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15
/ 2

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策略

葛涛

建银工程咨询责任有限公司淮安分公司,江苏省 淮安市 223000

摘要: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是目前在建筑行业中常见的问题之一,造成造价超预算的原因有很多,包括设计变更、材料价格上涨、施工过程中的管理不当等。为了有效控制造价超预算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控制策略。本文将从分析造成超预算的主要原因入手,提出一些解决方案和控制策略,以期帮助建筑行业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降低超预算风险。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控制策略

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包括设计变更、材料价格波动、施工管理不当等,为了控制造价超预算,可以采取提前规划和设计、严格管控材料采购、优化施工工艺、加强项目管理与风险评估等策略,同时,建立健全的成本控制体系和监督机制,加强沟通与协调,提高工作效率也是关键。综上所述,通过综合管理和有效控制,可以降低造价超预算风险,确保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并实现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1. 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

1.1建筑材料市场价格波动

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之一是建筑材料市场价格的波动,这主要是因为建筑材料市场受多种因素影响而产生价格波动。首先,原材料供应和需求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建筑材料的价格,比如供应紧张或需求低迷时,价格会上涨;反之则会下降。其次,市场竞争也是价格波动的重要原因,当市场上存在激烈竞争时,供应商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可能会采取降价策略,从而导致价格下降。此外,宏观经济因素如政策法规、金融政策等的变化也会对建筑材料市场产生影响,进而导致价格波动。

1.2设计变更的影响

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之一是设计变更的影响。在建设过程中,由于需求变更、技术要求调整或者设计方案修改等原因,可能会引发设计变更。这些设计变更可能导致原本计划好的施工方案无法继续执行,需要重新考虑施工工艺、调整材料和设备的选择等,从而对工程造价产生影响。设计变更通常会增加工程的复杂性、施工难度和材料的浪费,同时也要求工期延长和工艺调整,从而增加了劳动力成本和其他间接成本[1]

1.3施工过程管理不当

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另一个原因是施工过程管理不当。施工过程中,如果管理不到位,可能导致一系列问题和不必要的费用增加。首先,如果施工计划、进度安排、资源分配等方面没有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安排,就容易发生施工周期延长、资源浪费等情况,从而导致成本增加。其次,施工现场的组织与协调不良也可能导致造价超支,如人员配备不合理、施工工艺不规范、进度控制不力等,都会增加额外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此外,监理和质量控制不到位也是导致造价超预算的重要原因之一。缺乏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可能导致工程质量问题,需要通过重修或返工等方式加以解决,从而增加项目成本。

  1. 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策略

2.1严格管控材料采购

要有效控制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情况,严格管控材料采购是一项关键策略,在建筑工程中,材料采购是项目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高效的材料采购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并防止造价超预算。严格管控材料供应商和采购渠道是控制成本的重要环节,选择可靠、信誉良好的供应商,确保材料质量的同时,也能获取更有竞争力的价格,建立健全的供应链管理体系,确保及时、准确地获得所需的材料,避免因材料延迟或短缺而导致的工期延误和额外费用。

其次,建立科学的材料采购计划也十分重要,在项目前期,根据工程设计和施工方案,准确评估所需材料的类型、规格和数量,并制定相应的采购计划,合理安排采购时间,避免材料采购过早或过晚,从而减少采购主动权被厂家掌握或因紧急需求而增加成本的情况发生。同时,合理预估材料价格的波动性,关注市场情况和政策变化,避免在市场行情波动时采购导致成本增加。最后,建立严格的材料验收与管理制度也是必要的,对于每批次到达现场的材料都必须进行验收,确保其符合施工质量和规范要求,从而避免材料质量问题所产生的返工或材料更换导致工期延误。同时建立健全材料领用和使用制度,严禁浪费和私自使用材料,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成本增加[2]

2.2严格控制设计变更

设计变更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对原设计方案进行修改或调整的行为,如果设计变更不得当或频繁发生,将导致项目成本的不断增加,最终导致造价超预算。合理的设计变更管理能够确保设计方案的稳定性,在项目初期,应做好充分的设计前期工作,如勘察、测量和调查等,准确获取相关数据和信息,并与各专业工程师进行充分的讨论和协调,并与勘察、设计和业主单位保持密切沟通,制定出合理可行的初步设计方案。在施工前,应严格按照初步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准备工作,避免因设计不完善而需要频繁进行设计变更。同时,对涉及施工安全、结构稳定性和功能性等关键要素的设计,应严格审查和评估,并避免进行无谓的设计变更。

其次,严格控制设计变更有助于保持施工进度的稳定性,设计变更往往会导致施工进度的延误,影响整个工程的正常推进。因此,在变更设计方案之前,应详细评估其对工期的影响,并与施工团队进行充分协商和沟通,确保变更后的设计方案能够在施工进度控制的前提下合理实施。同时,在设计变更过程中,应加强项目管理和协调能力,运用科学的方法及时调整资源配置,避免造成施工进度的不必要延误。

2.3加强施工监督管理

施工监督管理是指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严格的监督和管理,以确保施工质量、进度和成本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加强施工监督管理能够提高工程质量,减少质量问题的发生。通过严格审查施工图纸和技术规范,确保施工按照标准和要求进行,避免了低质量施工带来的返工和修补费用,施工监督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过程中的问题,保证施工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加强施工监督管理有助于控制施工进度,减少工期延误带来的额外成本,监督人员对施工进度进行严密监控和跟踪,确保施工按计划进行,并及时采取措施解决施工延误的问题,通过提前发现和解决可能影响进度的障碍,可以有效降低工期延误的风险,避免额外的人力和设备费用支出。此外,加强施工监督管理还能够精确控制施工成本,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费用浪费,监督人员对施工进度、材料使用、人力投入等进行实时监控,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资源利用合理、成本控制到位,及时发现和纠正造价方面的问题,如材料浪费、工人冗员、工艺不合理、工期安排不科学等,避免不必要的成本增加。为加强施工监督管理,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建立健全的施工监督组织机构,明确各级监督责任和权限;制定详细的施工监督管理制度和标准,确保各项施工活动按规范进行;配备专业的施工监督人员,具有良好的技术和管理能力;加强与施工单位的沟通协调,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3]

结语

在建筑工程中,造价超预算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影响着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益保障。通过对造成超预算的原因进行分析,可以认识到设计、采购、施工等各个环节都需要加强管理和监控。为了控制造价超预算,建筑企业应注重前期规划和设计,加强沟通与协调,合理管控材料采购,优化施工工艺,严格执行成本控制措施等。同时,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和风险评估机制也势在必行,只有全面提升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水平,才能够有效应对造价超预算问题,确保工程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李向华.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原因与控制策略[J].砖瓦,2023,(10):98-100.

[2]邱小春.影响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因素及控制策略[J].中国招标,2023,(10):138-140.

[3]李国徽.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策略[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3,(19):104-106.