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调峰运行时汽轮机低压叶片的安全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10
/ 3

深度调峰运行时汽轮机低压叶片的安全性分析

杨治斌

新疆美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新疆库尔勒市  841000

摘要:在深度调峰和供热时,汽轮机低压缸势必长期在小流量工况下工作。此时低压缸末级容易出现回流以及流动分离等现象,末级动叶片可能进入鼓风工况,导致叶片温度升高,引发叶片变形;汽流激振力可能诱发叶片共振,从而威胁机组的正常安全运行。因此,研究深度调峰和供热工况下汽轮机低压缸叶片的安全稳定运行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分析深度调峰运行时汽轮机低压叶片的安全性

关键词:深度调峰;供热;低压缸;小容积流量

引言

深度调峰运行是电力系统应对负荷需求波动的一种重要方式,可有效利用清洁能源资源,提高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和效率。然而,在深度调峰过程中,汽轮机低压叶片作为最后几级叶片的重要承载部件,其受力情况复杂,容易产生疲劳损伤和失效,从而威胁到汽轮机的安全运行。因此,有必要对深度调峰运行时汽轮机低压叶片的安全性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

1、深度调峰运行时汽轮机低压叶片的工作条件

深度调峰运行是电力系统根据电力需求波动,在短时间内大幅度调整发电机组负荷的一种操作方式。在深度调峰运行过程中,汽轮机低压叶片所受到的工作条件会有一定变化。在深度调峰时,为了满足高瞬时负荷需求,汽轮机可能需要在较高的负荷运行,这会对低压叶片产生更大的受力。深度调峰运行过程中,负荷的迅速变化会导致汽轮机处于频繁的瞬态工况下。这些瞬态工况包括负荷急剧增加或急剧减少、速度变化、燃烧温度及压力的非稳定性等变化,这些变化都会对汽轮机低压叶片的受力和振动造成影响。深度调峰运行会引起燃烧温度的变化,进而影响汽轮机中的蒸汽参数。这可能引起低压叶片所受到的温度梯度变化,对其热应力产生影响。深度调峰运行时,由于负荷变化较快,汽轮机的气动负荷也会随之变化。这会对低压叶片受力分布产生影响,可能导致不均匀的气动负荷作用在叶片上。在深度调峰运行过程中,汽轮机低压叶片的工作条件会发生变化,主要体现在高载荷工况、瞬态工况、温度梯度变化和气动负荷变化等方面。了解和分析这些工作条件对叶片的影响,有助于评估叶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操作和保护措施。

2、深度调峰运行过程中汽轮机低压叶片进行安全性

深度调峰运行过程中,汽轮机低压叶片的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由于深度调峰运行可能涉及到高载荷和瞬态工况,低压叶片可能会承受较大的受力和振动。因此,需要对低压叶片进行安全性评估和保护措施。通过有限元分析等方法,对汽轮机低压叶片在深度调峰运行工况下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可以评估叶片在高负荷和瞬态工况下的应力、应变和形变分布,判断是否存在局部或整体过载的风险。根据受力分析结果,结合低压叶片材料的疲劳性能,进行疲劳寿命评估。通过确定疲劳寿命预测模型和振动特征,判断叶片在深度调峰运行下是否存在疲劳断裂风险,以及其使用寿命是否仍处于安全范围内。深度调峰运行可能导致汽轮机温度的剧烈波动,因此需要对低压叶片的温度进行控制。确保叶片的工作温度在安全范围内,避免过高温度引起材料失效、蠕变和松动等问题。通过振动监测技术,实时监测低压叶片的振动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振动,避免叶片振动幅值超过允许范围,导致疲劳损伤和结构失效。在深度调峰运行过程中,定期对汽轮机低压叶片进行检验和维护,包括检查叶片的完整性、表面缺陷和松动,及时修复或更换磨损或受损的部件,确保叶片的安全运行。深度调峰运行过程中汽轮机低压叶片的安全性需要得到重视和保证。通过受力分析、疲劳寿命评估、温度控制、振动监测与控制以及定期检验和维护等措施,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护低压叶片的安全性,确保汽轮机在深度调峰运行过程中的可靠运行。

