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需要“慢”的艺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11
/ 2

教育需要“慢”的艺术

单含嫣

深圳市坪山区锦龙小学     518118

摘要:在教育的园地里,时间是一种珍贵的资源,而“慢”的艺术则是塑造未来的关键。在教育中,不仅需要传递知识,更需要耐心等待学习的花朵绽放。引导学生成长,就像培育花朵一样,需要适时的呵护和恰到好处的耐心。本文探讨在小学阶段为何需要避免急于求成,为何“授人以渔”需要深耕细作,并且呼吁教师们在成长过程中也要学会守望和耐心。

关键词:小学阶段;授人以渔;静待花开

你是否听过“毛竹的故事”,那是一种生长在中国最东边的竹子。在最初的4年里,即使人们悉心栽培,它也不过只长高3厘米,但是,第5年以后,毛竹却开始以每天30厘米的惊人速度生长,只用6周就长到了15米高。这是因为之前的4年,毛竹并没有去追求表面的成绩,而是将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向下扎根,它不慌不忙,让根在土壤里延申了数百平米,这才有了后来惊人的爆发力。人的成长与毛竹的生长一样,过早让孩子去和周围的同龄人比成绩或许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如此虽然满足了一时的虚荣心和胜负欲,却违背了教育的本质,也使孩子失去了平常心与“向下扎根”的定力和勇气。

著名教育家陈钱林先生,将自己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领域中深耕数十年的经验写在了《教育的本质》这本书中,书中有很多值得借鉴的教育智慧,但令我感触最深的莫过于他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孩子你慢慢来”的教育价值观。“慢即是快”这一哲学思想最早出自老子的《道德经》,陈钱林先生关于教育“慢”的艺术并没有作为一个观点明确地彰显在他的书中,但却从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教育案例中,透过其对个人教育理念的阐述,隐隐向我们走来。

一、小学阶段切勿“揠苗助长”

陈钱林先生认为,小学教育对于人生的作用就像是建房子时的打地基,地基是埋在地底下的,如果不扎实肯定会影响房子的质量,倘若花费太多时间去精雕细琢,甚至做成艺术品,却可能浪费过多的精力在细枝末节上,从而减少了在地基坚固性上的教育资源投入。因此,陈先生主张在小学阶段不要过度关注孩子的成绩,把更多的时间放在课本外的世界,多从广泛的阅读和真实的生活中汲取养分。这样的教育方式也许在短时间内无法让孩子成绩拔尖,甚至看不到明显的进步和变化,但从长期发展的角度来讲,却是在“向下扎根”。

如此的教育理念是一种大智慧,它有别于当前教育系统中家长、教师、学生对于分数和成绩的过分看重与比较。教育不是短期的竞赛,而是一场持续终生的“马拉松长跑”,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培养也绝不仅仅局限于书本。如果在小学阶段就强求孩子拔尖,就可能会分散孩子大部分精力去咀嚼书本上有限的知识,使他们失掉更多的机会去品尝那些不会出现在考卷上的精华和营养,时间一长,孩子的发展就容易出现后劲不足的现象。

因此,我非常同意陈钱林先生的观点,小学阶段的考试,只要能考到90分以上,[1]就说明孩子已经具备了足够的学习能力,我们不必再追求更高的分数,而应该将时间花在拓展孩子的思维、能力、眼界,为孩子终生持续的成长储备动力这件事上。这是一种教育的远见,只有慢下来,不过分执着于分数的“蝇头小利”,才能收获孩子未来人生道路上更为深厚的发展潜力。

二、“授人以渔”更需耐心浇灌

有人说,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就像是一场渐渐的分离,当前所有的培养和教育都是为了有朝一日孩子能够脱离父母的保护,自主自立于天地之间。因此,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2]本书的作者陈钱林先生也坚定地认为,教育的本质在于自主自立自学能力的培养。而关于如何“授人以渔”,陈老先生有他自己的想法,在我看来,他的这些思考也充分体现了“慢”的艺术。

