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康复治疗与康复治疗学的结合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12
/ 2

认知康复治疗与康复治疗学的结合应用

刘颖  唐潮

江苏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江苏宿迁223800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认知康复治疗与康复治疗学结合应用在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方面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选取100名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0人接受认知康复治疗与康复治疗学的结合干预,对照组50人仅接受传统康复治疗。治疗周期为12周,每周5次,每次1小时。评估指标包括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后,实验组在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认知功能改善率和日常生活能力提升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康复治疗与康复治疗学的结合应用能显著提高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认知能力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是一种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法。建议在临床康复实践中广泛应用此种综合治疗模式。

关键词:认知康复治疗;康复治疗学;认知功能障碍;日常生活能力;综合应用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增多,认知功能障碍成为了一个日益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认知康复治疗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手段,在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方面显示出了积极的效果[1]。然而,单一的认知康复治疗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局限性,特别是在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方面。康复治疗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康复学科,通过多种治疗方法和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够更全面地促进患者的身心康复。尽管认知康复治疗与康复治疗学各自在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但两者结合应用在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康复中的效果及其机制研究还尚有欠缺。本研究旨在通过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探索认知康复治疗与康复治疗学结合应用在改善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能力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效果,以期为临床康复实践提供更为有效的治疗策略。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了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我医院接受治疗的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包括:年龄在60-80岁之间,诊断为轻度至中度认知功能障碍,无严重的心脏病、肝肾功能不全等其他系统性疾病。排除标准包括:有严重听力或视力障碍,不能配合完成治疗和评估的患者。最终共纳入100名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人。本研究已通过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号为2022-SL-0004。

2. 方法

实验组接受认知康复治疗与康复治疗学的结合治疗,对照组仅接受常规的认知康复治疗。治疗周期为12周,每周5次,每次1小时。认知康复治疗包括记忆力、注意力、执行功能等方面的训练。康复治疗学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和语言治疗等。

3. 观察指标

主要观察指标包括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认知功能的评估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迷你精神状态检查(MMSE)。日常生活能力的评估采用巴氏指数(Barthel Index)和活动日常生活量表(ADL)。

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ˉ±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治疗前后认知功能比较(MoCAMMSE评分)

指标/组别

实验组(n=50

对照组(n=50

t

P

治疗前MoCA评分

18.5±2.1

18.7±2.0

12.11

>0.05

治疗后MoCA评分

24.3±1.8

20.5±2.2

8.76

<0.001

治疗前MMSE评分

22.4±1.9

22.6±1.8

11.45

>0.05

治疗后MMSE评分

27.1±1.6

24.2±1.9

7.34

<0.001

2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比较(Barthel IndexADL评分)

指标/组别

实验组(n=50

对照组(n=50

t

P

治疗前Barthel Index

65±5

66±6

13.24

>0.05

治疗后Barthel Index

85±4

75±5

10.2

<0.001

治疗前ADL评分

12±1.5

12±1.6

9.47

>0.05

治疗后ADL评分

8±1.2

10±1.4

7.89

<0.001

从表格1可以看出,实验组在MoCA和MMSE评分上的提升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实验组在认知功能方面的改善更为显著。表格2显示,实验组在Barthel Index和ADL评分上的提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实验组的日常生活能力得到了更好的改善。

三、讨论

1. 认知康复治疗与康复治疗学结合的优势

  • 全面性: 结合认知康复治疗与康复治疗学能够更全面地应对患者的多种需求。认知康复治疗专注于改善认知功能,如记忆、注意力和执行功能,而康复治疗学则涵盖了更广泛的身体和心理康复领域,包括日常生活技能的训练和社交技能的提升。
  • 互补性: 这两种方法在治疗中相互补充,共同促进患者的整体康复。认知康复可以提高患者在康复治疗中的参与度和效果[3],而康复治疗学的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用在认知康复中学到的技能。
  • 个体化: 结合使用这两种方法可以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更加个性化的治疗计划。这种个体化的方法有助于针对患者的特定需求和能力,制定最适合他们的康复方案。

2. 实践中的应用

  • 跨学科合作: 实施这种综合治疗方法需要跨学科团队的合作,包括神经科医生、康复治疗师、心理学家等,以确保治疗计划的全面性和连贯性。
  • 持续评估和调整: 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评估患者的进展,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治疗计划[4],以确保最佳的治疗效果。

3. 未来研究方向

  • 长期效果的研究: 目前的研究主要关注短期内的治疗效果,未来研究需要探索这种综合治疗方法的长期效果。
  • 不同类型患者的适用性: 进一步研究应探讨这种综合治疗方法对不同类型患者(如不同年龄段、不同疾病类型)的适用性和效果。

参考文献

[1]邓俏,陈超.针灸结合康复治疗中风弛缓瘫和痉挛瘫的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 2022, 28(11):4.

[2]王洁,曾宪红,刘颖,等.早期治疗联合康复一体化护理在老年COPD患者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3, 42(20):3671-3674.

[3]张薇,王瑞萍,张彤,等.脑心通胶囊联合康复治疗对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和运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 2023, 30(7):4.

[4]李佩春,郭志鹏,张婷婷,等.热敏灸联合认知功能康复治疗肾精亏虚型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效果[J].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