——教学实践与历史精神的融合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09
/ 2

长征精神在现代教育中的传承与启示——教学实践与历史精神的融合探索

徐夏银

南部战区海军机关第一幼儿园  524000

摘要:本论文深入探讨长征精神在当代教育中的传承和启示。通过分析长征的历史意义和教育价值,论文指出长征精神中的勇气、牺牲和韧性等元素如何转化为教学实践中的生动教材。特别强调通过历史故事,如“过鲁定桥”,将这些价值观融入学生教育,以培养他们的历史理解力、坚持不懈和责任感。本文结合历史数据和引用,展示了长征不仅是历史学科的一部分,更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韧性和文化认知的重要资源。

关键词:长征精神、现代教育、教学实践、历史意义、价值观培养。

1.引言

1.1历史背景

长征,这一“二万五千里”的壮举,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而且它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1934年10月10日到1936年10月22日,这段长达“2年零12天”的历史时期,见证了无数英勇士兵在艰难困苦中展现出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他们“战胜千难万险”,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留下了一串串不朽的“红色足迹”。

在这段历史中,有着无数激动人心的故事和深刻的历史教训。“红军渡”,“强渡嘉陵江”,“中央红军”的年轻战士们,他们的故事是一曲曲勇敢与忠诚的赞歌。正如“为保卫土地而战”所揭示的那样,这不仅仅是一场军事行动,而是一场“谁是世界上的创造者,只有我们劳苦工农”的深刻社会革命。

1.2教育重要性

在当代教育中,长征不仅仅是历史课本上的一章,它是一个充满生命力和教育意义的实践教材。通过将“长征精神”融入课堂,我们不仅在向学生传递历史知识,更是在灌输一种“坚韧不拔,勇于胜利”的生活态度。如何将长征的历史和精神转化为对学生的实际教育,是我们这个时代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在课堂上,当讲述《飞夺泸定桥》这一历史故事时,我们不只是在叙述一次战斗,而是在展示一种“坚定的理想信念,征服一切困难的革命精神”。这个故事通过描述红军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夺取泸定桥的勇敢行动,展现了“勇于挺身而出的英雄气概”,以及“依靠群众的优良作风”。这些故事和人物,他们不是历史的尘埃,而是活生生的历史见证,是我们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通过《飞夺泸定桥》这样的故事,长征不仅是一个遥远的历史事件,而是对当代学生一种“刻苦学习,立志成才”的现实激励。

在这个以信息和知识为主导的时代,长征的教育意义远不止于此。它教会我们,“历史虽远,精神永存”。通过对长征精神的学习和传承,我们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育新一代的接班人,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增强他们的历史责任感。

2.长征故事教学

2.1课堂实例

在教学实践中融入长征故事,如《金色的鱼钩》,不仅仅是叙述历史,而是让历史教育活化。这个故事通过细腻的语言和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一位炊事班班长在艰苦条件下的无私奉献。课文中描述班长“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下的鱼骨头”,这些细节让学生深刻感受到老班长的舍己为人以及对革命事业的高度责任感。通过这些具体的描述,长征不再是抽象的历史事件,而是成为了学生们可以感同身受的历史课程。

2.2学生影响

《金色的鱼钩》给学生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班长的故事教会学生们“历史虽远,精神永存”的重要道理。当班长说“你们一定要走出草地去!见着指导员,告诉他,我没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时,这些话语触动了学生的心灵,引发了他们对于牺牲、忠诚和责任的深刻思考。学生们从班长的故事中学会了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对待同志的关怀。正如课文所描绘的,“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不仅是对班长英雄事迹的颂扬,也是对学生们情感和价值观的深刻培养。通过这种方式,长征故事的教学成为了不仅传递知识,更引导学生思考个人成长和社会责任的重要工具。

3.数据与名言

3.1历史数据

长征的故事,不仅仅是由英雄人物构成的叙事,也是由具体数据铸就的历史。这些数据,如“二万五千里”的漫长行程,“2年零12天”的艰苦历时,不仅是数字的简单堆砌,而是对那段历史的深刻概括。在教学中提及这些数据时,它们不单单代表着路程和时间的量化,更是对红军“战胜千难万险”的生动描绘。“平均每百人拥有枪支40余支”,这一数据反映了红军在物资匮乏条件下的艰苦斗争,体现了他们“英勇无畏”的精神。

通过将这些历史数据融入教学,学生们能够更真实地感受到长征的艰难,并理解到这些数字背后所蕴含的巨大牺牲和不屈不挠的斗志。

3.2名言作用

长征不仅仅留给我们历史的数据,还有那些激励后人的名言。例如,“为保卫土地而战”和“谁是世界上的创造者,只有我们劳苦工农”,这些名言不仅概括了长征的历史意义,也凝聚了红军的斗争精神。这些言语,在课堂上被反复引用,不仅作为历史的回声,更作为激励学生的力量。它们传递了一种坚定的信念和对未来的希望,激发学生们思考自身在现代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

当我们在课堂上引述这些名言,它们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老一辈与新一代的桥梁。学生们通过这些名言,不仅学习到了长征的历史,更学会了如何从历史中汲取力量,面对自己的挑战和困难。

4.结论

4.1教学应用

在探索长征的历史和红色经典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个强大的教育资源,它不仅丰富了我们的教学内容,更深化了学生们对历史的理解。长征的故事、它的数据和名言,在教学中的应用不只是为了传递历史知识,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坚韧不屈的品质以及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刻理解。如同“老红军姜胜爷爷的故事”所展示的那样,这些教学实例使历史变得鲜活,使学生能够从真实的故事中学习到生活中的真理。

4.2精神价值

长征的精神价值在于它传递了超越时间的信息——勇气、牺牲、坚持和希望。这些价值观不仅仅是历史的产物,更是当代社会所需要的核心品质。在当今迅速变化的世界中,长征精神鼓励我们面对困难和挑战,永不放弃,始终保持希望和信念。

正如“为保卫土地而战”和“谁是世界上的创造者,只有我们劳苦工农”这样的名言所揭示的那样,长征精神不仅是对过去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的激励。它教导我们,无论面对怎样的挑战,都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和理想,为了更美好的未来而努力。

在总结中,长征不仅是历史的一部分,更是教育的一种资源和工具,帮助我们培养更加全面、有韧性和有责任感的下一代。通过学习长征的历史和精神,我们不仅传承了过去,更是在为未来铺路。

参考文献:

[1]王蒙,郭建磊,董蕾.长征数据三维可视化分析平台设计与实现[J].软件,2023,44(07):131-133+156.

[2]郑志源.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融入县域红色文化资源的实践[J].天津教育,2023,(31):132-134.

[3]罗娜.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路径[J].新智慧,2023,(19):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