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理论下的心理干预在抑郁症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15
/ 2

积极心理学理论下的心理干预在抑郁症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陈梅

西昌市精神病专科医院   四川西昌615000

摘要目的:探讨积极心理学理论下的心理干预在抑郁症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期间选择7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35例采用常规康复护理(参照对照组)联合积极心理学理论下的心理干预,比较心理状况评分、抑郁症状评分。结果:观察组的心理弹性、自我效能以及疾病应对方式中的面对评分比对照组更高,其余评分比对照组更低(P<0.05);观察组的抑郁症状评分比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积极心理学理论下的心理干预在抑郁症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理想,可以提高患者的心理抗压能力和治疗信心,改善抑郁症状表现,值得应用。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理论下的心理干预;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主要特征是情绪低落、兴趣和活动减少以及自我评价和功能受损。抑郁症可能会导致日常生活的困扰,影响个人的职业、学业和人际关系。研究表明,心理护理方案的研究可以帮助寻找并验证针对抑郁症的有效治疗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1-2]。据此,本研究选择70例抑郁症患者,探究积极心理学理论下的心理干预的实际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期间选择7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男女分别17例和18例,年龄29~46(37.81±3.83)岁;对照组男女分别19例和16例,年龄31~45(38.5±3.65)岁。一般资料差异(P>0.05)。

纳入标准:符合诊断标准,伴有情绪低落症状和双向情感障碍。排除标准:近6个月内接受抗抑郁药物治疗。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康复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用药调整,安排相关检查,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用药注意事项并做好安全防护,避免自杀、自残等危险行为。

观察组行常规康复护理(参照对照组)联合积极心理学理论下的心理干预:(1)认知行为疗法:引导患者一起识别负面思维,帮助他们发展积极的自我评价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教授应对策略,如积极自我对话、目标设定和行为改变等,CBT可以帮助患者改善心理健康状态并减轻抑郁症状。(2)支持性心理治疗:提供情感支持和倾听,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他们可以鼓励患者表达情感和困扰,理解他们的感受,并提供安全和支持的环境。通过支持性心理治疗,患者可以减轻孤独感和失落感,增强情绪调节能力,从而改善心理健康状态。

1.3观察指标

①心理状况评分:采用CD-RISC量表,总分0~100分,分值越高则心理弹性水平越高,采用GSES量表,总分1~4分,分值越高则自我效能感越强,采用疾病应对方式MCMQ量表,“面对”、“回避”量表总分均为7~28分,“屈服”量表总分均为5~20分,分值和应对方式正相关;②抑郁症状评分:采用HAMD量表评价患者的抑郁情绪,分值越高则症状越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用软件分析结果,版本选择SPSS25.0,对计数/量资料用[n(%)](χ2验证)/(±s)(t验证)表示,显示的差异用P表示(小于0.05则差异显著)。

2结果

2.1心理状况评分

观察组的心理弹性、自我效能以及疾病应对方式中的面对评分比对照组更高,其余评分比对照组更低(P<0.05)。见表1。

表1心理状况评分(±s,分)

组别

例数

心理弹性

自我效能感

屈服

回避

面对

观察组

35

83.80±5.86

3.27±0.38

9.14±1.16

12.01±1.40

24.36±1.29

对照组

35

68.56±4.68

2.45±0.45

14.85±1.69

19.46±1.66

19.29±1.18

t

-

12.0223

8.2366

16.4800

20.2965

17.1565

P

-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2.2抑郁症状评分

观察组的抑郁症状评分比对照组更低(P<0.05)。见表2。

表2抑郁症状评分(±s,分)

组别

例数

HAMD

观察组

35

8.99±2.69

对照组

35

13.33±2.95

t

-

6.4313

P

-

0.0000

3讨论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其发病机制复杂多样。主要包括生物学因素、心理社会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等。抑郁症对个体和社会都带来严重的危害,包括个人心理健康受损、生活质量下降、功能障碍,甚至导致自杀[3]

研究心理护理方法对于了解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减轻危害以及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状态具有重要价值。通过心理护理干预,可以为抑郁症患者提供全面的治疗支持,促进他们的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升。积极心理学理论下的心理干预包括认知行为疗法、支持性心理治疗,其中认知行为疗法可以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负面思维模式,培养积极的自我评价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有助于减少消极情绪和自责感,提高自尊和自信。支持性心理治疗提供情感支持和倾听,让患者感受到被理解和接纳。这有助于减轻孤独感和失落感,提高情绪调节能力,增强心理韧性。的各项方法的实际作用

[4-5]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心理弹性、自我效能以及疾病应对方式中的面对评分比对照组更高,其余评分比对照组更低(P<0.05),这主要是因为积极的心理干预可以强化患者的治疗信心和毅力;观察组的抑郁症状评分比对照组更低(P<0.05),这是因为积极的心理干预可有助于减少消极情绪对患者的影响,从而有助于改善其抑郁症状。

综上所述,在抑郁症康复护理当中应用积极心理学理论下的心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弹性,提高其自我效能感并促使其积极面对疾病,继而显著改善抑郁症状表现,整体应用效果理想,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张艳云,岳娟.积极心理学护理在老年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23,39(28):113-115.

[2]俞少婷,叶猛飞,沈烂芳.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的心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自我效能及应对方式的影响[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22,20(07):667-668.

[3]邵灿,马现仓.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下的康复策略对老年抑郁症患者自我概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老年医学杂志,2021,42(05):272-274.

[4]刘彩琴.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心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合并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8,36(15):152-155.

[5]戴美珠.早期心理干预对抑郁症康复及护理满意度的对照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1(08):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