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临床检验生化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09
/ 2

如何提高临床检验生化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杨庆

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四川 内江  641000

血液生化分析是临床上常见的检验方法之一,通过该方法能够为一些疾病的临床治疗和诊断提供参考意见。但是临床检验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因素,造成分析结果准确性受到影响,影响了诊断和治疗工作的有效开展。那么如何有效提升生化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影响准确性的因素又有哪些?下面一起了解一下。

一、临床检验生化分析是什么?

(一)临床检验

由于现代医学对于诊断工作中检验工作的重要性给予了高度重视,能够为诊断提供客观诊断依据,因而将检验从诊断学中独立出来,形成了全新的学科。简单来说,临床检验就是将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和脱落物等作为标本,采用观察、物理化学方法、设备或者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检验学目前包括临床化学、临床微生物学、临床免疫学、血液学、体液学、输血学等多个分支。

(二)生化分析

生化分析是临床检验的一个环节,属于检验工作的完成环节,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对体内血液、尿液、脑脊液和其他体液进行分析,了解化学物质的变化情况,对疾病诊断、治疗提供依据。尤其是在疾病前期筛查、判断过程中,生化分析的应用较为频繁。目前临床上主要是利用生化分析仪开展相关的工作。

二、可能影响临床检验生化分析结果准确性的因素有哪些?

生化分析结果准确性受到整个生化检验工作过程中多项因素的影响,按照检验工作的具体步骤和内容,可以将影响因素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检验前

主要包括:

1、患者准备工作不充足,没有提前了解需要做的一些规定,包括饮食、作息等。

2、标本采集过程中,没有按照标本采集的要求、标准进行,造成标本不合格,影响分析准确性。比如糖耐量的糖水服用,24小时微量蛋白的采集等。

3、部分患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不能够间隔过长时间,影响结果。

4、标本溶血是临床常见的生化分析准确性影响因素,会造成血液中假性升高。除此之外,黄疸标本、乳糜血也可能影响分析准确性。

(二)检验中

1、标本处理时间问题、储存问题。

2、检测方法与试剂的不同,可能会出现不同的分析结果。如肌酐测定,常规生化一般采用酶法,急诊则会采用苦味酸法;淀粉酶测定采用酶法,急诊则是干式化学法。

3、血液标本中的一些成分含量由于浓度会超过外液浓度,溶血现象发生后,结果会出现较大的差异。

4、设备自身的问题,包括校准、维护和保养等也会产生影响。

(三)检验后

1、审核不严格,漏项。

2、特殊标本备注不明确,不合格或者异常标本未复检。

3、部分特殊酶学失活导致生化结果较低。

4、审核未与质控检测报告互相对比分析,可信度降低。

三、提高临床检验生化分析结果准确性的方法

(一)规范采集

生化分析结果不够准确有差不多一般几率与标本采集工作有关,其中采集时间、患者准备工作不足、受到药物影响等,是临床检验过程中较为常见的内容之一。根据相关的调查结果显示,50%的失败源于标本采集时限、病人准备不够以及用药限制等等。所以,为了确保标本的准确性,应该制订相关的操作和运输程序,特别是在收集标本时,应该注重时限性,最好在空腹8~12小时内完成收集,但也要小心不要过度拖延空腹时光或病人饥饿,因为这会引起人体蛋白质大规模溶解,从而使血清胆红素水平增高,从而干扰结论的准确性;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病人,应该特别注意收集时限的控制,以免发生不良后果。在发病4—6h小时内收集血液是最佳选择,因为此时心肌酶谱特异的诊断价值较高。在对标本进行收集的过程中,要对患者的体位进行考量,一般选用坐位。但是如果患者为重症患者,或者是坐位不方便者,也可以选择平躺的方式进行样本采集。主要是为了避免患者久坐影响标本的质量,原理是转变体味过程中,血液中的水分会在一定程度上渗透到组织间隙中,从而导致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水平的显著升高。由于白蛋白和碱性磷酸酶等大分子物质无法通过毛细血管,使得人体血清含量迅速增高,从而使得生化检测结果出现假性增高。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必须严格遵守标本采集操作规程,以确保采集方法的正确性。收集生物标本时,应尽可能在病人平静或休养的情况下完成,防止心情兴奋或剧烈运动后马上采血,尤其要注意防止妇女正常生理期的不适。

(二)技术完善

检验工作要求相关人员需要具备较好的专业技能,且责任心要强,确保在各个环节均能够完善地开展相关工作,能够熟练地采用技巧、责任心、规范管理工作为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提供支持。如控制止血带的使用时间,一般要求在120秒以内;检测时要确保设备自身处于正常运行状态下;医院或者部门及时强化内部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提升等相关工作,使其能够更加充分的掌握操作知识,避免操作失误影响准确性等。对于保证生化检测结论的正确性,可以从检测技术的角度出发,控制从分析方法前、分析方法中、分析方法后的每一个过程,以防止由于人力条件或科技问题而导致的操作失误和复检不规范等问题。在生化检测中,应当特别注意不同仪器和试剂之间可能存在的差异,以便更好地开展对比分析,从而进一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和可信度。

(三)质量控制

生化检查的准确度取决于各种标本的品质、检查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仪器检测装置的运行状况。因此,必须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培育责任心强、行业经验丰厚的技术人员,严格遵守生物各种标本制作的检查、管理和仪表设备维护规范。包括检查工程项目的操作指南和安全规定,保证每一项措施得以有效实施。为了进一步提高检查技术人员的行业意识和整体素质,需要检验人员持续地认真学习,拓宽视野,熟悉行业,强化作业技术的训练,深入理解理论知识。特别是由于检查仪表技术设备的不断更新,即使是最优秀的仪表技术设备也需要人工操作共同完成检查检验项目。因此,如果检验人员不能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医药综合知识和检验操作技术,不主动参与室间及内部管理教学活动,就很难保证生物检查的正确性。

结语:

临床检验作为疾病诊疗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对疾病筛查、诊断均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尤其是一些疾病必须在生化分析结果的支持下,才能够确诊且制定下一步的治疗计划。也因此,临床检验生化分析的重要性不断凸显。针对目前可能影响生化分析准确性的因素,有必要通过规范采集、技术完善和质量控制等措施,不断地强化分析有效性,提升生化分析准确性。这样才能够真正为临床诊疗提供支持,为检验工作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