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护理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12
/ 2

中医辨证护理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应用

肖红玲 李金玉

大理州中医医院  云南省大理市671000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护理在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自2021年10月以来收治的150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80例,对照组70例。入院后,两组研究对象均接受对症支持治疗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中医辨证护理。结果:观察组治愈率56.3%,显效率33.7%,无效率10%,总有效率90%;对照组治愈率28.6%,显效率54.3%,无效率17.1%,总有效率82.9%。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护理总满意率方面,观察组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1%,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中医护理纳入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护理中,能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在今后临床实践中,应进一步加强中医护理在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的作用。

关键词:中医辨证护理;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应用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是妇产科临床常见疾病,是指由机体内神经内分泌调节机制失常引起的非器质性子宫异常出血,在传统中医中,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通常被称为崩漏,其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律、经量过多、经期延长或不规则出血等。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择自2021年10月以来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50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32~50岁,平均年龄(42.5±8.7)岁。根据中医辨证方法,将150例患者分为血热型27例、肾虚型35例、脾虚型40例、血瘀型28例、混合型20例。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80例,对照组70例。在年龄、病程和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方面,两组研究对象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不会影响本研究结果。

诊断标准:⑴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①月经周期短而频繁,体格检查未发现女性生殖器官内外部器质性病变。②卵巢功能检查:患者基础体温呈双相,但上升呈梯形或高度不足,逐渐下降或下降时间延迟,黄体期在10天内。经前行子宫内膜活检显示,内分泌功能差,排卵一周内血清孕酮水平低于10ng/ml,阴道细胞图像显示角化细胞数量偏高。⑵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①月经周期短,经期长,出血量多,不合并有生殖器官或全身其它器官器质性病变。②月经来前,子宫内膜活检显示各种类型的增生,但无分泌期变化。宫颈粘液中未发现椭圆体,但观察到不同形状的连续羊齿结晶。经期对阴道脱落细胞进行涂片检查,未发现正常周期性变化。③患者的基础体温单相。中医对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诊断主要按患者经血量、色、质,结合脉证,分为四类:肾虚型、脾虚型、血瘀型、血热型等。

  2、方法。入院后,两组研究对象均接受对症支持治疗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护理。

①血瘀型。其主要基于七情所伤、久漏成瘀,也可由寒热过盛引起,主要表现为突然增多或持续出血、血块紫黑、下腹疼痛、脉沉等。在护理方面,患者应注重休息,对于出血量大或明显增多患者,要求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受凉。饮食方面,忌油腻、酸涩、生冷食物,多喝鲫鱼汤、乌鸡汤等滋补汤类。对于腹痛者可用热水袋对其小腹进行热敷。此外,可在内关、三阴交、子宫等穴位配合针灸护理。

②肾虚型。肾是先天之本,肾虚型者肾气弱且先天不足,天癸初至、冲任未盛而致,也可肾气渐衰、天癸渐竭而致。肾阴虚型者主要表现为出血量不一而无血块、烦躁失眠、头晕耳鸣、脉薄细数等。对于这类患者,在护理方面,情志与起居护理应是其重点,这样才能安心静养,起居规律,尽可能避免紧张和惊吓等不良刺激。饮食以清淡为主,如甲鱼汤和黑木耳汤,禁食辛辣食物。肾阴虚型者主要表现为出血过多且色淡、精力不足、关节疼痛,舌质淡、脉搏微弱无力等。对于这类患者,在护理上,主要是防寒保暖、禁食凉食,也可配合针灸治疗。

③血热型。血热型者主要发病机制是热伤冲任和破血妄行引起,临床症状表现为经血量多、质黏稠,呈色紫红或暗红,并且患者出现口干多饮、烦躁、小便赤黄、舌红苔黄、滑脉等症状。对于这类患者,护理时以情志护理为主,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缓解其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多关心、体贴、劝慰患者,消除患者不良刺激,告知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情。对于血热证者,由于患者的元气已弱,若遇到惊恐、焦虑等情绪波动,会导致阳气消乏,使病情加重,所以要消除患者恐惧心理。同时,鼓励患者多喝水,吃适量新鲜果蔬,禁食辛辣、酸涩和过热食物。

④脾虚型。主要是由于思虑过度、气结、脾运不畅引起,也可能是由于饮食不当和起居失常导致脾不统血引起,主要临床表现为出血过多,色淡质薄,舌质淡,舌苔薄润,脉弱等。同时,由于失血过多,患者出现萎黄面容、气短乏力。对于这类患者,在护理上应加强休息,避免劳累,多吃红枣、桂圆等补血食物,或用乌鸡桂圆肉汤。

  3、评价标准。按患者出院后病情的治疗,护理效果分为以下情况:治愈:患者月经恢复正常,无异常出血;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月经基本恢复正常,但每次经血量过多;无效:患者临床症状与治疗前相比无变化,或出院后症状有所改善,但在一年内又加重。治愈和显效总和为有效。患者总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例数*100%。

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使用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平均值±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护理效果。观察组治愈45例,显效2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0(72/80);对照组治愈20例,显效38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82.9(58/7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疗效对比[n(%)]

组别

例数

治愈

显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80

45(56.3)

27(33.7)

8(10)

72(90)

对照组

70

20(28.6)

38(54.3)

12(17.1)

58(82.9)

  2、护理总满意率。在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上,观察组为97.5%,明显多于对照组的87.1%,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对比[n(%)]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率

观察组

80

45(56.3)

33(41.2)

2(2.5)

78(97.5)

对照组

70

25(35.7)

36(51.4)

9(12.9)

61(87.1)

  三、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在中医学上属于“崩漏”范畴,西医认为其发生机制是由于神经-内分泌调解中的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调节功能不成熟或紊乱所致,这与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病机制在于肾、天癸、冲任、胞宫生理轴的严重紊乱完全一致。这一生理轴紊乱影响了子宫内膜正常脱落,导致子宫内膜修复和脱落并存,从而使患者经期延长,周期不规则,子宫持续出血或间歇性出血,长期出血是女性患者贫血重要原因。临床上患者神经内分泌轴调节紊乱原因较多,如社会因素、环境因素、过度劳累、自身健康等,当前西医仍以激素治疗为主,但激素毒副作用大,复发率高。中医对本病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和护理方法,提高了治愈率,降低了复发率。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也证明了中医护理在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治疗中的有效性。因此,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应进一步提高中医护理在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一辰.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中医治疗策略[J].陕西中医,2016(01):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