3、汽轮机深度调峰运行提供技术支持和安全保障措施

3.1系统设计与优化

在汽轮机深度调峰运行中,系统设计与优化是确保其安全性和高效性的关键。根据深度调峰运行的要求,选择适合的汽轮机型号。考虑到负荷变化范围广和快速启停的需求,选择具有较大可调节负荷范围、响应速度快的汽轮机。合理设计汽轮机的配套设备,如燃气轮机、锅炉等。确保配套设备的能力满足负荷调整的要求,促进整个系统的协调运行。优化汽轮机深度调峰运行的控制系统。采用先进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如模型预测控制(MPC)或模糊逻辑控制(FLC)等,以实现对汽轮机快速负荷调整的精确控制。制定适合深度调峰运行的策略。考虑到电力需求的波动性和瞬态工况的要求,确定负荷调整的策略,确保汽轮机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调整负荷并保持稳定运行。利用先进的预测与规划方法,对负荷需求进行准确的预测和规划。基于历史数据分析和数学模型建立,提前预测负荷变化并制定相应的运行计划,为汽轮机在深度调峰运行中提供准确的指导。将汽轮机与其他能源设施的联合运行进行优化。通过与风电、光电等清洁能源设施的联合运行,利用不同能源的优势,实现对电力系统负荷的更加灵活、高效的调节。系统设计与优化在汽轮机深度调峰运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合理选择汽轮机型号、配套设备设计、控制系统优化、策略制定、预测与规划以及联合运行优化,能够提高汽轮机的运行效率和灵活性,确保其在负荷调整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2运行模式与策略

在汽轮机深度调峰运行中,合理的运行模式和策略设计是确保其高效稳定运行的关键。在深度调峰运行中,汽轮机可以采用负荷跟踪模式。该模式下,通过监测电网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汽轮机负荷以匹配电力需求。当电网负荷急剧增加时,汽轮机快速接收负荷,保持频率稳定;当负荷下降时,汽轮机迅速减少负荷,避免过量供电。与储能系统协同调度是实现深度调峰运行的一种常见策略。通过结合储能技术,将储能系统与汽轮机进行协同调度,使得储能系统在负荷低谷期间存储多余电能,负荷高峰期间释放储能,减轻汽轮机的负荷波动。深度调峰运行需要汽轮机快速实现负荷的增减。为了实现快速启停,可以采用一些策略,如预热预冷技术、快速蒸汽调节系统等,使得汽轮机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启动或停止,以满足负荷变化的需求。根据负荷变化的幅度和频率,可以采用灵活的分级控制策略。当负荷变化较小且频繁时,可以采用模糊逻辑控制或模型预测控制等相对灵活的控制方法;当负荷变化较大且频率较低时,可以采用经典PID控制等传统控制策略。为了保证深度调峰运行期间的系统可靠性,需要优化额定负荷与备用容量之间的比例。通过合理分配备用容量,同时考虑到负荷波动和瞬态工况,以实现最优的负荷供应和备用容量利用。基于历史数据和先进的预测算法,对电力负荷进行准确的分析和预测。结合负荷预测结果,制定相应的运行策略,使得汽轮机能够及时、准确地响应负荷需求。在进行深度调峰运行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运行模式和策略,能够有效提高汽轮机的运行效率、灵活性和可靠性,满足电力系统对电量调控的需求。

