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行康复护理模式的作用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12
/ 2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行康复护理模式的作用价值

张艳妮

解放军九六四医院妇产科,吉林,长春,130000

[摘要]目的:康复护理模式的实施,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展开详细分析。方法:按照我院实施康复护理模式的节点时间(2023.7)进行分组,共纳入80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实施前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40例),实施后为观察组(行康复护理模式,40例),临床效果对比。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护理模式的实施,可减少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康复护理模式;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常规护理;生活质量

前言:盆底功能障碍是临床常见病,属于产科疾病之一,通常在妊娠后发生,不但对女性健康产生影响,而且还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和工作[1]。目前,临床广泛应用康复护理,其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可促进患者更快恢复健康,同时,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细节化的护理服务。此模式可满足患者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需求,获得医生和患者的一致认可。本文将康复护理模式应用于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中,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开展康复护理模式,以实施该模式时间节点(2023.7)进行分组,2023.7前实施常规护理,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40例,年龄27~40岁,平均年龄(34.15±3.01)岁;2023.7后实施康复护理模式,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40例,年龄29~42岁,平均年龄(34.62±3.27)岁。两组基本资料对比,差异较小(P>0.05)。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引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鼓励其进行盆底肌训练,饮食清淡,减少饮用碳酸饮料。

观察组(实施康复护理模式):①康复健康宣教:向患者开展关于盆底肌障碍方面的健康宣教,指导其尽早进行盆底肌训练,为更快掌握训练的方法,在产后恢复期开展训练,在清晨、临睡前各进行一次,每次20-30min。同时,根据患者的病情状况,适当调整训练强度。向患者介绍产后相关注意事项,预防感染,少进行体力活动。②康复心理干预: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密切关注,解答患者疑惑,实施个性化心理疏导,指导其宣泄负面情绪,促进治疗和护理的配合度。③康复生活干预;引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保证睡眠时间充足,劳逸结合,并传授清洁会阴的方法,进一步增强患者的健康意识。④康复饮食干预:为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保证机体所需营养,指导患者食用高蛋白和低脂肪、低盐的食物,增加新鲜水果和蔬菜的摄入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类食物,保持规律饮食,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⑤康复盆底肌锻炼:告诉患者需要将膀胱排空,然后用力,促进盆底肌肉收缩,再放松,此收缩过程保持10s左右,每天做10次,每次40min左右。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适当调整训练次数和强度。⑥康复电刺激和生物刺激:如果患者产后3d依然出现盆底功能障碍,需要尽早进行生物刺激、电刺激,首先排空膀胱,将治疗仪器置入盆底肌,根据患者的感受,适当调整仪器频率,以患者舒适度为宜,初始频率为10-30Hz,逐渐增加频率,由低到高,每次30min,每周2-3次。

两组同时、连续干预30d。

1.3观察指标

两组并发症(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腰骶疼痛)进行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数据进行比对,[n(%)]分析,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并发症比较发现,对照组尿失禁4例(10.00%)、盆腔脏器脱垂3例(7.50%)、腰骶疼痛1例(2.50%),总发生率为20.00%;观察组尿失禁0例(0.00%)、盆腔脏器脱垂1例(2.50%)、腰骶疼痛0例(0.00%),总发生率为2.50%,(x2=6.135,P=0.013<0.05)。

3讨论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是指女性在分娩后,由于盆底肌肉和韧带的损伤或松弛,导致尿失禁、便失禁等症状的一种疾病[2]。盆底功能障碍严重影响女性患者的心理和生理健康,而且会丧失性功能,不利于家庭幸福,生活质量下降。基于此,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加快康复进程。

康复护理模式是一种综合性的护理模式,可以针对不同的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包括健康宣教、心理干预、生活干预、饮食干预、盆底肌锻炼、电刺激、生物刺激训练等多种手段。这些手段的综合运用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加速症状的缓解和功能的恢复。康复护理模式注重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通过康复训练和指导,帮助患者掌握正确的盆底肌肉锻炼方法和生活习惯,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这样可以减少症状的发生和复发,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康复护理模式比较人性化,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对患者生理和心理健康十分关注,不仅能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同时能促进患者更快康复。康复护理模式中实施健康宣教,积极向患者讲述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相关知识,让患者全面了解自身病情状况,以客观的态度面对治疗和护理过程,提高临床配合度。生活干预中,建议患者保持充足睡眠,避免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病情,促进恢复。同时,康复护理模式重视患者的心理状态,由于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如焦虑、抑郁等。因此,给予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改善负面情绪,缓解心理压力,增强自信心和积极性,促进康复进程

[3]。康复护理模式中,给予患者实施盆底肌肉训练,其通过盆底肌的收缩训练,进一步提高盆底肌的张力,有效控制排尿功能,改善阴道松弛等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此项训练方法简便,大部分患者均能接受。此外,康复护理模式中,给予患者生物刺激和电刺激,让患者能够自主控制排尿功能,提升代谢功能,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刺激患者阴蒂附近组织,促进血液循环,延长组织衰老时间。康复护理模式中,给予患者饮食干预,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规律饮食,满足机体所需营养,通过科学、营养的饮食方案,保证患者营养充足,增强抵抗力,有效控制病情发展,防止食物的刺激性影响疾病恢复。本实验结果显示,实施康复护理模式后,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由此进一步说明,康复护理模式的效果更为显著,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此模式优于常规护理。然而,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生活困扰,如尿失禁、便失禁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康复护理模式可以通过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和指导,帮助患者恢复盆底肌肉的力量和控制能力,减轻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康复护理模式是一种综合性的护理模式,可以针对不同的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避免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降低医疗费用。另外,康复护理模式注重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可以减少疾病复发,降低医疗费用。因此,应该加强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护理工作,提高康复护理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康复服务。

综上总结,实施康复护理模式,可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来说,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黎培培,吴红,余姚,等. 康复护理模式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护理中的价值[J].养生保健指南,2020(25):125.

[2]王庆霞康复护理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产妇的影响[J]. 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19(3):3-4.

[3]周昌莲.分析康复护理模式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护理中的价值[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9,19(66):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