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宁县2019-2021年输入性疟疾流行情况和防治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12
/ 2

昌宁县2019-2021年输入性疟疾流行情况和防治效果分析

段朕应

昌宁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云南省 保山市  678100

【摘要】目的:探讨昌宁县2019-2021年输入性疟疾行情况和防治效果。方法:收集昌宁县2019-2021年输入性疟疾病例,对其行情况和防治效果进行分析。结果:1971-1995年,中华按蚊占捕获蚊总数的74.04%,2018-2022年,中华按蚊268只,2023年中华按蚊68只;2019-2021年,人员调查未检出疟原虫携带者,均为阴性。结论:对昌宁县不同的地理位置进行了疟疾主动病例侦查,该县是疟疾低风险地区,对其防治效果显著。

【关键词】昌宁县;2019-2021年;输入性疟疾;行情况;防治效果

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传染病,严重威胁着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尽管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全球范围内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在一些地区,特别是那些卫生基础设施薄弱、气候适宜疟疾传播的地区,疟疾仍然是一个严重的问题[1]。本文以昌宁县为例子,分析2019-2021年输入性疟疾的流行情况和防治效果,通过对这一时期的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可以更好地分析疟疾在该地区的传播模式和影响因素,从而为制定更有效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昌宁县2019-2021年输入性疟疾病例进行回顾分析,主要包括病例的个人信息、发病情况、媒介传播、诊断治疗情况以及防治效果。

1.2方 法

对昌宁县2019-2021年进行查阅文献资料,综合分析本县历史上的疟疾流行病学特征和媒介调查结果。在本县开展消除后的媒介监测结果,根据对历史上疟疾流行病特征和媒介调查结果、以及消除后媒介监测结果的综合分析。结合昌宁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年5-10月疟疾流行季节对输入性疟疾频发的乡镇进行主动病例侦查。3年来12个乡镇、14个村民小组的常住村民。重点是对热区、老疟区以及当年有输入性病例的自然村民小组的居住户进行随机抽查调查,询问一年中有无疟疾发病,两个星期内有无发热病人,在家中是否使用防蚊设施和驱蚊剂等,为抽取的居民做RDT疟疾试剂快速检测[2]

1.3观察指标 

①地区调查,根据《消除后传疟媒介监测方案(2015版)》以及我县《消除疟疾后防止疟疾输入再传播工作方案》,根据疟疾流行病学特征和媒介情况,以及最近媒介监测结果,对本县疟疾再传播风险进行了评估。②媒介传播,高再传播风险地区:微小按蚊、大劣按蚊、嗜人按蚊等地区,单一中华按蚊媒介;低再传播风险地区:单一中华按蚊媒介;无传播风险地区:非疟疾流行地区。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全部送入SPSS25.0软件中进行解析。

2 结 果

2.1疟疾媒介传播

1971年-1995年,中华按蚊占捕获蚊总数的74.04%,微小按蚊、昆明按蚊、吉普按蚊、多斑按蚊等,分别占获蚊总数的0.70%、0.36%、0.50%、1.72%。

2018年-2022年总捕获按蚊280只,其中中华按蚊268只、多斑按蚊3只、库态按蚊5只、须荫按蚊3只、须喙按蚊1只,传疟媒介仅有中华按蚊一种。

2023年8月2日-5日,总捕获蚊582只,按蚊共捕获5个蚊种分别为中华按蚊68只、微小按蚊1只、昆明按蚊2只、须荫按蚊5只、须喙按蚊4只。传疟媒介有中华按蚊和微小按蚊两种。

2.2地区人员调查

2019年共调查102户116人的主动病例侦查,一年内无患疟疾,户调查率为39.84%,人调查率为13.52%,均为阴性。

2020年通过对3个老疟区乡镇4个村和4个村民小组67户118人的主动病例侦查,一年内无患疟疾,户调查率为28.03%,人调查率为11.98%,均为阴性。

2021年通过对3个老疟区乡镇和一个输入性病例乡镇,4个村和5个村民小组108户157人的主动病例侦查,一年内无患疟疾,1578人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未检出疟原虫携带者,户调查率为38.43%,人调查率为14.56%,均为阴性。

3 讨论

输入性疟疾是指由境外输入的疟疾病例在本地传播而引起的疫情,这可能与当地的气候条件、蚊虫密度、人群流动等因素有关。该病的临床症状多不典型,与感冒症状多有相似,很容易误诊或漏诊。输入性疟疾中3/4以上病例感染的是恶性疟原虫,如不及时治疗,很容易发展成重症疟疾,以脑型疟多见,临床表现为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异常等[3]

为了有效控制输入性疟疾的传播,昌宁县采取了一系列防治措施。加强了对境外输入病例的监测和追踪,及时发现并隔离治疗病例,阻断传播链。加强了防蚊灭蚊工作,减少了蚊虫密度,降低了传播风险。此外,还加强了健康教育,提高了居民的防病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在防治效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及时发现和治疗病例,有效控制了疫情的扩散[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疟疾媒介传播中华按蚊和其它蚊数量逐年减少,地区人员调查户调查率和人调查率检出结果均为阴性,昌宁县为低再传播风险地区。通过防蚊灭蚊和健康教育等措施,降低了传播风险,减少了新病例的发生。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输入性疟疾的传播风险仍然存在

[5]。因此,需要继续加强防治工作,不断完善防控措施,提高防治效果。

综上所述,根据调查昌宁县2019-2021年输入性疟疾就行情况和防治取得较好效果,中华按蚊传播逐渐减少,人员调查均为阴性,综合分析本地区为低再传播风险地区。

参考文献:

[1] 王伟明,曹园园,杨蒙蒙,等. 江苏省11例输入性重症疟疾病例分析[J]. 中国热带医学,2021,21(1):29-32,41.

[2] 张轩,阮卫,陈华良,等. 2017-2020 年浙江省输入性疟疾疫情特征及病例诊断分析[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21,33(3):262-266,273.

[3] 杨蒙蒙,王伟明,曹园园,等. 江苏省2015-2019年输入性疟疾疫情及病例诊断[J]. 中国热带医学,2021,21(1):33-36,54.

[4] 李欣欣,张义,杨国婧,等. 陕西省2015-2019年输入性疟疾病例诊断情况[J]. 中国热带医学,2021,21(1):64-69.

[5] 许娴,姜静静,张滔,等. 安徽省2016-2019年输入性疟疾病例就诊和诊断情况分析[J]. 中国热带医学,2021,21(1):4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