3.3温度控制与监测

在汽轮机深度调峰运行中,温度控制与监测是确保汽轮机叶片和其他关键部件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建立有效的温度控制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和控制汽轮机各部件的温度变化。该系统应具备高精度的温度传感器、可靠的数据采集和处理设备,以及快速响应的控制策略。对汽轮机关键部件的温度进行分析,并根据设计参数和设备性能,合理设定温度范围。确定安全温度上限和下限,避免过高温度引起材料损伤和过低温度导致能效降低。在深度调峰运行过程中,需要实现快速启动和停机,因此需要进行预热和预冷措施。当负荷升高时,通过提前预热减少设备的热应力;当负荷降低时,通过预冷降低设备温度,防止热应力骤降。合理控制燃烧过程,确保燃烧温度在安全范围内。通过控制燃烧器燃料供给和空气流量等参数,调整燃烧过程的温度分布,减少温度梯度对叶片的影响。安装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汽轮机关键部件的温度变化。通过设定温度阈值,并及时发出告警信号,以便运行人员能够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温度超限引起设备损伤。定期检查和维护汽轮机关键部件,包括清洗叶片和冷却系统、检查隔热层和保护涂层的完整性。有效的维护和保护措施,可降低部件温度受环境和工作条件影响的风险。采集温度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与优化。通过历史数据和趋势分析,评估温度变化的规律和趋势,制定更合理的温度控制策略和运维计划。温度控制与监测在汽轮机深度调峰运行中至关重要。通过建立有效的温度控制系统、温度分析与设定、快速启停预热预冷、燃烧控制与调整、温度监测与告警、维护与保护措施,以及数据分析与优化等措施,可以确保汽轮机叶片和其他关键部件的温度在安全范围内,保障汽轮机的稳定和可靠运行。

3.4振动监测与控制

在汽轮机深度调峰运行中,振动监测与控制是确保汽轮机叶片和其他关键部件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建立有效的振动监测系统,能够实时监测汽轮机各部件的振动情况。该系统应具备高精度的振动传感器、可靠的数据采集和处理设备,以及快速响应的振动分析与警报功能。对汽轮机关键部件的振动进行分析并进行评估。根据设计参数和设备性能,确定安全的振动范围。通过振动特性的分析和评估,可以检测到振动异常,及时发现潜在的故障或问题。遵循相关的振动标准与规范,比如ISO10816-1,对汽轮机振动进行监测和控制。根据标准的要求,设定合适的振动限值,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振动在安全范围内。采用振动控制技术,包括主动振动控制和被动振动控制。主动振动控制通过使用振动抑制装置来减少振动水平。被动振动控制则通过增加结构刚度或阻尼,改变振动的传播路径,从而减少振动影响。安装振动传感器,实时监测汽轮机关键部件的振动情况。通过设定振动阈值,并及时发出警报信号,以便运行人员能够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振动超限引起设备损伤。定期检查和维护汽轮机关键部件,包括叶片和轴承等。清洗叶片表面的杂物,润滑轴承以降低摩擦,并检查连接处的松动情况。合理的维护和保护措施可以降低振动风险,并延长设备寿命。采集振动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与优化。通过历史数据和趋势分析,评估振动的规律和特征,制定更合理的振动控制策略和运维计划。振动监测与控制对于汽轮机深度调峰运行至关重要。通过建立振动监测系统、振动分析与评估、遵循振动标准与规范、采用振动控制技术、振动监测与告警、维护与保护措施,以及数据分析与优化等措施,可以确保汽轮机叶片和其他关键部件的振动在安全范围内,保障汽轮机的稳定和可靠运行。

结束语

综上所述,深度调峰运行对汽轮机低压叶片的安全性有一定的挑战。在高频率、大幅度的负荷变化下,低压叶片容易受到热疲劳、冷疲劳和应力腐蚀等因素的影响。为了确保汽轮机低压叶片的安全运行,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包括合理的材料选择、设计优化、温度控制、振动监测与控制、定期检修与维护等。通过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低压叶片的损伤风险,提高汽轮机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鄂志君.低压缸零出力实现热电联产机组热电解耦与节能的理论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

[2]张炳文.小容积流量下汽轮机末级叶片流场特性分析[J].科技展望,2016,26(20):100.

[3]王智.在小体积流量工况下汽轮机末级流动数值模拟[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5).

[4]蒋军戌.汽轮机高压缸小容积流量工况数值模拟[J].冶金能源,2015(1):62-64.

[5]鲁晶.大功率汽轮机组在小流量下的颤振预估[J].机电信息,2017(36):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