自学能力的培养需要慢慢来。培养自学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作为父母和老师一定要放慢脚步,在最初阶段甚至要有一个接受孩子出现所谓“更差的状态”的心理准备。因为自学能力的培养需要孩子学会自主建构自己的内在秩序,而秩序的形成往往是从无序开始的。这就好像是整理抽屉,总要先把抽屉里的东西都掏出来摆满面前的空地,然后再一件一件有序地摆进去。因此,教育者在孩子看上去对自学手足无措的阶段一定要忍住不去干预,给他充分的试错机会,如果心理上太过着急就容易代替孩子做决定,从而干扰到孩子内在秩序的建构过程,使自主性的培养流于形式,甚至前功尽弃。

思维能力的培养也要慢慢来。思维能力培养重在发展孩子思维的独立性与批判性,使他能够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学会自主思考,深入探究事物的本质。我们的教育中往往存在这样的现象,一方面,当孩子充满好奇地提出问题时,很多家长都会忍不住直接把答案讲给孩子,另一方面,当孩子在做决定时表现出犹豫不决,不少家长们也会着急,马上提出自以为合适的建议,甚至要求孩子按照父母的想法行动。这些做法虽然表面上加快了孩子知道答案的速度和做出决策的效率,看起来是为孩子节省了宝贵的时间,实则却是剥夺了孩子自主思考与探究的权利,从长远的角度来讲,反而对孩子的成长不利。我想,教育者正确的做法是在孩子困惑和犹豫时给他们充分的思考空间,引导他们自主查阅资料,分析寻找答案,由孩子自己做出决策并说明理由,而他们只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做到“引导而不包办代替”,耐心陪伴鼓励孩子就好。

三、教师成长也要“静待花开”

教育是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就是在用自身的成长来引领学生的成长,因此,教育“慢”的艺术不仅体现在对学生的培养方面,更体现在教师的自我发展。

在教师成长方面,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陈钱林先生谈教师的备课。他认为,教师虽然是国家课程的执行者,但并不意味着要死板地照搬教材。教师在备课时要具备教材整合观、大课程观、系统观。[3]从学科核心素养出发,对本学科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本年级其他学科都要有所了解,此外还应善于将生活中的素材整合到自己的课程设计当中。

从短期来看,这样的备课需要老师们在上课前查阅很多资料,远比照着教材或教参的设计稍作修改要花费更长的时间,但长期来看,却是一个“磨刀不误砍柴工”的过程,这可以说是一种内在的积淀,便于我们从更宏观的角度把握课程的方向,参透了“道”,进而更好地形成在“术”的层面的操作指引。因此,教师备课也要慢下来,静下心将教学的内功修炼好,终有一天我们会享受到厚积薄发之后的成果和喜悦。

与备课类似的还有教师教学竞赛和课题申报。教师参加比赛、做教育研究,这些本身都是利于专业成长的好事。但在当前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制度的影响下,有些老师只是单纯出于功利的目的辗转于各级各类教育教学竞赛和课题申请,存在“什么都想参与但往往没时间全力以赴”的现象。这样不仅分散了大部分精力,也不容易从其中感受到专业成长的乐趣和意义。因此,我认为教师要更多地站在终身职业发展的视角,统筹规划好自己有限的精力和时间,适当慢下来,有针对性地选择参与那些与自己专业发展大方向一致的竞赛,研究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教育问题,在职业成长的道路上找到自己稳定的节奏,劳逸结合,静待花开。

“慢即是快,少即是多”。教育是持续终身的事业,家长和老师要看得更远一些,为孩子的终身发展负起责任来。如果过度短视,一味急于得到成果,只会在孩子的心里埋下浮躁和功利的种子,有小才而难成大器。同时,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在个人成长方面也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像毛竹一样不急不躁,不慌不忙,通过不断的学习、思考、体验,把握教育的本质规律,在“向下扎根”的过程中找到自己职业成长道路上的价值感和幸福感。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需要“慢”的艺术。在“快”的时代,培育“祖国花朵”的我们更要拥有“慢下来”的能力,在平和与稳定的状态中播撒爱的种子,陪伴孩子一起成长。

参考文献

[1]谢泉峰,吕婉婷.人工智能与小学教学深度融合:理论框架与实践策略[J].豫章师范学院学报,2023,38(05):87-91+96.

[2]黄剑.网络视角下的小学教学督导模式[J].亚太教育,2023,(18):23-26.

[3]陈钱林.教育的本质,2023,(09):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