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随访对肿瘤患者心理干预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12
/ 2

社区随访对肿瘤患者心理干预效果研究

万雪琴

万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摘要:目的:分析为肿瘤患者展开社区随访心理干预产生的积极效果。方法:在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期间选取100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相关分析。将其随机分入两个小组,并为不同小组的患者应用不同的护理干预方案。从护理满意、出院后自我管理能力等方面展开组间对比,评估社区随访的作用价值。结果:经小组对比,研究组在出院后自我管理能力、疾病认知、遵医评分、护理满意度、心理评分方面的表现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肿瘤患者提供社区随访服务不但能够加强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还能改善负性情绪,产生良好的心理干预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社区随访;肿瘤患者;心理干预

目前,由于医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肿瘤治疗方案也得到了更好地改善,使得肿瘤患者的存活率和生活质量有所好转。但是,肿瘤患者依然会受到病情、经济压力和社会地位改变等因素的影响,使得这类患者更容易情绪低落。如果不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不但会影响治疗效果,还会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大降低。患者在住院阶段,由于有专业医护人员提供专业服务,因而心理状态普遍较好,但是一旦出院后,由于缺乏正规干预,再加上患者自制力差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患者的身心状态一度恶化。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以100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社区随访对其心理干预效果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筛选的起始时间为2022年5月,结束时间为2023年5月,筛选例数为100例,均为肿瘤患者。纳入标准:(1)确诊为肿瘤患者;(2)临床资料齐全;(3)认知功能正常。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系统性病变;(2)无法正常交流;(3)中途退出实验。将选出的100例患者分入对照组、研究组中,分别实施常规干预、社区随访干预模式。对照组中包括32例男性以及18例女性;年龄介于34岁至65岁之间,平均(40.67±6.36)岁。研究组中包括33例男性以及17例女性;年龄介于31岁至64岁之间,平均(41.46±5.83)岁。根据上述汇总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数据的差距较小,无对比价值(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的肿瘤患者在住院期间,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模式。第一,护理人员要定时组织肿瘤患者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加强患者对肿瘤相关知识和治疗手段的了解程度。通过向患者详细说明日常生活中的注意要点,使患者能够对自身疾病有一个更深层次的认知,防止由于对未知或误解引发的焦虑和不安。第二,加强院内心理干预。肿瘤疾病不但治疗难度高,并且花费多,患者常常面临着巨大的经济负担,可能因为疾病进展或者经济压力而感到精神萎靡、情绪低落。作为护理人员,需要具有同理心,主动和患者交流,并就患者提出的问题予以详细解答,消除患者的困惑。借助这种方法,帮助患者改善情绪,建立战胜疾病的决心,积极面对治疗和生活。第三,为患者提供营养建议。以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口味偏好为依据,制定个性化的食谱,保证患者能够摄入富含营养并且容易消化和吸收的食物。第四,出院指导。在患者离开医院之前,护理人员需要按照常规流程为患者提供出院指导服务,同时建议他们每周去医院复查一次。离院前,患者需要详细填写护理联系单,其中包含了他们的个人资料、居住地点和联络方式、生活自理能力等。此外,还要为患者准备一份出院联系卡以及健康知识手册,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照顾自己的日常生活。同时,还要求患者随时携带肿瘤身份卡,记录患者的个人资料和疾病发作时的急救措施、注意事项。

1.2.2研究组

基于前述的护理方案,对研究组的患者进行社区随访护理。①借助社区的地理影响力,提供具有休闲和保健功能的服务,以此来吸引肿瘤患者。将每个星期三的下午设为开放接待日,肿瘤专科的医护人员会接受患者的咨询和倾诉,同时也会提供关于肿瘤治疗和康复指导意见。②组建一个心理干预小组,每周都到社区进行一次随访,每个月都要走访上门为患者提供心理干预服务。采用聆听、安抚、启示、建议和鼓舞等手段来消除患者的疑惑,增强治疗信心。③宣教和互动讨论,每个月举办一些常见的多发性肿瘤,如肠癌、乳腺癌、肺癌、胃癌的早期识别、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及中医食疗的讲解会,同时也会发放相关的资料信息。④鼓励家庭成员积极参与配合,在上门探望患者的同时,与患者的亲人进行对话,或者通过电话,获取患者的身体状态和心理状态,以期获得家庭支持,从而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1.3观察指标

对疾病的了解度、出院后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遵医评分展开对比。评分总计为100分,分数水平和疾病认知程度、遵医行为、管理能力成正比。对心理情绪评分进行对比,焦虑、抑郁评估工具分别为SAS、SDS。对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用自制调查问卷完成,总计100分,将其分为不同的分值区间,对应不同的满意度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获取的数据资料均用SPSS27.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t检验进行对比分析;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进行对比分析。P<0.05表示数据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肿瘤疾病认知、出院后自我管理能力、遵医评分对比

如表1所示,两组患者的对比结果差距明显,且研究组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肿瘤疾病认知、出院后自我管理能力、遵医评分相比较

组别

例数

疾病认知(分)

出院后自我管理能力(分)

遵医评分(分)

对照组

50

83.57±2.24

81.24±2.75

81.52±2.85

研究组

50

95.96±2.73

95.44±2.51

96.03±2.17

P

-

<0.05

<0.05

<0.05

2.2干预前后心理情绪对比

干预前,研究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54.56±1.79)分、(56.32±1.15)分;对照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54.58±1.57)分、(56.81±1.36)分,组间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33.18±0.92)分、(38.80±5.37)分;对照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42.35±1.46)分、(45.59±2.67)分,研究组的评分远低于对照组(P<0.05)。

2.3两组肿瘤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经护理满意度对比发现,研究组的满意度(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P<0.05)。

3 讨论

肿瘤患者长期承受疾病的折磨和巨大的经济压力,导致他们的生活品质大幅度降低。肿瘤患者因为病情的频繁复发,需要长期服药和治疗,这不仅在身体上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也在心理上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一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社交障碍和就业难等问题,有可能使他们出现焦虑、沮丧等负面情绪。肿瘤患者的住院期限相对较短,但他们在出院后仍需要继续接受治疗和护理。在这个过程中,随访护理起着关键的作用。随访护理是患者住院护理中的一种延伸与拓展,它能够持续提升治疗效果,确保健康教育的长效性,有利于推动患者的身心健康得到恢复。据研究显示,心理和社会因素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肿瘤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对于肿瘤患者来说,积极地进行社区心理干预是极其关键的。本项研究参考了社区随访以及心理干预的相关资料,对肿瘤患者实施了积极的社区随访心理干预。

经调查显示,研究组在疾病认知评分、出院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以及遵医行为评分方面的表现均好于对照组,且干预后研究组心理状态的改善程度、护理满意度也要好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通过实施社区随访护理,可以明显增强护理成效,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提升他们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因此,这种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应当得到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赵芳,孙旭玉,黄丹,等.个性化健康教育联合心理干预对乳腺癌化疗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癌症进展.2021(2).

[2]程素霞,范静雯,崔胤,等.家属同步健康教育对胰腺癌手术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自我管理效能的影响[J].癌症进展.2021(7).

[3]陈玥,黑晓欢,卢丹,等.医院—社区合作健康教育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效果[J].中国健康教育.2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