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AR沟通模式在急诊重症监护室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12
/ 2

SBAR沟通模式在急诊重症监护室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

俞静

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  安徽  芜湖  241004 

【摘要】目的:探究应用SBAR沟通模式对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中护理交接班的效果。方法:纳入2022年5月至2022年11月收治的EICU患者92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常规组(n=46)和研究组(n=46)。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交接班方式,研究组在常规护理交接班方式的基础上采用SBAR沟通模式,并观察护理交接班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17%)比常规组患者(15.22%)低(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3.48%)比常规组患者(78.26)高(P<0.05)。结论:SBAR沟通模式在EICU护理交接班中应用后,患者的不良反应减少,同时提升家属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关键词:急诊重症监护室;SBAR沟通模式;护理交接班;效果

随着医疗技术不断提高和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患者病情的复杂性,护理交接班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不断凸显[1]。护理交接班是指护士在班次更换时,对患者病情、治疗措施、护理问题等进行全面、准确、及时的交接,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各种原因,护理交接班过程中存在信息传递不全、重点不突出、沟通效率低下等问题,可能导致护理质量下降、患者安全隐患增加。因此,探索一种有效、规范的沟通模式,提高EICU护理交接班质量具有重要意义。SBAR是一种结构化的沟通方式,包括情况、背景、评估和建议四个部分,提供简洁、有针对性的信息,以便沟通双方快速了解病情并制定合适的护理计划。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SBAR沟通模式在EICU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

1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

纳入2022年5月至2022年11月收治的EICU患者92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常规组(n=46)和研究组(n=46)。常规组中男20例、女26例,平均年龄为(49.35±5.28)岁;研究组中男22例、女24例,平均年龄为(50.18±5.34)岁。纳入标准:(1)病情复杂者;(2)患者及家属了解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非EICU者;(2)传统交接班已足够。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

1.2方法

常规组接受EICU患者的常规护理交接班方式,在交接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各项指标的严格检测和评估,包括生命体征、体位管理、管道和皮肤护理等,并进行口述交接和心理护理、饮食计划等护理指导。

研究组在常规护理交接班方式的基础上采用SBAR沟通模式,包括:(1)实施系统化的护理规划,构建沟通小组,通过集体授课和模拟演练,使护理人员掌握各项流程和注意事项,并应用SBAR交接班表。(2)注重患者评估,以SBAR模式为基础,结合EICU特点,优化交接班内容和策略,分析格式现状,分解工作,并按照S-B-A-R流程进行交接班。(3)交班者与接班者沟通交流,做好衔接和交底工作,及时传达医生、患者和家属的特殊要求。S:患者的病情、护理需求和潜在风险。B:了解患者的病史、身体状况、心理状况和社会背景等信息。A:根据现有材料,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皮肤情况和潜在护理风险,制定有效的护理计划。R:根据评估结果,确定具体护理措施,包括液体管理、治疗工作、皮肤护理等,并严格培训相关人员,确保护理措施有效执行。在护理过程中,注重沟通交流,分析措施效果,严格培训相关人员,引导接班者掌握注意事项,把握反馈和建议,及时调整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

1.3观察指标

收集两组EICU患者的不良反应并比较;对比护理满意度,使用问卷调查方式,总满意度=(满意例数+非常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24.0统计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EICU患者不良反应情况

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17%)比常规组患者(15.22%)低(P<0.05),见表1。

表1 两组EICU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对比[n(%)]

组别/例数

压疮

输液脱出

发生率

研究组(n=46)

1(2.17)

0(0.00)

1(2.17)

常规组(n=46)

5(10.87)

2(4.35)

7(15.22)

χ2

4.929

P

0.026

2.2两组EICU患者护理满意度

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3.48%)比常规组患者(78.26)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EICU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n(%)]

组别/例数

不满意

非常满意

满意

总满意度

研究组(n=46)

3(6.52)

29(69.05)

14(33.33)

43(93.48)

常规组(n=46)

10(21.74)

13(28.26)

23(50.00)

36(78.26)

χ2

4.389

P

0.036

3讨论

重症监护室是负责护理重症患者的关键部门,护理工作对患者生命安全具有重大影响,因此,确保患者生命安全的关键在于提供有效的护理。鉴于重症患者病情多变,护理人员需全程照护,保障其日常生活并密切关注生命体征,为保持护理人员精力充沛,采用频繁交接工作是实用的方法,而交接过程中的沟通互动至关重要

[2]。临床普遍使用常规方式,但可能导致沟通障碍,对患者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相较之下,SBAR沟通模式能够标准化交接流程,使相关人员更易明确关键信息,让接班护理人员在短时间内开展高效护理,防止护理工作不足的现象。此外,运用SBAR沟通模式有助于提高低资质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进而提升整体护理品质[3]。为了探究SBAR沟通模式在急诊重症监护室护理交接班中的效果,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17%)比常规组患者(15.22%)低,表明SBAR沟通模式能降低EICU患者护理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而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3.48%)比常规组患者(78.26)高,表明SBAR沟通模式能够提高EICU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SBAR沟通模式在EICU护理交接班中应用后,患者的不良反应减少,同时提升家属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吕静. SBARR沟通模式在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床旁交接班中的应用[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0,26(1):102-105.

[2]许玉俊. 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现状研究[J]. 山西医药杂志,2022,51(4):403-405.

[3]曾烈梅,杨俊香,周萍,等. SBAR沟通方式在急诊低年资护士规范化交班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 中国医药科学,2019,9(13):169-171,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